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0)
- 2023(5679)
- 2022(4409)
- 2021(4265)
- 2020(3410)
- 2019(7530)
- 2018(7407)
- 2017(14095)
- 2016(8327)
- 2015(9304)
- 2014(9307)
- 2013(8417)
- 2012(7815)
- 2011(7017)
- 2010(7250)
- 2009(6657)
- 2008(6394)
- 2007(6071)
- 2006(5516)
- 2005(4886)
- 学科
- 济(24052)
- 经济(24025)
- 管理(23779)
- 业(19457)
- 企(15893)
- 企业(15893)
- 中国(9763)
- 财(9187)
- 农(8317)
- 策(7578)
- 方法(7174)
- 地方(6773)
- 业经(6440)
- 制(6359)
- 数学(6220)
- 数学方法(6083)
- 教育(6027)
- 贸(5853)
- 贸易(5850)
- 易(5735)
- 税(5473)
- 及其(5423)
- 税收(5304)
- 理论(5292)
- 收(5259)
- 政策(5240)
- 农业(5168)
- 银(5168)
- 银行(5168)
- 行(4976)
- 机构
- 大学(103471)
- 学院(103289)
- 济(41672)
- 经济(40565)
- 管理(37709)
- 研究(34756)
- 理学(31442)
- 理学院(31136)
- 管理学(30552)
- 管理学院(30342)
- 中国(27019)
- 财(23219)
- 京(21203)
- 科学(18421)
- 江(17782)
- 财经(16462)
- 所(16420)
- 中心(16267)
- 范(16203)
- 师范(16134)
- 经(14849)
- 研究所(14368)
- 州(14227)
- 北京(13625)
- 院(12934)
- 农(12914)
- 经济学(12390)
- 师范大学(12127)
- 业大(11934)
- 财经大学(11832)
- 基金
- 项目(62889)
- 研究(53676)
- 科学(49656)
- 基金(42551)
- 家(34580)
- 国家(34200)
- 社会(32225)
- 社会科(30503)
- 社会科学(30494)
- 科学基金(29917)
- 教育(26797)
- 省(25777)
- 编号(24037)
- 成果(22366)
- 基金项目(21229)
- 划(21144)
- 课题(18078)
- 资助(17605)
- 自然(16957)
- 自然科(16552)
- 自然科学(16548)
- 自然科学基金(16253)
- 年(15738)
- 项目编号(14985)
- 性(14815)
- 发(14218)
- 部(14166)
- 重点(14087)
- 规划(13601)
- 创(13465)
共检索到171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茂林
从转型成本、制度操作、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生态平衡考虑,教育部倡导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为职业教育,是经济、快捷又平稳过渡的最佳选择。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影响,财政体制内外就业差异,转型需要从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转变上突破等,都给学校深层的内涵转型造成了困难。只有中央、地方、学校三级制度博弈中,内生出激励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强大动力,促使其乐意从拔尖技术师资、高技能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实现本科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内涵转型,实现培养学生"智能型实践力"的目标,才能真正增强本科职教吸引力,获得转型成功。
关键词:
高技能本科 地方高校 转型 智能型实践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时松 丁志强 王鹏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一支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使人才结构回归平衡状态的重要举措。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化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合理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并重,校企合作形成合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从杭州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的供求矛盾及影响因素,提出要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改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等解决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产业 转型升级 高技能人才 契合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峰
民办高校规模迅速扩张,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筹资渠道多样、生源争夺激烈以及教育质量提高和办学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入问责制是民办高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形成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应有之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圣 聂玉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以普同性知识逻辑为指导的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系列成就,同时也催生了乡土文化边缘化、乡村文化同质化、农民文化主体性弱化等意外后果。研究发现,地方性知识的张扬有助于赓续乡村文化血脉、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维护乡村文化多样性、提高农民文化主体性、提升乡村文化涵育价值,能够有效弥补基于普同性知识逻辑的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不足,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可以着重开展加强地方性知识文献资料整理、培育地方性知识的重点传承主体、创新地方性知识的传承机制、探寻地方性知识与普同性知识的共生路径等工作,以深度发挥地方性知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金融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时代更迭无不与金融有关。但金融天生追逐效率、忽视公平,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制约经济社会均衡发展。随着金融重要性不断凸显,人类各项基本权利的实现大都与金融休戚相关,平等享受基本金融服务已成为公民的基本权益。普惠金融战略就是要落实人人享有基本金融服务的权益,这就要求加快普惠金融立法予以保护。兰考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形成了"一平台四体系"模式,不仅培育形成了开放竞争多元的农村金融市场,而且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服务成本、效率、风控的根本改变,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的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尧成 冉玲
高技能人才政策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搜集2000年以来与高技能人才相关的政策文件89份,发现其数量上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特征。对高技能人才相关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主要可划分为4个阶段:战略地位确立期、培养体系建设期、培养改革深化期及环境优化建设期。我国高技能人才相关政策在系统性、执行力、前瞻性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在加强政策系统设计、提升政策执行力度、实现政策前瞻引领等方面深入改革完善。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政策分析 改革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郝广龙 冯春杏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应牢固树立"学生学习中心"的教育理念。但是,面对现实,当今学科建设仅仅单一从学科建设本身出发,弱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教学的疏离,学科建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弱化。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理应莫忘初心,坚守"学生学习中心"理念:确立"学生学习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师"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能力,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凸显"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评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关键词:
学生学习中心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近十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关于如何普及业界说法不一,其中以普职比之争为焦点。目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存在三大误区,如果只解决普职比例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攻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难题。因此,更为核心和关键的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需要实现从"配菜"模式到"点菜"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在新时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正本清源、实现观念转变,采取三条路径的差异施策与精准供给,并建立健全四要素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普职比 误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人杰
近几十年来,随着以价值多元和选择的多样性为主要诉求的"多元"说的兴起,关于社会化内容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假设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然而,在界说上的这一进展决不意味着"共享"说应由"多元"说所取代。通过对"共享"说所涵盖的普遍伦理"为何必要"和"如何可能"进行分析,强调考虑多元的基本前提是承认普遍伦理,建立普遍伦理的希望没有破灭。以普遍伦理为基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伦理也许才是当今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行知关系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传统教学过度强化了"知"的重要功能,而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决定了中职专业课教学需要突出"行"的主体地位,建立"行知有序"的教学观。"行知有序"的主次性、次序性和共生性分别诠释了中职专业课教学的目标、方法与策略之意蕴。要形成"行知有序"的可操作方法,需要构建任务、问题与概念三大要素,并由此形成"先行后知"的方法序列。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课 教学 行知有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燕
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要体现平台和纽带作用,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承载体。为更好地推动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必须理顺关系、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高技能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曲殿彬 赵玉石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这意味着在政府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布局结构新的调整期。至此,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主动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到地方本科高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