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0)
2023(17849)
2022(14815)
2021(13799)
2020(11245)
2019(25726)
2018(25335)
2017(48495)
2016(26184)
2015(29028)
2014(28925)
2013(28665)
2012(26459)
2011(23681)
2010(23956)
2009(22270)
2008(21966)
2007(19620)
2006(17523)
2005(15835)
作者
(75359)
(62726)
(62227)
(58768)
(39913)
(29798)
(28192)
(24390)
(23755)
(22505)
(21269)
(21175)
(20032)
(19858)
(19153)
(19039)
(18622)
(18223)
(17869)
(17839)
(15501)
(15479)
(15081)
(14329)
(14029)
(14021)
(13958)
(13855)
(12475)
(12402)
学科
(113350)
经济(113232)
(96683)
管理(87861)
(85636)
企业(85636)
方法(45204)
数学(35231)
数学方法(34853)
业经(34534)
(34162)
中国(32268)
(31026)
地方(27005)
农业(24110)
技术(23970)
(22033)
财务(21961)
财务管理(21933)
(21790)
理论(20916)
企业财务(20780)
(20569)
(20380)
(19163)
贸易(19144)
(18523)
(17799)
(17631)
银行(17591)
机构
学院(373512)
大学(369463)
管理(151470)
(151278)
经济(148055)
理学(129637)
理学院(128242)
管理学(126366)
管理学院(125665)
研究(124078)
中国(95541)
(79966)
科学(75285)
(69819)
(61800)
(60120)
(57207)
中心(56002)
研究所(55686)
财经(54889)
业大(53703)
北京(50970)
(49805)
(48962)
师范(48538)
农业(46645)
(46470)
(45503)
经济学(43865)
商学(40489)
基金
项目(247316)
科学(195951)
研究(186134)
基金(177626)
(153135)
国家(151688)
科学基金(131865)
社会(117270)
社会科(111137)
社会科学(111111)
(98865)
基金项目(94261)
教育(84204)
自然(83889)
自然科(81958)
自然科学(81941)
(81524)
自然科学基金(80510)
编号(76748)
资助(71549)
成果(61805)
(56638)
(55318)
重点(54752)
(53519)
课题(53042)
创新(50865)
项目编号(47589)
国家社会(47581)
(46614)
期刊
(177169)
经济(177169)
研究(113937)
中国(77445)
管理(61794)
(56650)
(54802)
学报(53356)
科学(51895)
教育(45191)
大学(41252)
农业(39376)
学学(38632)
技术(35370)
(35009)
金融(35009)
业经(31938)
经济研究(26860)
财经(26757)
(22973)
问题(22673)
(22296)
技术经济(20548)
科技(19553)
图书(19207)
现代(18630)
商业(17879)
理论(17534)
(16215)
(16064)
共检索到56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伯棠,朱美光,孙长森,徐春杰  
本文对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创新、产业政策与园区功能创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知识溢出与创新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甘春华  张炳申  
桂林国家高新区要在二次创业中奋起直追,必须调整过去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以及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特点,认为以密集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模式是适合其发展的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元,王维才  
以我国高新区为对象,在实证分析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过程、模式、规律、各阶段的演进、相关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模型。然后,利用上述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研究了我国高新区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转移(即"二次创业")的各种要素,建立了针对高新区在这一阶段转换的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鸣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合肥高新区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完成了以要素集群为主导的"一次创业",目前正面临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的"二次创业"。文章运用SWOT法,分析了合肥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出"二次创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总结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就如何突破当前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更好的进行高新区建设给出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莉  刘鞠林  
以系统论为指导,从中观经济的层面,探讨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必须是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集成创新,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创新,探讨了高新区集成创新的实现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晓艳  何芳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在初次创业中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局面。土地利用的低集约度不仅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问题,而且是开发区的整体发展问题。低集约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模式,应以土地供给为切入点、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基础,加强机制建设和环境改造,培育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苏成真  
从经济实力、经营效益、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能力和环境竞争力五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无锡高新区、常州高新区的"二次创业"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工业园"二次创业"能力最强,无锡高新区次之,苏州高新区第三,常州高新区最弱。针对苏锡常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克俊  
本文提出了高新区建设(H)、产业集群培育(C)、创新体系构建(N)“三位一体”(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并认为应当运用该理论指导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践,只要针对影响H-C-N藕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薄弱环节和缺失因素,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大大提高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文章首先综述新世纪国家高新区取得的新成就、新特点及增速回落的原因;接着,指出国家高新区在“二次创业”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之一。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自主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必然阶段;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伟国  陈艺春  
我国高新区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为打破“一次创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政府的管理与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在对高新区阶段发展规律与我国发展现状全面理解与判断的基础上,根据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设计了衡量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静  
随着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进入“十一五”的云南旅游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趋缓、资源优势减弱,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困难处境,此时必须正视进一步发展或者说是“二次创业”的问题。本文从云南旅游的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入手,剖析了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产业背景、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进行了界定,进而提出了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途径及实现的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龙治,齐建珍  
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工业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辽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焕发老工业基地青春,再振雄风,决不仅仅是谋求总量方面在全国位次的回归,而主要是发展竞争经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社  吴夏风  
随着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 ,河南省乡镇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 ,在不少地方 ,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 ,我们认为 ,应从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综合决策能力、强化环保经济手段、加强乡镇工业环境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加强污染治理等七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