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6)
2023(13039)
2022(11126)
2021(10649)
2020(8677)
2019(19641)
2018(19519)
2017(37115)
2016(20088)
2015(22501)
2014(21812)
2013(21207)
2012(19166)
2011(17101)
2010(17075)
2009(15320)
2008(14637)
2007(12725)
2006(10943)
2005(9238)
作者
(54750)
(45423)
(44955)
(42792)
(28896)
(21763)
(20399)
(17733)
(17117)
(16073)
(15564)
(15105)
(14259)
(14178)
(13864)
(13521)
(13505)
(13417)
(12907)
(12826)
(11160)
(11017)
(10764)
(10300)
(10172)
(10163)
(10069)
(9975)
(9016)
(8940)
学科
(73792)
经济(73718)
管理(61428)
(59850)
(51925)
企业(51925)
方法(33564)
数学(28257)
数学方法(27904)
中国(20700)
(20332)
技术(19762)
业经(18989)
(18295)
地方(16067)
(15774)
理论(14567)
农业(13880)
(13197)
技术管理(13165)
(12797)
贸易(12787)
(12748)
(12396)
环境(11923)
(11890)
财务(11824)
财务管理(11807)
(11659)
教育(11523)
机构
学院(271168)
大学(270404)
管理(112847)
(103374)
经济(101015)
理学(98552)
理学院(97499)
管理学(95936)
管理学院(95436)
研究(85975)
中国(62604)
(57053)
科学(54044)
(46162)
(41335)
业大(39769)
中心(39005)
(38944)
(38636)
研究所(37878)
财经(37382)
(36530)
师范(36226)
北京(35897)
(34031)
(32040)
(31948)
农业(30230)
技术(30038)
经济学(29662)
基金
项目(192717)
科学(152530)
研究(145337)
基金(138004)
(119036)
国家(117959)
科学基金(102674)
社会(90338)
社会科(85529)
社会科学(85508)
(77423)
基金项目(74128)
教育(66788)
自然(65923)
自然科(64410)
自然科学(64398)
(64176)
自然科学基金(63247)
编号(60397)
资助(54811)
成果(48440)
(44627)
重点(42600)
课题(41645)
(41442)
(41418)
创新(40778)
项目编号(37885)
国家社会(36255)
大学(36141)
期刊
(111091)
经济(111091)
研究(78326)
中国(52313)
管理(42288)
学报(40097)
科学(38202)
教育(37112)
(35469)
(33668)
大学(30754)
学学(28699)
技术(25341)
农业(25222)
(20561)
金融(20561)
业经(19773)
经济研究(17511)
财经(17071)
科技(16042)
图书(15598)
(14490)
问题(13892)
技术经济(13745)
理论(13567)
(13037)
实践(12666)
(12666)
现代(12564)
商业(11968)
共检索到385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张月莲  
以国家高新区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为参考,采用整体性研究视角挖掘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的高新区按照创新能力高低进行区分,分别探究较高创新产出和较低创新产出的由来,从而总结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在此基础上对S省的高新区发展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S省高新区因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且创新投入不足而落入了低创新发展迷局中,其实现高创新发展的最佳转型路径是以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为核心,以创新环境为保障,完善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区的发展辐射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韦  周春燕  
高新区是高科技产业的前沿阵地,科技创新则是推动高新区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兰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然后选取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面板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其他145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兰州高新区由于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产出能力较为薄弱,致使创新综合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从加强创新主体联系、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加强政府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就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冀新  胡维丽  程慧平  解佳龙  
本文从创新资金、创新人员、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转换效应模型。以获利能力为目标,分析得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资金与技术正向协同、创新人员与市场反向协同的结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协同性较强,创新产出协同性较弱。以出口创汇为创新绩效,以技术收入为创新转化绩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可知,国家高新区年均创新效率高于创新转化效率,但均低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协同转换能力有待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玉雯   张青芬  
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提升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是将国家高新区培育成为质量卓越的绿色增长极的重要途径。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我国129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样本,采用DEMATEL方法对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的17个测度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从中筛选出关键条件因素,运用fs QCA方法挖掘影响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的前因构型,从组态视角探析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1)具有多样共生性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绿色创新资源和绿色创新环境共同形成可持续绿色创新模式,对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具有重要影响;(2)驱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能级的3条路径分别为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辐射带动型路径、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资源优势引领型路径和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主体—绿色创新资源—绿色创新环境协同驱动型路径。可见,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具有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促进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提升,对于增强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以及协同提高绿色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骏  黄法青  黄聿舟  
集聚和扩散是创新驱动下高新区的核心功能,对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构建创新驱动、传导机制以及高新区功能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由此提出研究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并选取115个国家高新区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创新制度对高新区集聚功能的实现有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通过创新型人才和金融共同发挥作用,即两者在实现路径上有完全中介效应;(2)创新环境正向影响高新区扩散功能的实现,且该影响主要通过创新型人才产生作用,即创新型人才在传导路径上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创新型金融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文章从结构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特征、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新区发展及其对政策需求的趋势。对政策结构性问题和发展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政策创新过程服务于结构调整,并提出未来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方向和路径,为高新区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文章从结构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特征、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新区发展及其对政策需求的趋势。对政策结构性问题和发展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政策创新过程服务于结构调整,并提出未来我国高新区政策创新方向和路径,为高新区政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桂彬  姚婳  胡晓林  
本文结合国家高新区网络组织特征,剖析了网络组织企业的创新能力构成,提出高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自主创新能力,还包括网络资源获取和环境支撑能力,据此构建了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永红  张新伟  王其文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创新投入、孵化能力和创新产出三方面来设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更为科学,在计算各层因素对系统目标的综合权重时使用了层次分析法权重和变异系数加权法权重两种方式,并利用2008年数据对54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评价,得到园区最终综合得分和排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边伟军  杨薪钰  罗公利  
本文基于对青岛高新区1992—2018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运用单案例探索性方法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其背后的机理。结果表明:①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可分为种群形成阶段、群落形成阶段和系统形成阶段;②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积累过程,并且是伴随着创新创业资源的聚合、整合和耦合逐渐形成的;③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实质上是从个体能力到种群能力、种群能力到群落能力、群落能力再到系统能力三阶涌现的结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硕  何彬  
本文利用89个国家级高新区201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Bootstrap DEA-Meatafrontier方法计算了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并对创新效率指标进行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最后通过空间面板Tobit模型检验国家创新激励政策是否提高了高新区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财政补贴对高新区创新效率起到负作用;第二,研发活动税收激励对高新区创新效率也起到了负向激励作用;第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税收减免与高新区创新效率无直接相关性。针对上述情况,在实施创新激励政策上应该改善支持方式,并逐渐完善支持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孔庆书  
数据包络分析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情形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多有应用,并可进行规模效应分析。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2008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吸引高难度科技人才,加强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促进产品的出口创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