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4)
2023(9066)
2022(7667)
2021(6951)
2020(5839)
2019(12914)
2018(12995)
2017(24433)
2016(13484)
2015(14985)
2014(15511)
2013(15057)
2012(13797)
2011(12423)
2010(12577)
2009(11626)
2008(11844)
2007(11003)
2006(9620)
2005(9035)
作者
(39566)
(33022)
(32747)
(31517)
(21207)
(15880)
(15001)
(12661)
(12348)
(12220)
(11325)
(11134)
(11099)
(10497)
(10476)
(10058)
(9907)
(9701)
(9692)
(9445)
(8451)
(8179)
(7922)
(7650)
(7606)
(7584)
(7313)
(7222)
(6712)
(6611)
学科
管理(49261)
(49062)
经济(48962)
(46302)
(40652)
企业(40652)
方法(20213)
(18628)
数学(16658)
(16472)
数学方法(16449)
技术(15720)
(13522)
中国(13368)
业经(12584)
(12343)
财务(12304)
财务管理(12265)
企业财务(11718)
(11135)
(11042)
(10413)
银行(10395)
理论(9912)
(9863)
体制(9427)
(9426)
金融(9423)
农业(8816)
技术管理(8658)
机构
学院(195223)
大学(194049)
(77243)
经济(75368)
管理(72049)
研究(64033)
理学(60885)
理学院(60230)
管理学(59225)
管理学院(58836)
中国(49200)
(41133)
(40816)
科学(38268)
(32744)
(32228)
财经(31431)
(31309)
中心(29720)
研究所(28951)
(28331)
业大(27655)
北京(25568)
(25226)
(24388)
农业(24227)
经济学(24110)
师范(24107)
财经大学(23240)
(23217)
基金
项目(124452)
科学(97793)
研究(92726)
基金(89564)
(78175)
国家(77524)
科学基金(66306)
社会(58471)
社会科(55418)
社会科学(55402)
(49471)
基金项目(46778)
教育(43850)
自然(42158)
自然科(41194)
自然科学(41183)
(41036)
自然科学基金(40487)
编号(37434)
资助(36328)
成果(31539)
(28644)
重点(28364)
(28124)
(27356)
课题(26907)
(26088)
(25941)
创新(25611)
国家社会(24378)
期刊
(90888)
经济(90888)
研究(60058)
中国(45198)
(36193)
学报(30662)
管理(29511)
(29040)
科学(28013)
教育(25625)
大学(23702)
学学(22245)
技术(20346)
(19863)
金融(19863)
农业(19056)
财经(16548)
业经(14257)
(14181)
经济研究(13777)
问题(11319)
技术经济(10851)
财会(10640)
科技(10369)
(10090)
(10018)
(9294)
论坛(9294)
(9050)
会计(9002)
共检索到304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春好  
为有效识别企业技术柔性的合理规模提供新的科学途径,本文以高新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首次提出了柔性效益新概念。柔性效益产生的根源是高新制造技术的柔性。在分析技术柔性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别从柔性时间效益、柔性节耗效益和柔性增产效益三方面阐述了高新制造技术柔性效益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柔性效益的特点。最后,从企业战略管理和技术选择两个角度,初步探讨了高新制造技术柔性效益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岳南  
服装具有明显的个性化需求的特点。服装企业如何实行生产流程再造,是在材料级、样板级,还是尺寸级上实施定制,服装企业的总裁将会给出一个答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天法  
在过度供给条件下,社会消费朝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条件下,各个细分市场上的需求量相应减少,要求厂商体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柔性制造要求通过消费者与厂商的互动式通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运用柔性措施、系列化措施提高生产的批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晓霞  
信息沟通是柔性制造中的关键。消费者与厂商的信息互动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以及物流配送中的信息管理是顺利实施柔性制造的关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自栋  张道林  
本文对高新表面技术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可以使旧发动机中62%的失效零件得到修复,而且修复后的表面性能优于新品。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发动机再制造中的应用提高了废旧品利用率,降低了再制造成本,不仅使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还为国家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研究结果还表明,以再制造方式实施发动机整机水平的循环利用,其节能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最佳,再制造1万台废旧发动机可节约电1.45×10~8 kWh,减少CO_2排放0.6 kt,同时,可使发动机的旧部件回收利用率由72.3%提高到9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长义  温海骏  
既存研究在探讨制造绩效影响因素时,均假设制造环境不确定性为一外生变量,从而忽略了制造柔性、产品多样性等因素透过不确定性对制造绩效的间接影响,且探讨多以财务绩效为主。文章将制造绩效拓展为时间绩效、质量绩效及效率绩效三个维度,考虑制造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以某半导体制造企业6个月的生产资料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制造柔性、产品多样性与制造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宣国  张凯  苏翔  刘开  
云制造环境下服务资源进行动态组合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制造云服务组合的执行成本、效率和质量。为了有效提升制造云服务组合的柔性,需要对其柔性能力进行测度。在假定某待选云服务集中的各服务资源能够以不同的效率替代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制造云服务组合柔性的效率柔性、冗余柔性、路径柔性和任务柔性的四维属性测度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算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少英  徐渝  薄立军  
将Karsak&Ozogul的产品需求数量不确定条件下的制造柔性价值模型推广为产品需求种类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制造柔性价值模型,并把不确定源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设条件放松到服从随机微分方程的一般情形。通过构建产品需求种类不确定性条件下制造柔性价值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并给出了一个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制造柔性价值随着产品需求种类不确定性增加而增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明川  边勇刚  吕振强  
柔性制造系统需要在制造系统的灵活性和成本之间做出选择。柔性制造系统提供的灵活性是有价值的。增加投入获得灵活性的做法具有期权的性质。运用现实期权方法能很好地对柔性制造系统进行价值量化、权衡成本和灵活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英  
消费者对汽车的个性化需求必然引发汽车行业的柔性制造。柔性制造将会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国汽车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开  徐宣国  张凯  杨小桃  
基于服务提供方视角深入分析制造云服务组合柔性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服务供方视角下制造云服务组合柔性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分析,进而识别出对服务提供方而言关键和非关键的柔性影响因素,为后续制造云服务组合柔性影响因素的监控以及柔性的管理和提升打下基础。最后,以拟构建云制造平台的某船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柳瑞禹  张治国  
自组织理论是上个世纪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学科,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生物、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本文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对企业柔性制造系统进行了定义,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认为该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作者利用自组织理论,为提高企业柔性制造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云波  
当前 ,供应链逐渐成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 ,实现快速反应是供应链管理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改善和提高供应链的柔性是实现快速反应的基础和根源。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在敏捷制造哲理指导下实现供应链柔性管理 ,在分析供应链柔性系统构成及各个柔性子系统的基础上 ,认为我国企业应该首先转变过去单纯为顾客提供产品的思想 ,努力提供让顾客满意的解决方案 ,让市场和顾客推动整个企业系统 ;其次 ,企业要努力培养具有敏捷性的、适应柔性管理的员工队伍 ;第三 ,努力推进组织结构变革 ;第四 ,建立合理规划的柔性的信息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国华  杨东涛  
本文以上海、江苏和广东三地122家制造企业为样本企业,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检测了中国背景下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的联系,同时也检测了不同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公司绩效"的调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有一般的联系,然而与不同的公司绩效、有特别联系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不同的;新产品柔性战略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调和作用,而市场调整柔性战略则表现了较明显的调和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谢卫红  王永健  成晓超  
为研究IT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以制造柔性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来源于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381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制造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柔性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制造柔性在IT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并且IT能力通过制造柔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44.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