- 年份
- 2024(2739)
- 2023(3826)
- 2022(2991)
- 2021(2564)
- 2020(2042)
- 2019(4402)
- 2018(4131)
- 2017(7613)
- 2016(3850)
- 2015(4120)
- 2014(4040)
- 2013(4009)
- 2012(3513)
- 2011(3173)
- 2010(3120)
- 2009(2665)
- 2008(2578)
- 2007(2368)
- 2006(1997)
- 2005(1715)
- 学科
- 济(18590)
- 经济(18579)
- 业(16616)
- 管理(15555)
- 企(13765)
- 企业(13765)
- 技术(11198)
- 方法(8982)
- 数学(8248)
- 数学方法(8122)
- 技术管理(6347)
- 农(4693)
- 中国(4409)
- 财(4065)
- 业经(3984)
- 学(3881)
- 贸(3735)
- 贸易(3735)
- 易(3663)
- 农业(3453)
- 环境(3312)
- 产业(3276)
- 地方(2947)
- 新技术(2780)
- 高新(2775)
- 高新技术(2775)
- 出(2600)
- 划(2579)
- 信息(2432)
- 制(2407)
- 机构
- 学院(60533)
- 大学(59478)
- 济(27502)
- 经济(27056)
- 管理(24626)
- 理学(21697)
- 理学院(21518)
- 管理学(21206)
- 管理学院(21095)
- 研究(19814)
- 中国(13370)
- 科学(12690)
- 京(11412)
- 财(10731)
- 农(10366)
- 业大(9945)
- 所(9814)
- 财经(9161)
- 研究所(9133)
- 经济学(9107)
- 中心(9070)
- 江(8604)
- 经(8482)
- 经济学院(8446)
- 农业(8231)
- 技术(8092)
- 院(7398)
- 经济管理(7132)
- 财经大学(6920)
- 北京(6854)
- 基金
- 项目(45907)
- 科学(36831)
- 基金(34189)
- 研究(31653)
- 家(30850)
- 国家(30657)
- 科学基金(26556)
- 社会(21639)
- 社会科(20846)
- 社会科学(20839)
- 省(18355)
- 基金项目(17869)
- 自然(17206)
- 自然科(16860)
- 自然科学(16859)
- 自然科学基金(16559)
- 划(15184)
- 教育(14219)
- 资助(13575)
- 编号(11269)
- 创(10875)
- 重点(10543)
- 创新(10304)
- 发(10216)
- 部(10068)
- 国家社会(9950)
- 计划(8782)
- 科研(8671)
- 教育部(8569)
- 制(8475)
共检索到8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子和,陈省平,郭汝丽
本文从“生态学”中的群落概念出发 ,利用系统理论分析了高新区结构的特征 ,并从高新区完成的功能 ,研究其合理结构和优化问题
关键词:
高新技术群落 高新区 孵化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褚志远 严汉平 李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导向。通过总结与借鉴国内几个优秀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模式,结合西安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将西安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模式定位于一个复合型模式,该模式由地域选择模式、企业发展模式、主导产品模式和政府服务模式四方面构成。
关键词:
西安高新区 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 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发,从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反馈机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并测算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比于全国整体走势而言是上升的,但不同时间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不同。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与低度耦合等级之间,2012年达中级耦合水平,2018年起处于高度耦合类型。(2)分年度看,2009—2010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勉强协调,2012—2013年为低度协调,2014—2019年为中度协调,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3)分区域看,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耦合协调度值高于东北地区,但各区域整体表现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光辉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而设立高新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不同类型的高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聚集特征,因而高新区在发展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目前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表现出一些背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规律的问题,为此,高新区需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在转变发展方式、确定发展定位、转变政府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高新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健 刘铮
以高新区企业为研究对象,非高新区高新企业为对照组,采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析高新区政策是否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结果表明,高新区政策是有效的,但显著性逐年减小,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新区政策为产业集聚和生产率提升带来正的效应,中西部地区无显著关系,我国的核心—边缘问题已逐渐形成。同时,高新区政策在人才开发和技术收入方面存在负效应。
关键词:
高新区政策 产业集聚 生产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耀玲
从高新区看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①徐耀玲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跨国高技术公司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近年来三资企业发展迅猛。三资企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孔庆书
数据包络分析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情形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多有应用,并可进行规模效应分析。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2008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吸引高难度科技人才,加强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促进产品的出口创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康
成都高新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若干对策成都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郑康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以下均简称“国际化”),对于正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和地处内陆的四川的各“高新区”来讲,既是一个缺乏成熟经验可资借鉴和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的全新事业,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为忠 郑长江 梁祥君
本文对合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发挥管委会的主导作用,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创新系统,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合一型是我国当前高新区的主要管理模式,区位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分权是影响高新区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对创新高新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为推进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高新区 管理模式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钒 邓明亮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自顺
南京高新区依托南京地区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海青 李智俊 张道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文献对网络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仍然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本文以西安高新区12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属性虽然对知识创新能力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却能够通过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2)知识吸收对知识创新能力并不能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却能够通过知识共享意愿或网络异质性间接影响知识创新能力;(3)网络异质性与知识共享意愿直接影响知识创新能力;(4)四个因素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知识吸收>网络异质性>知识...
关键词:
高新技术网络 知识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