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8)
- 2023(19166)
- 2022(16540)
- 2021(15256)
- 2020(12960)
- 2019(30044)
- 2018(29819)
- 2017(57472)
- 2016(31316)
- 2015(35483)
- 2014(35741)
- 2013(35448)
- 2012(33042)
- 2011(29933)
- 2010(30019)
- 2009(27696)
- 2008(27325)
- 2007(24451)
- 2006(21282)
- 2005(18840)
- 学科
- 济(135146)
- 经济(135008)
- 管理(88836)
- 业(86918)
- 企(70806)
- 企业(70806)
- 方法(61055)
- 数学(53191)
- 数学方法(52521)
- 农(36967)
- 中国(35930)
- 财(32563)
- 地方(31772)
- 业经(30025)
- 学(28475)
- 农业(24844)
- 贸(23952)
- 贸易(23937)
- 制(23201)
- 易(23124)
- 理论(20923)
- 技术(20834)
- 务(20617)
- 和(20605)
- 环境(20603)
- 财务(20525)
- 财务管理(20472)
- 银(19881)
- 银行(19819)
- 融(19468)
- 机构
- 大学(452323)
- 学院(452132)
- 济(181173)
- 经济(177186)
- 管理(177087)
- 研究(153296)
- 理学(152946)
- 理学院(151202)
- 管理学(148422)
- 管理学院(147613)
- 中国(113735)
- 京(97064)
- 科学(96778)
- 财(82190)
- 所(78248)
- 农(78057)
- 研究所(71282)
- 中心(70121)
- 业大(69770)
- 江(67436)
- 财经(65662)
- 北京(61477)
- 农业(61336)
- 范(60520)
- 师范(59903)
- 经(59609)
- 院(55698)
- 州(54580)
- 经济学(54242)
- 经济学院(49070)
- 基金
- 项目(306708)
- 科学(239842)
- 研究(221639)
- 基金(220182)
- 家(192459)
- 国家(190841)
- 科学基金(163238)
- 社会(137903)
- 社会科(130674)
- 社会科学(130638)
- 省(121563)
- 基金项目(116690)
- 自然(107297)
- 自然科(104777)
- 自然科学(1047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832)
- 教育(102436)
- 划(101909)
- 资助(92115)
- 编号(90915)
- 成果(73276)
- 重点(69032)
- 发(67867)
- 部(67233)
- 课题(63265)
- 创(63040)
- 创新(58879)
- 科研(58830)
- 教育部(57110)
- 大学(56525)
- 期刊
- 济(198494)
- 经济(198494)
- 研究(129872)
- 中国(87128)
- 学报(73195)
- 农(70437)
- 科学(66489)
- 管理(63392)
- 财(62809)
- 大学(54971)
- 学学(51735)
- 教育(50359)
- 农业(48781)
- 技术(41241)
- 融(38654)
- 金融(38654)
- 业经(34010)
- 财经(31476)
- 经济研究(31378)
- 经(26933)
- 问题(26189)
- 业(25456)
- 图书(23560)
- 技术经济(23062)
- 统计(22648)
- 科技(21517)
- 理论(21263)
- 版(21212)
- 商业(20868)
- 资源(20746)
共检索到663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骞 王茜
作为地方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载体存在的高新区,走集群化道路是其内生发展的依据和方向,其集群化水平决定了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程度。本文结合定量分析工具设计了测度评价高新区集群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内高新区集群化程度进行实证测评,得出湖北省内高新区在集群化水平因子和发展因子都比较低下的基本实情;提出了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定位招商,优化产业链,走内生发展道路,以及加大社会资本建设步伐,促进园区协同创新;最后,根据集群化综合评分将湖北高新区划分为三个发展梯队,根据不同梯队的集群化状况提出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光军 孙玉平 简利君
高新区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加快高新区的发展对于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分析湖北高新区运行效率状况,发现湖北多数高新区存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偏低的问题,借助调研明确了产生问题的根源,由此提出了加快湖北高新区发展方向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政策建议,这对中西部省份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高新区 DEA分析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严娉 谷军健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外开放扩大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是双刃剑,显著促进了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直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且对高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抑制效应;扩大了研发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但降低了研发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将导致资源错配反而阻碍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宏 王育宝 杜万坤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大国间、区域间激烈争夺的战略制高点。为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然后,以西安高新区为例,结合国外成功科技园区产业发展环境营造的经验,分析了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西安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发展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艳华 罗永泰
文章对天津高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集群化促进天津高新区发展的建议,指出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各园区向集群阶段转化是未来天津高新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天津高新区 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从政府支持、孵化器建设、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学习创新、集群合作和创新文化建设七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亮点。剖析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合作效率低下、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夏恩君
基于31个大中城市及国家高新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显著促进高新区发展,对高新区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果,并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溢出效应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城市高新区的溢出效应强于中西部城市;外商投资强度越大对高新区溢出效果越好;高新区的人才数量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的溢出;继续扩大开放,促进投资自由化,吸引更多外商投向中西部地区,增加人才投入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新区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容宁
我国中西部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工业园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工业园区应通过对自身发展实际的分析,借鉴东部工业园区的先进理念,确立园区重点经营目标,加强园区建设,扩大产业规模,从而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产业发展 产业转移 园区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豹
我国高新区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实现了以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新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资本、劳动力和科技投入三个方面作为园区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生产函数。为消除区域影响因素,进一步将全国高新区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类地区来考察这三个因素对高新区经济的影响,得出资本投入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要大于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后提出对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经济发展 生产函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靳洪副 戴化勇 陈向军
高新区是湖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最活跃的区域,其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构建对其他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带动作用。本文从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视角,探讨了湖北省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在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高新区创新引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新区 创新引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杨萍 唐琼
本文揭示了西部高新区产业集群的脆弱性,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部高新区培育产业集群能力应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有分工、突出重点”的原则,走有特色之路,在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东西合作、提高国际化能力上狠下功夫;要整合周围的资源,形成集聚效应;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促进产业集群能力的核心。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红专 刘西林
本文构建了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和模型的指标体系,依据高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指标体系和算法模型对西安高新区七个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