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6)
- 2023(15292)
- 2022(13163)
- 2021(12196)
- 2020(10011)
- 2019(22664)
- 2018(22672)
- 2017(43165)
- 2016(23202)
- 2015(26088)
- 2014(26269)
- 2013(26202)
- 2012(24438)
- 2011(22373)
- 2010(22547)
- 2009(20708)
- 2008(19987)
- 2007(17544)
- 2006(15755)
- 2005(14381)
- 学科
- 济(114742)
- 经济(114644)
- 管理(64749)
- 业(60868)
- 企(48507)
- 企业(48507)
- 方法(41857)
- 数学(35981)
- 数学方法(35635)
- 中国(31092)
- 地方(30309)
- 农(27527)
- 业经(24148)
- 学(23294)
- 财(20893)
- 农业(19201)
- 地方经济(17605)
- 制(17552)
- 贸(17322)
- 贸易(17309)
- 环境(17149)
- 融(16648)
- 金融(16646)
- 易(16624)
- 技术(16588)
- 和(16521)
- 银(16427)
- 银行(16387)
- 理论(15912)
- 行(15864)
- 机构
- 大学(337120)
- 学院(336035)
- 济(141636)
- 经济(138595)
- 管理(131284)
- 研究(121432)
- 理学(112472)
- 理学院(111146)
- 管理学(109407)
- 管理学院(108796)
- 中国(90406)
- 科学(74374)
- 京(73504)
- 财(61801)
- 所(61784)
- 研究所(55995)
- 中心(53434)
- 农(52898)
- 江(50029)
- 财经(48920)
- 业大(48007)
- 北京(47414)
- 范(46411)
- 师范(46009)
- 经(44320)
- 院(44182)
- 经济学(42376)
- 农业(40848)
- 州(40847)
- 经济学院(37754)
- 基金
- 项目(224906)
- 科学(176805)
- 研究(167004)
- 基金(161147)
- 家(139932)
- 国家(138743)
- 科学基金(118579)
- 社会(105040)
- 社会科(99532)
- 社会科学(99507)
- 省(88354)
- 基金项目(85509)
- 自然(75344)
- 教育(75217)
- 划(74183)
- 自然科(73508)
- 自然科学(73494)
- 自然科学基金(72138)
- 编号(68268)
- 资助(66040)
- 成果(55735)
- 发(52627)
- 重点(50484)
- 部(48962)
- 课题(47734)
- 创(46711)
- 创新(43616)
- 国家社会(42846)
- 发展(42432)
- 科研(42052)
- 期刊
- 济(166722)
- 经济(166722)
- 研究(106324)
- 中国(69880)
- 学报(50473)
- 管理(50385)
- 农(48583)
- 科学(48506)
- 财(44109)
- 教育(39553)
- 大学(38050)
- 学学(35601)
- 农业(34062)
- 融(31132)
- 金融(31132)
- 技术(30743)
- 经济研究(26815)
- 业经(26517)
- 财经(23926)
- 问题(21166)
- 经(20525)
- 图书(18653)
- 技术经济(18127)
- 科技(17782)
- 业(17230)
- 理论(16645)
- 现代(15741)
- 资源(15624)
- 商业(15383)
- 坛(15089)
共检索到516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沈百福 董泽芳
本文根据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三方面的相互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有 18个省区 ,高等教育发展与科技发展比较协调的地区有 2 4个 ,其它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如果要求一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比较协调 ,则只有 14个省份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新一 王春梅
为探讨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以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面板数据为例,建立两者耦合协调模型,并从时空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率先进入优质协调,区域整体跨越5个等级;在空间上,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中西部,西部地区处于劣势。随后通过SPSS22.0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不同地区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本涛 王传毅 胡轩
本研究基于整体协调性测量模型的研究发现,整体上看,2003年至201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协调性,三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内生的纠偏机制及动态的相互作用。具体至各省市,北京、上海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科技的发展;江苏、山东、河南和广东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区域结构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卫平 葛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甘肃科技创新在全国排20名以内的现状与人均GDP指标在全国排名末位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不协调现象。为深入探究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借助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14个市州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主要有工业企业R&D投入水平较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流通障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关键词:
能源,区域经济,中国西北地区,协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香菊 王雄飞
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视角探讨税收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作用。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税收协定陈旧、税收征管体系滞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地位与国际税收话语权不相匹配的客观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税收风险,也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鉴于此,提出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协调规则,积极探索创新型区域经济的税收协调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税收协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佳豪 张敏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养老资源配置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区域差异大,由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两子系统协同发展,中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加速提升,西部地区属于资源滞后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研究结论为制定差异化养老政策、构建养老资源配置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养老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香菊 王雄飞
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视角探讨税收对"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作用。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战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税收协定陈旧、税收征管体系滞后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地位与国际税收话语权不相匹配的客观存在,不仅增加了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税收风险,也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鉴于此,提出了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协调规则,积极探索创新型区域经济的税收协调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税收协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鹏飞 包青
经济的发展通常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反向相关联的。文章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际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从而探讨排放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经济和能源之间的关联,清洁能源和不清洁能源之间的可替代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能源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 能源使用 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