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8)
2023(4233)
2022(3543)
2021(3247)
2020(2860)
2019(6076)
2018(6364)
2017(11027)
2016(6627)
2015(7651)
2014(8055)
2013(7606)
2012(7199)
2011(6502)
2010(6754)
2009(6324)
2008(6110)
2007(5802)
2006(5282)
2005(5084)
作者
(20045)
(16645)
(16425)
(15976)
(10479)
(7991)
(7684)
(6532)
(6449)
(6225)
(5711)
(5706)
(5505)
(5472)
(5464)
(5104)
(4968)
(4866)
(4849)
(4770)
(4491)
(4127)
(4044)
(3989)
(3896)
(3842)
(3762)
(3695)
(3586)
(3511)
学科
(21384)
经济(21338)
管理(17327)
(15508)
(10873)
企业(10873)
(10757)
(9105)
中国(8945)
(8649)
收入(7851)
方法(7090)
(7056)
(6582)
农业(6232)
(5960)
银行(5945)
(5731)
教育(5668)
数学(5546)
数学方法(5425)
地方(5320)
理论(5297)
(5108)
金融(5101)
业经(4842)
国民(4682)
制度(4613)
(4613)
国民收入(4211)
机构
大学(90704)
学院(90298)
研究(34022)
(33531)
经济(32504)
管理(30243)
中国(27088)
理学(24569)
理学院(24235)
管理学(23611)
管理学院(23439)
科学(20753)
(20705)
(19536)
(18493)
(17925)
(17359)
中心(16501)
研究所(15955)
农业(14286)
财经(13998)
(13835)
业大(13646)
(13355)
北京(13332)
(13172)
师范(13158)
(12501)
(12392)
技术(11729)
基金
项目(55363)
科学(42268)
研究(42030)
基金(37919)
(33404)
国家(33070)
科学基金(27226)
社会(25133)
社会科(23613)
社会科学(23610)
(22397)
教育(20094)
基金项目(18742)
(18713)
编号(18055)
成果(16795)
自然(16543)
资助(16362)
自然科(16168)
自然科学(16159)
自然科学基金(15851)
课题(13771)
重点(12786)
(11837)
(11580)
(11304)
(11156)
(11030)
项目编号(10877)
(10777)
期刊
(43114)
经济(43114)
研究(31441)
中国(26100)
(17408)
教育(16971)
学报(16696)
(15879)
科学(13447)
大学(12579)
管理(11989)
学学(11488)
(11155)
金融(11155)
农业(10987)
技术(8410)
统计(7658)
业经(7078)
财经(7053)
图书(6863)
经济研究(6392)
(6138)
(5727)
问题(5533)
决策(5523)
(5345)
职业(5318)
书馆(5261)
图书馆(5261)
(5250)
共检索到158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璇  林倩莹  
文章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2008年的数据考察了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对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通过检验,我们发现样本数据中的自评健康变量的等级间不是绝对有序或独立不相关的,因此建立S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自评健康也越好。但是,对于既是高收入又是高学历的群体,自评健康却偏低。这种高收入高学历群体的健康陷阱效应在发达城市尤为突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培兆  
发展中国家随着起点与基数提高,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必有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至少中国未曾经历。中国虽然"九五"起就自觉调低增速,但实际都超过计划或规划预期。经济本来就无需追求竞技式的跨越发展,重要的是持续的平稳较快发展。当前高收入国家存在的吞噬巨大财富的"黑洞"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危害。现在全球经济最大难题不是如何扩大财富生产,而是已有的财富如何合理分配,增进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享福祉。经济学应当反思财富如何进行合理消费配置为最佳的问题。兼容是出路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汪正忠  柏露  王盼玉  
文章是在"高学历热"背景下,以明瑟(Jacob Mincer)方程为基础,通过控制个人能力这一内生因素的影响,估计不同个体的教育回报程度。结果表明"高学历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学历越高,教育回报越大。同时不同特征的个体追逐高学历的效果不同,突出表现为:"所在地区"为东、中、西部的个体的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别为25.66%、20.99%和12.21%;"14岁时家庭等级"较高和较低的个体高等教育回报率分别为23.51%和19.64,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锦华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重新考察了李约瑟之谜。通过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本文证明 ,初始人口 资源禀赋的差异是造成中国和西欧在 1 8世纪之后的文明分岔的原因。这一理论和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学说是一致的。本文纠正了伊懋可学说中的逻辑错误 ,并发现了形成高水平陷阱的两个重要前提 ,即工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符合马尔萨斯原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朱兰  
"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在于已有研究缺乏理论支撑。本文首先根据绝对和相对收入标准分析历史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在该阶段的停留时间和经济增长率,发现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在该阶段平均停留时间为78年且经济增长率最高,无法证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然后运用统一增长理论证明中等收入阶段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点,否定了中等收入陷阱稳定均衡的本质含义。最后计算139个国家的收入转移概率矩阵发现,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转移概率最高,从概率上支持了中等收入阶段更容易发生收入转移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存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郑明基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换。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诸多挑战。东亚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是日本和韩国,其中韩国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跨越到了高收入国家。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韩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真正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转型,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韩国经济持续跃升的保障,研发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熙保  朱兰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7800美元,处于中高收入国家组的中等水平。但是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产业转型困难、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引起了决策层和学术界对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极大关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呈爆炸式增长,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一些国际场合也偶尔使用"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但在国内讲话中从未提到过这一概念,在中央文献中也从未使用这个概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弟海  
本文在一个扩展的Ramsey模型中,通过考虑食物消费和营养对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探讨了健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健康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本文研究表明,来源于食物消费和营养的福格尔型健康人力资本不能产生内生经济增长机制;但是,如果有外生技术进步,这种福格尔型的健康人力资本可以扩大经济增长率。这一结论从理论上说明了福格尔关于来自于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的经验结论。第二,通过考虑最低消费和营养水平限制对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证明了福格尔型健康人力资本会导致经济中存在多重均衡,这有助于解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以下现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祁毓  卢洪友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环境、健康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将CGSS(2006)个体特征数据与地市污染数据有机嵌套,利用广义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是影响健康不平等的重要传导机制,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人,规避环境风险的能力不同,环境污染会引致差异化的暴露水平和健康效应,成为引发健康以及社会不平等新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借助于流行病学中污染健康负担测算方法,估算了2003~2010年中国112个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负担、地区分布以及对地区间不平等的贡献度,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越落后,污染的健康经济负担就越重,且呈现出明显的累退分布,污染健康负担使地区间实际经济不平等上升了1.33...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学勤  李巧云  
收入陷阱存在于各收入阶段,表现为低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高等收入陷阱。西方国家及"亚洲四小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告知我们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效应以及收入的公平分配。而中国目前人力资本投资及收入分配状况都令人堪忧,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就不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收入分配不公导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乏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面临着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要顺利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先解决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及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航  刘梦璐  刘景景  
通过多分格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从不同角度代表地理禀赋的指标降维成一个能够单独代表地理禀赋的指标——地理禀赋指数。将Romer生产函数与Ramsey模型相结合获得地理禀赋指数与农户消费增长率之间相关关系的欧拉方程。欧拉方程显示,当地理禀赋指数较低时,农户的长期消费增长率为负即落入地理禀赋贫困陷阱。随着地理禀赋指数增加,农户的长期消费增长率由负转正并且逐渐增加即脱离地理禀赋贫困陷阱。在实证部分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验证了上述机制,并且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航  刘梦璐  刘景景  
通过多分格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从不同角度代表地理禀赋的指标降维成一个能够单独代表地理禀赋的指标——地理禀赋指数。将Romer生产函数与Ramsey模型相结合获得地理禀赋指数与农户消费增长率之间相关关系的欧拉方程。欧拉方程显示,当地理禀赋指数较低时,农户的长期消费增长率为负即落入地理禀赋贫困陷阱。随着地理禀赋指数增加,农户的长期消费增长率由负转正并且逐渐增加即脱离地理禀赋贫困陷阱。在实证部分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验证了上述机制,并且最终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沛  袁生鹏  
1954年,美国新闻记者达雷尔·哈夫(Darrell Huff)编写了"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一书,整理、概括出了统计资料的使用者们常用的几种"伎俩"。该书一经出版,便畅销美国,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畅销书之一。2002年的时候,上海财经出版社将此书引入国内,以《统计陷阱》为名将此书出版。同样,该书也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时隔十年,统计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向祖强  张积家  
心理健康的标准随着生态文化而变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特定的情境而发生,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需要与社会生态文化相适应。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的工作技能问卷,以我国1 400名中小学心理教师为对象,同时与O*NET工作分析系统提供的美国心理教师的结果比较,考察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及其在不同生态文化的表现。结果显示,我国心理教师的有效工作技能包括现状分析与介入、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心理问题的推理与判断、辅导方案的理解与表达、咨询辅导组织与保障五个因子;心理教师对有效工作技能的认识具有动态性,它既与社会文化相关联,也随着人口学的变量而变化;在O*NET工作技能维度上,我国心理教师更看重社会技能与问题解决技能,美国同行更重视技术技能、基本技能与系统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