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8)
2023(2806)
2022(2428)
2021(2361)
2020(1839)
2019(4316)
2018(4383)
2017(7350)
2016(4502)
2015(5389)
2014(5752)
2013(5306)
2012(4861)
2011(4391)
2010(4515)
2009(3908)
2008(4069)
2007(3787)
2006(3331)
2005(3058)
作者
(12112)
(9971)
(9746)
(9615)
(6403)
(4810)
(4654)
(3910)
(3851)
(3770)
(3449)
(3447)
(3315)
(3255)
(3133)
(3072)
(2992)
(2880)
(2863)
(2810)
(2612)
(2546)
(2504)
(2389)
(2347)
(2306)
(2259)
(2145)
(2051)
(2014)
学科
管理(12847)
(11566)
经济(11550)
(10863)
(9419)
企业(9419)
教学(5849)
理论(5848)
中国(4949)
学法(4143)
教学法(4143)
(4117)
(4100)
(4095)
教育(4016)
(3749)
学理(3614)
学理论(3614)
业经(3517)
技术(3243)
方法(3205)
(2999)
(2876)
财务(2866)
财务管理(2848)
地方(2808)
农业(2739)
(2696)
银行(2691)
(2614)
机构
学院(59577)
大学(56084)
管理(18063)
(17043)
研究(16889)
经济(16337)
中国(14485)
理学(14221)
理学院(14022)
管理学(13671)
管理学院(13556)
(12348)
(11551)
科学(10730)
(10217)
职业(10006)
技术(9991)
(9561)
(9144)
师范(9056)
(8855)
中心(8460)
北京(8010)
(8003)
财经(7430)
研究所(7409)
(7374)
业大(7138)
职业技术(7061)
技术学院(7052)
基金
项目(32105)
研究(27857)
科学(23374)
基金(18850)
(15585)
国家(15354)
教育(14746)
(14700)
社会(14146)
编号(14093)
社会科(13127)
社会科学(13123)
科学基金(12619)
成果(12361)
(11677)
课题(10784)
(9718)
基金项目(9679)
项目编号(8263)
资助(7933)
(7843)
重点(7484)
规划(7350)
自然(7213)
(7017)
自然科(6991)
自然科学(6991)
(6882)
研究成果(6856)
自然科学基金(6855)
期刊
(26471)
经济(26471)
中国(19068)
研究(18700)
教育(16748)
(9852)
学报(8223)
技术(8206)
(8095)
管理(7844)
科学(6690)
职业(6417)
大学(6381)
(6205)
金融(6205)
学学(5530)
图书(5203)
农业(5177)
业经(5141)
技术教育(4380)
职业技术(4380)
职业技术教育(4380)
(4181)
论坛(4181)
书馆(3932)
图书馆(3932)
财会(3841)
财经(3646)
会计(3238)
(3171)
共检索到10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明星  文苗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过程遵循一定的"师承"规律:师培规律、师传规律、师授规律和师训规律。探索高技能人才技能获得的"师承"规律对我国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玮  张吉良  
高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高技能人才成长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研究总结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有利于发挥高技能人才榜样的高端示范带头作用,使技术工人增强自信,走岗位技能成才之路,也有利于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瞿群臻  
现代物流是一种系统化、综合化的工作,要求从业者既要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技术知识,还要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性,了解相关生产、经营、实际运作基本知识。物流高技能人才主要在有关作业现场从事物流技术作业,是物流功能最直接的执行者,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评价物流高技能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使之更好地符合企业的需要,文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有关物流岗位的工作要求、各物流岗位招聘的基本要求以及学者们对物流高技能人才胜任特征的有关研究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物流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及个性特质进行定性分析,初步建立物流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为企业招聘物流技能型人才和后续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文章  张学英  凌光  咸桂彩  
探讨了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自然年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着自然年时间的变化呈抛物线型增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律与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线性关系增长。若GDP增长1%可为我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需要高技能人才9-10万人。随着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璇  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在导师或者技术专家的带领下,一线技术工人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反思等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探究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情境学习、默会知识及人才学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斌技师学院的实践探索为该模式提供了经验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日前由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凡华  
2005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7省、直辖市和苏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重点城市,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曙峦  
这几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一职难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一人难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我国高校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却是技能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2006年,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06年工作要点》安排,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  石伟平  
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理解有"操作性"、"技术性"与"岗位领域性"取向,然而在实践中造成"重技能,轻技术"、"技术性"理解片面与选择教育培养模式困惑的误区。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急需对我国高技能人才进行"正名":拓宽对"技能"的理解;提升"技术"层次;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继广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根本所在,构成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无形资产。论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于全球化视角研究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问题,开展企业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探索国企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及路径,构建国企高技能人才素质模型,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国生  汪立极  
在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背景下,深圳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双制"办学模式,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以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中心、冠名班、技师工作站等形式,充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凡菊  
本文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原则;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和基本措施;重点论述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建立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评定工作、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树立高技能人才典型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