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8)
2023(10696)
2022(8800)
2021(7983)
2020(6813)
2019(14793)
2018(14661)
2017(28351)
2016(14992)
2015(16514)
2014(15960)
2013(15637)
2012(13975)
2011(12284)
2010(12706)
2009(12391)
2008(12615)
2007(11737)
2006(10455)
2005(9807)
作者
(40076)
(33677)
(33586)
(31541)
(21511)
(15758)
(14992)
(12702)
(12572)
(12125)
(11440)
(11233)
(10993)
(10694)
(10407)
(10006)
(9998)
(9698)
(9584)
(9516)
(8308)
(8123)
(7969)
(7747)
(7664)
(7604)
(7477)
(7308)
(6604)
(6509)
学科
(82812)
(78736)
企业(78736)
管理(69380)
(64224)
经济(64110)
业经(28179)
(26975)
方法(24016)
(22437)
(20506)
财务(20490)
财务管理(20468)
技术(20320)
(19719)
企业财务(19394)
农业(16292)
数学(15934)
中国(15896)
数学方法(15822)
(14950)
(14442)
(14241)
技术管理(13719)
理论(13517)
体制(13319)
(12765)
企业经济(12476)
经营(12104)
(11110)
机构
学院(215265)
大学(208320)
(94743)
经济(93044)
管理(91126)
理学(77467)
理学院(76816)
管理学(76105)
管理学院(75673)
研究(63782)
中国(53549)
(48815)
(42539)
财经(37215)
(34877)
科学(33687)
(33576)
(31177)
(30158)
中心(29553)
经济学(28147)
财经大学(27155)
商学(27021)
业大(26927)
(26885)
商学院(26791)
北京(26421)
研究所(26195)
经济学院(25258)
经济管理(24178)
基金
项目(133711)
科学(109047)
研究(104177)
基金(98455)
(82476)
国家(81665)
科学基金(73827)
社会(69532)
社会科(66016)
社会科学(66003)
(54391)
基金项目(52125)
教育(46354)
自然(45119)
自然科(44135)
自然科学(44125)
自然科学基金(43459)
(42819)
编号(41270)
资助(38003)
(35433)
(33710)
(33199)
成果(32697)
创新(31951)
(29762)
重点(29262)
(29003)
国家社会(28789)
课题(28337)
期刊
(115063)
经济(115063)
研究(66770)
中国(46605)
(43731)
管理(42843)
(31086)
科学(25840)
学报(23124)
(22815)
金融(22815)
技术(21699)
业经(21399)
农业(21014)
教育(19963)
大学(19771)
财经(19561)
学学(18824)
经济研究(17576)
(16946)
问题(14188)
技术经济(13895)
(13678)
财会(13243)
现代(12182)
会计(11622)
科技(11585)
商业(11403)
(10927)
世界(10711)
共检索到336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使用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省级高新区升级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省级高新区升级后,制造业企业私人研发投入水平平均增加约8 224元,对东部地区和本土制造业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尤为突出;第二,省级高新区升级引发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提高是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重要原因;第三,对于高研发强度和创新差距较小的制造业企业,省级高新区升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使用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省级高新区升级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和机制。主要发现:第一,省级高新区升级后,制造业企业TFP平均增加约5.20%;第二,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减税效应是省级高新区升级提升制造业企业TFP水平的重要机制;第三,相对于低效率的制造业企业,省级高新区升级对中、高效率制造业企业TFP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政府可借助"以升代建"的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哲力  顾乃华  
本文考察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进而判断高新区是否异化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异化为工业园区。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局效应而言,高新区的设立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即高新区没有异化为工业园区。高新区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设立高新区的政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该政策仅推动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质量,但是对于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而言,该政策并没有推动区域内的制造业技术创新,即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高新区异化为了工业园区。与中小型城市相比,高新区对中国大型城市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较为显著。虽然总体而言高新区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但是该政策仅促进了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基于调节效应的机制检验,本文认为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以及集聚生产性服务业等渠道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数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彭通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人类行为的两个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获得是技术创新的诱导因素、社会影响因素及高新区自身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努力消除高新区制度创新与体制外的摩擦,创设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南宁市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国际市场和合作机遇,南宁高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赋予了南宁高新区发展制造业的良好机遇并提供了良好条件。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必须转变职能、加强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和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桂彬  姚婳  胡晓林  
本文结合国家高新区网络组织特征,剖析了网络组织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提出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自主创新能力,还包括网络资源获取和环境支撑能力,据此构建了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  毕钰  金岳  
国家高新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设计,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而判断中国国家高新区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依据,就在于科学验证国家高新区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2009年"加快审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出台的准自然实验条件,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各城市地区的国家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稳健性的经验发现,高新区升级政策对城市层面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这种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本土企业方面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方面。从高新区的政府创新扶持政策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内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扭曲效应,削弱了高新区升级政策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激励作用。从高新区的溢出效应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外的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正向促进效应。本文的一系列经验发现,对中国特色的高新区制度及其政策体系调整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爱丽  顾晓敏  吴慧  
从我国145个国家级高新区入手,探讨研发投入对高新区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出中国高新区的四大主导产业,然后针对这四大主导产业选取上海高新区进行社会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得出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特征;并进一步利用Ucinet得到研发投入网络的中心性和结构性指标,通过Eviews进行回归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等级度、度数中心度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和创新绩效正相关,有效规模、限制度和接近中心度三者与创新绩效负相关;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加强和其他合作者的直接联系,多参与到研发投入活动中来;增加行业规范性,同时要防止研发投入网络的过度紧密发展带来的创新活动放缓以及创新传播的受限,要不断吸引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爱丽  顾晓敏  吴慧  
从我国145个国家级高新区入手,探讨研发投入对高新区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出中国高新区的四大主导产业,然后针对这四大主导产业选取上海高新区进行社会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得出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特征;并进一步利用Ucinet得到研发投入网络的中心性和结构性指标,通过Eviews进行回归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等级度、度数中心度以及特征向量中心度和创新绩效正相关,有效规模、限制度和接近中心度三者与创新绩效负相关;高新区集群企业研发投入需要加强和其他合作者的直接联系,多参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浩   李阳  
高新技术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1年间A股上市的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6 321个样本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审计意见、监管评价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且税收优惠对监管意见较好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同时,税收优惠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产出,从而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企业审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仅能在前半路径表现出调节效应,而在后半段路径不能表现出调节效应,监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在前后路径均表现出调节效应。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和监管评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钒  邓明亮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了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和民营化的发生年份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