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3)
- 2023(11558)
- 2022(10136)
- 2021(9762)
- 2020(8018)
- 2019(18912)
- 2018(19132)
- 2017(35291)
- 2016(20359)
- 2015(23237)
- 2014(23447)
- 2013(22334)
- 2012(20341)
- 2011(18410)
- 2010(18314)
- 2009(16078)
- 2008(15558)
- 2007(13432)
- 2006(11749)
- 2005(10211)
- 学科
- 济(69276)
- 经济(69205)
- 管理(53361)
- 业(49354)
- 企(41275)
- 企业(41275)
- 方法(34904)
- 数学(30145)
- 数学方法(29759)
- 教育(23185)
- 中国(22713)
- 农(18657)
- 学(18624)
- 理论(17695)
- 财(17522)
- 业经(16150)
- 地方(13767)
- 技术(13061)
- 农业(12587)
- 教学(12289)
- 务(11873)
- 和(11839)
- 财务(11811)
- 财务管理(11793)
- 贸(11491)
- 贸易(11487)
- 环境(11248)
- 企业财务(11225)
- 易(11122)
- 制(10538)
- 机构
- 大学(279931)
- 学院(274596)
- 管理(107822)
- 济(95537)
- 理学(94165)
- 经济(93078)
- 理学院(93038)
- 管理学(91287)
- 管理学院(90773)
- 研究(90695)
- 京(61241)
- 中国(59474)
- 科学(58478)
- 范(46122)
- 师范(45788)
- 所(45068)
- 农(42850)
- 业大(42563)
- 财(42459)
- 研究所(41590)
- 中心(40578)
- 江(40043)
- 北京(39094)
- 教育(38224)
- 师范大学(37453)
- 财经(35032)
- 技术(34341)
- 农业(33672)
- 州(32783)
- 院(32716)
- 基金
- 项目(192636)
- 科学(151954)
- 研究(146369)
- 基金(135735)
- 家(117620)
- 国家(116506)
- 科学基金(99787)
- 社会(87384)
- 社会科(82505)
- 社会科学(82482)
- 省(77470)
- 教育(74678)
- 基金项目(72822)
- 划(66659)
- 自然(65343)
- 自然科(63799)
- 自然科学(63785)
- 编号(63143)
- 自然科学基金(62634)
- 资助(55472)
- 成果(53303)
- 课题(45548)
- 重点(43927)
- 部(43297)
- 发(41044)
- 创(40245)
- 项目编号(39054)
- 教育部(37597)
- 创新(37133)
- 年(36985)
共检索到392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阮海红 沈兵虎 王志敏
高教园区的兴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园区的最高办学理念是开放与共享。在面向对象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框架下,该文试从信息素养教育的背景分析出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中观层面的合作项目研究,对高教园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在合作项目、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倡导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于合作与多元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文静 彭立伟
本文通过对2014年后有关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的英文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框架》对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影响。研究发现,《框架》影响了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深化了教育评价。在教育内容方面,《框架》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基于技能转向基于阈概念,促进不同类型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将教育内容范围从高等教育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在教育方式方面,《框架》采取了形象化的教育故事与小短文的教学策略,通过服务研习实践,开展了自我反思式和探究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受《框架》影响,出现由定量评价转向定性评价或二者有机结合,从终结性评价转移到形成性评价或两者有机结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力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良芝 王俊丽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在各级教育中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这些课程有别于以往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了信息社会特有的教育实践。本研究的目的是借鉴现代西方实践理论的目的情感结构概念和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致知、致用、致远概念,考察信息素养课程在赋能学生方面的机制特点,为论证这一实践在整个教育实践中的独特地位提供洞见,同时为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启迪。以我国北方某地六所高校为案例,聚焦相对正规的学分制信息素养课程,以学校为单位,采用课堂参与观察和师生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考察该类课程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在被调研的课程中,存在一个由课程关涉对象及相关素养组成的结构。该结构体现着被调研课程对诸如"信息素养究竟是关于什么的素养""由哪些具体素养组成"等问题的认知,决定着课程能够给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边界,本文称之为"信息素养施教结构"。本研究还显示,根据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该结构可以延展为包含更多对象的"信息素养基础结构"。这一结构关联着一组系统化的知识与能力,可以支撑信息素养教育从工具与智识两个方面以及致知、致用、致远三个层次对学生赋能。以基础结构为参照,信息素养施教结构越完整,它带给学生的赋能就越全面。除了信息素养基础结构和信息素养施教结构两大概念,本研究还提出了信息素养对象、对象关联素养等概念。这些概念共同揭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赋能机制,解释了它作为独特教育实践的合法性,同时显明:在原有文献检索课基础上形成的信息素养课程若能将智识赋能和致远赋能纳入其教育目标,将信息、数据、意义纳入其施教结构,有可能获得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图3。表1。参考文献3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仪
目前我们所经历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很高,而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作为教育者只有为这个培养目标努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推进我国早日步入学习型社会。本文从一门课程的教改试验对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引导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汉语言本科 信息素养 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笑一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的特定教育,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信息素养教育SCPT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培养层、能力培养层、思维培养层、实践培养层4个层次,充分利用大学生个性、自信、功利、碎片、多线程等个性特征,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任务参与、交流与共享等教学方式,实现信息素养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SCPT培养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李白杨
本文首先探讨了数据素养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种扩展,也是人们的必备素养,其教育亟待开展。其次,根据数据素养的特点研究了它的教学内容,发现其变得更加宽泛,涉及的学科很多,并引起了世界知名图书情报机构的重视。然后,从教学主体角度出发,研究了在高校和社会中,不同的机构能够提供数据素养教育。此外,根据数据素养教育受众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归类,认为当今社会大部分行业和职业的人们都需要进行数据素养教育,包括中小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社会大众、教师与科研人员等。最后,结合英美等国已开展的数据素养类课程,论证数据素养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学位课程、学分课程、短期培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阮海红
探索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点,积极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平台,以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并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信息素养 图书情报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珺
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各级教师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作为本质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自主、全面发展。行动研究对于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使教师演变为教育活动的"研究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教师职业素养 职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雨 湛邰
教育领域已经进入信息化2.0时代,这对教育工作者有了全新的工作标准及相关专业能力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进而让教学工作形成特色,让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在改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要素之一。本文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工作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目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峰 郭兆红
[目的/意义]信息全球化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不再是图书馆的个体行为,而应是由多个信息组织和学习主体参与互动的教育体系。[方法/过程]依据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阈概念"和元素养的理论基础,构建以"信息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教育生态系统体系。通过实施教研训"三位一体"的体验教育模式、实行教育路径和对象细化管理、构建动态化的网络组织、搭建多维度的支撑平台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受众的信息素养。[结果/结论]探讨一种新的教育服务和合作模式及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 教学原则 七维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