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1)
- 2023(10833)
- 2022(9714)
- 2021(9145)
- 2020(7688)
- 2019(17880)
- 2018(17800)
- 2017(34193)
- 2016(19073)
- 2015(21435)
- 2014(21385)
- 2013(21138)
- 2012(19339)
- 2011(17547)
- 2010(17330)
- 2009(15640)
- 2008(15205)
- 2007(12982)
- 2006(11301)
- 2005(9646)
- 学科
- 济(71792)
- 经济(71708)
- 管理(51194)
- 业(48924)
- 企(40507)
- 企业(40507)
- 方法(35960)
- 数学(31070)
- 数学方法(30669)
- 农(19501)
- 学(19221)
- 中国(17260)
- 财(16360)
- 业经(16023)
- 地方(14342)
- 理论(13247)
- 农业(13235)
- 贸(12404)
- 贸易(12400)
- 和(12172)
- 易(11994)
- 环境(11846)
- 技术(11431)
- 制(11202)
- 教育(10748)
- 务(10586)
- 财务(10519)
- 财务管理(10500)
- 划(10273)
- 企业财务(9953)
- 机构
- 大学(273605)
- 学院(269955)
- 管理(107056)
- 济(98892)
- 经济(96650)
- 理学(94128)
- 理学院(92956)
- 研究(91163)
- 管理学(91101)
- 管理学院(90639)
- 中国(63488)
- 科学(62141)
- 京(58371)
- 农(50905)
- 所(47257)
- 业大(46555)
- 研究所(44000)
- 财(42953)
- 农业(40503)
- 中心(40108)
- 江(38173)
- 范(37255)
- 师范(36826)
- 北京(36265)
- 财经(35669)
- 院(32671)
- 经(32501)
- 州(31103)
- 师范大学(30000)
- 技术(29900)
- 基金
- 项目(195051)
- 科学(151935)
- 基金(140792)
- 研究(137809)
- 家(124686)
- 国家(123681)
- 科学基金(104924)
- 社会(83920)
- 社会科(79377)
- 社会科学(79353)
- 省(77272)
- 基金项目(75957)
- 自然(71394)
- 自然科(69699)
- 自然科学(69675)
- 自然科学基金(68414)
- 划(65716)
- 教育(63620)
- 资助(57832)
- 编号(55823)
- 成果(45377)
- 重点(43967)
- 部(42200)
- 发(41050)
- 创(40544)
- 课题(38614)
- 科研(37956)
- 创新(37809)
- 计划(37488)
- 大学(35764)
- 期刊
- 济(103309)
- 经济(103309)
- 研究(74356)
- 学报(51457)
- 中国(46682)
- 农(45742)
- 科学(45242)
- 大学(37624)
- 管理(37085)
- 学学(35518)
- 农业(32455)
- 教育(31089)
- 财(30007)
- 技术(22302)
- 融(17501)
- 金融(17501)
- 业经(16992)
- 财经(16301)
- 业(16280)
- 经济研究(15760)
- 图书(15749)
- 科技(14518)
- 业大(14500)
- 版(14355)
- 经(13748)
- 问题(13559)
- 理论(13384)
- 技术经济(12712)
- 实践(12533)
- 践(12533)
共检索到37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阳 王蒙蒙 马磊 赵政 邱强 沈其荣
为了从不同生境样品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并评价其纤维素分解能力,以结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测定其在刚果红平板上水解圈大小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分析各菌株对小麦秸秆的分解效率。结果表明:4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水解圈,并能使滤纸条发生崩解。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了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分别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3,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6、55-3和55-4。接种21 h后菌株X3获得最大滤纸酶活力(0.12 U·mL-1),27 h...
关键词:
堆肥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结晶度 分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英 沈其荣 娄无忌 刘生浩 崔中利
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到2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M1和M2。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4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57.53%和54.92%,未经处理的稻草秆纤维素失重率为38.82%和36.21%。膨化稻草比稻草秆易分解,纤维素降解率可达68.83%和60.02%。经初步鉴定,M1由木霉F1和芽孢杆菌Ba组成,M2由木霉F2和芽孢杆菌Ba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由真菌、细菌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 筛选 混合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圣进 韦仕岩 覃晓娟 王灿琴 陈振妮
从木质纤维材料堆肥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组高温型纤维素分解菌群N6,对其纤维素分解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6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6.4~8.0之间,降解纤维的适宜温度为50~60℃,最高纤维素酶活(CMCase)为0.83 IU/mL;在50℃下,N6在4 d内可使滤纸降解90.0%以上,6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75.0%和86.4%,9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失重79.0%和90.4%,对木薯渣的降解率也在30.0%以上。可见,N6具有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的高活性,是可应用于木质纤维材料生物转化的优良菌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孙朝晖 赵玉国 谢平林 李式军
从陈年堆积的畜粪堆中筛选出一个耐高温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的菌株。经鉴定 ,该菌株属于糖丝菌属易变糖丝菌种中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至少可耐 80℃高温 ,在 4 0~ 5 0℃下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 ,在 2 0~ 30℃下分解纤维素能力较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慧 肖启明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嫩群
为了研制1种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生物助腐剂,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到了1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CMC-Na酶活为3.2U,0.1%的尿素最适合该菌产纤维素酶,14d左右能够基本完成稻草的腐解过程,在19d内对早稻秸秆的腐解失重率为56.97%,比对照提高了4.44%.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稻草 生物制剂 稻草还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费岚 邵飞 贾睿 胡乐琴 何培民
从腐烂浒苔和浒苔暴发区域的海水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粗选,得到8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8株菌株分别接种到3种不同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6 d后,分别测定滤纸(FPA)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与水解浒苔纤维素的效果。8株菌株中得到H3、H4、H6、Q1四种产酶较好的菌株并鉴定。3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条件下,H3的CMC酶活力最高,为56.98 U/mL。H3与H4的浒苔水解效果较好,还原糖得率分别为10.4%和12.8%。
关键词:
浒苔 纤维素降解 菌株 酶活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炫清 苗嘉曦 陈兴 孔志坚 刘东阳 沈其荣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Z5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并以小麦秸秆为材料解析其分解过程。[方法]以小麦秸秆为唯一碳源,研究接种菌株Z5后小麦秸秆物理、化学特性及胞外水解酶活力,并结合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二维核磁共振等方法,原位分析菌株Z5对小麦秸秆的分解过程。[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28 d后小麦秸秆的总碳相对含量减少了22.05%,总氮相对含量却增加了76.77%,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36.97%和39.77%。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学慧 王沁
迄今为止,世界上所选育出来的优良纤维素分解菌几乎都是木霉属菌株,而木霉菌缺乏由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的限制因子——β—葡萄糖苷酶。许多研究还指出,木霉培养物中存在着多种毒素,包括木霉素、T2毒素、粘毒素等。另外,木霉培养物还具有一种腐烂木头味。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木霉纤维素酶,在食品酿造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应着重于扩大筛选优良菌种范围,寻找纤维素酶产生菌新来源。1 材料与方法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黑曲霉 纤维素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波 许欢欢 夏燕维 郭传旭 杨明珠 马磊 缪有志 刘东阳 张瑞福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油菜秸秆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分析,为油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刚果红透明圈试验以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离筛选;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在降解过程中降解菌对油菜秸秆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盆栽试验模拟秸秆还田以综合探究菌株对油菜秸秆的降解特性;通过纤维素酶酶谱分析及质谱检测技术获得纤维素酶基因(celI)的序列信息,克隆该基因,再利用pPICZαA质粒和毕赤酵母X33进行异源表达;经镍柱纯化后对CelI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出8株真菌,其中菌株A15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最大,为3.0,且滤纸酶活性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16.13和8.16 U·g~(-1),经鉴定其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接种菌株A15固体发酵28 d后,油菜秸秆失重率达29.17%,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至29.41%和17.18%,经过30 d的模拟秸秆还田盆栽试验,油菜秸秆失重率达57.50%;成功表达并纯化了菌株A15来源的GH7家族纤维素酶CelI,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10~3,具有内、外切葡聚糖酶的双重活性,CelI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CelI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4,且Co~(2+)、Mn~(2+)、Ca~(2+)对其具有促进作用,而CelI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5,且Mn~(2+)对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而Zn~(2+)、Fe~(3+)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筛选到1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绿色木霉A15,其能高效产胞外纤维素酶,在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 崔宗均 苏宝琳 路鹏 王伟东
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糖化力法测定了一组高效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纤维素酶活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 ,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 90nm处 ,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反应pH 6 .0 ,较理想的酶促反应时间为 10min ;用不同温度和pH处理 ,MC1的纤维素酶在 6 5℃以下和pH 4 .5~ 10 .5之间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 ,但超出此范围 ,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丧失。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 菌 复合系 酶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炳晓 柴同杰 苏鹏程 吕静 姚美玲 戈胜强 秦梅
【目的】从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从奶牛瘤胃中采取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采用严格厌氧结合需氧培养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兼性厌氧细菌;采用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并绘制系统发育树;同时对细菌生长特性及有无致病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共分离到63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其中29株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包括24株G-菌,5株G+菌;24株G-细菌中,18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3株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株为大肠杆菌,1株为产酸克雷伯氏菌;5株G+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炘 裴宇航 周晓飞 解玉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获得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群,为微生物混合培养降解纤维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培养基从土样中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内切酶(CMC)、纤维素全酶(FPA)、外切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4种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高效组合菌群。对复筛后的菌株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y3、yi-71、ye-9、er-72和se-93等5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ye-9/er-72/se-93,其CMC、FPA、C1和β-G...
关键词:
纤维素 放线菌 混合菌群 纤维素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黄忠乾 谭伟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筛选具有透明圈的方法,从肥沃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溶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可达4.75的细菌,命名为DBJ。该菌最适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时间是60 h,培养温度是35℃,起始p h 7.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对DBJ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DBJ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其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 DBJ,DBJ的16S r DNA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JX392404。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筛选 鉴定 芬氏纤维微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