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
2023(1881)
2022(1460)
2021(1488)
2020(953)
2019(2250)
2018(2397)
2017(3749)
2016(2378)
2015(2565)
2014(2517)
2013(2296)
2012(2149)
2011(1848)
2010(1929)
2009(1707)
2008(1690)
2007(1372)
2006(1290)
2005(1240)
作者
(5525)
(4635)
(4513)
(4470)
(2940)
(2172)
(2102)
(1804)
(1772)
(1769)
(1540)
(1522)
(1514)
(1490)
(1474)
(1452)
(1433)
(1422)
(1351)
(1305)
(1217)
(1180)
(1178)
(1126)
(1077)
(1067)
(1063)
(1015)
(1003)
(974)
学科
管理(4651)
(4353)
经济(4340)
教学(4234)
理论(3434)
(3263)
教育(3008)
(2867)
企业(2867)
学法(2847)
教学法(2847)
中国(2392)
学理(2108)
学理论(2108)
(1886)
(1694)
(1579)
业经(1500)
(1410)
(1318)
农业(1251)
工作(1209)
组织(1197)
方法(1147)
政治(1092)
地方(1088)
思想(1082)
(1056)
银行(1056)
研究(1030)
机构
学院(25579)
大学(25238)
研究(8903)
中国(6818)
管理(6764)
(6387)
经济(6046)
(5803)
(5463)
师范(5391)
科学(5385)
(5360)
理学(5319)
理学院(5198)
职业(5072)
技术(5048)
教育(5047)
管理学(4968)
管理学院(4912)
中心(4475)
师范大学(4377)
(4324)
(4163)
北京(3897)
(3847)
研究所(3661)
职业技术(3645)
(3642)
技术学院(3629)
(3414)
基金
项目(15563)
研究(14146)
科学(11276)
基金(8882)
教育(8513)
(7473)
国家(7361)
编号(7037)
社会(7004)
(6812)
成果(6562)
社会科(6501)
社会科学(6499)
科学基金(5963)
课题(5740)
(5619)
(5328)
基金项目(4241)
项目编号(4166)
重点(3903)
(3843)
规划(3798)
研究成果(3635)
大学(3632)
(3608)
(3493)
(3478)
资助(3424)
(3337)
(3317)
期刊
教育(11930)
中国(10148)
(9112)
经济(9112)
研究(9047)
技术(4610)
职业(4146)
学报(3688)
管理(3676)
(3653)
(3550)
大学(3121)
图书(3087)
科学(3010)
技术教育(2956)
职业技术(2956)
职业技术教育(2956)
农业(2594)
(2527)
金融(2527)
学学(2508)
书馆(2386)
图书馆(2386)
(2008)
论坛(2008)
(1769)
高等(1620)
(1594)
(1551)
会计(1354)
共检索到46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当代高效课堂遭遇的"两重天"境地值得学者去深究,其根源在于改革者对其内在症结的意识不足。高效课堂的理念缺陷集中体现为效果至上主义、学习还原主义、技术万能主义,走向本真的高效课堂实践是克服这一缺陷的客观诉求。确立"内效外延"的课堂增效策略、构筑"教学通联"的教学主体链、经营优化教学的内生态,是高效课堂回归正道、彰显活力的实践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毛齐明  王莉娟  代薇  
翻转课堂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潮流,但研究发现,现行实践中尚存诸多必须加以澄清的误识,诸如将信息技术当作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将课堂翻转理解为把讲授完全"翻出去",将翻转课堂视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翻转视作以课时为单位的翻转。因此,必须从原理上正本清源,要认识到翻转课堂的内在本质是学习中心,追求的根本目标是深度学习,技术指向是支持自主。超越当下翻转课堂实践,需要从单纯制作教学视频转向广泛开发课程资源,从简单排斥课堂讲授转向灵活落实学习中心,从机械执行固定模式转向灵活组织过程要素,从基于课时单位的翻转转向基于知识单位的翻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玉东  徐文彬  
本文是对"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前期四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回顾。其基本理念是:超越对于技巧性问题的过度追求,深入到情境性问题所涉及到的学科实质,用反映学科本质的一系列问题来驱动课堂里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关于该学科的本质认识。文章从揭示学科概念背后的本质含义、经历学科命题背后的思想方法、构建命题间相互联系而形成知识体系、还原训练习题为挑战认知的系列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对怎样发掘学科本质问题并用以驱动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晶  韩桂香  
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观为理论依据,紧扣工学交替的高职教育理念,对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课程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在构建了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翻转实践,并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最后总结了基于工学交替的翻转课堂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效南  刘占华  
我们对周围世界及对自己的了解都是通过某种感觉器官得来的。英国哲学家乔治·洛克在《人的思维实验》一书中指出,“没有感觉就没有理性。”这一原则成了感觉论的奠基石。到了20世纪,列宁指出: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形式,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了解物质的形状、运动形式,感觉是由运动着的物质对我们感官的作用引起的。 一般认为,人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觉又包括接触觉、压觉、热觉,冷觉、痛觉等。据统计,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110—200个痛点,12—15个冷点,1—2个热点,25个左右接触压力点和25个左右接触觉点。它们是根据身体的部位而分布的,身体各部位的点数是不等的。接触觉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课题组织类型先天单一;团队化水平低;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科研创新项目依托于常设行政体系……在企业生存和发展日益依赖于技术创新的今天,企业科研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也愈发凸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毓高  朱德全  
课堂环境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存在环境条件差和环境分割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变革课堂环境,从物理课堂到生命课堂延伸、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转化、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引领、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转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桑新民  李曙华  谢阳斌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层次评介,揭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作者基于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了"太极学堂"这一新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太极学堂"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笃笃  
我国目前的创新立法很难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较好的引导与保障。在创新立法中,应将法学体系化思维与创新理论相结合,明确当下创新政策时期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理念,并实施从"以知识或技术优势为基础"到"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政策转型。同时,科技法学应加强区域创新示范法的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晓红  高凡  何雪梅  
[目的 /意义]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突破既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 /过程]在梳理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献并分析"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劣之后,吸取其中的精髓,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明显,能为新时代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海贤  
马柯德的管理创新理论中蕴涵着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管理思想。要贯彻零缺陷管理思想,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做到居安思危,在自已成功之际提出变革。妈湾电力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运用零缺陷思想进行管理创新中,特别强调企业定位、发挥智力、建立规范、改善心态等四个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蒋国珍  
“学的行为与教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既是远程教育概念的核心,也是异步远程教学说的基石。然而“,教与学能异步进行吗”“,异步教学,能保证质量吗”等问题一直困扰远程教育实践和理论。本文从我国远程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出发,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异步远程教学说的一系列观点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异步教学说存在的三点漏洞,分析了该学说给对实践带来的困扰。作者建议:要还原远程教学产品的无形本色,确立学生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之本的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同步发生、不可分离的思想。在实践上,要把学生支持服务摆在首位;要以足够的辅导教师、辅以同步通信技术,提高教学服务的同步性;以专业化的远程教师,实现专业化的远程教学服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李建军  
传统村落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然而,实践中的传统村落保护面临多头管理、人力财力保障不足和权利归属不清等问题。归根结底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不健全,体现在法律法规之间矛盾、政策之间冲突、权力配置失衡和地方政府激励偏差等方面。用"实践—制度"的框架分析表明,传统村落保护同时面临着实践困境与制度缺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是基于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制度设计,根本路径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难点是增强各类制度的协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