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9)
- 2023(5121)
- 2022(4156)
- 2021(3942)
- 2020(3187)
- 2019(7215)
- 2018(7265)
- 2017(12442)
- 2016(7714)
- 2015(8858)
- 2014(9127)
- 2013(8359)
- 2012(7955)
- 2011(7328)
- 2010(7575)
- 2009(6485)
- 2008(6446)
- 2007(6184)
- 2006(5584)
- 2005(4673)
- 学科
- 济(19973)
- 经济(19943)
- 管理(18262)
- 业(13161)
- 企(10349)
- 企业(10349)
- 中国(10121)
- 教育(8242)
- 理论(8238)
- 农(8237)
- 教学(7354)
- 地方(6931)
- 制(6636)
- 学(6619)
- 体(5658)
- 财(5605)
- 业经(5333)
- 农业(4996)
- 学法(4985)
- 教学法(4985)
- 方法(4646)
- 技术(4522)
- 学理(4400)
- 学理论(4400)
- 银(4345)
- 银行(4320)
- 融(4232)
- 金融(4225)
- 行(4214)
- 和(4146)
- 机构
- 学院(95706)
- 大学(93297)
- 研究(38217)
- 管理(29010)
- 济(28670)
- 经济(27454)
- 中国(26987)
- 科学(24599)
- 理学(22986)
- 理学院(22605)
- 京(22464)
- 管理学(21946)
- 管理学院(21760)
- 农(20836)
- 所(20107)
- 江(18449)
- 研究所(18024)
- 技术(17661)
- 中心(17040)
- 农业(16228)
- 业大(16172)
- 范(16112)
- 师范(15882)
- 财(15299)
- 院(15158)
- 省(14886)
- 职业(14590)
- 北京(14478)
- 州(14336)
- 教育(13293)
- 基金
- 项目(61230)
- 研究(48759)
- 科学(45083)
- 基金(37237)
- 家(33556)
- 国家(33185)
- 省(27664)
- 科学基金(26269)
- 教育(25420)
- 社会(25219)
- 社会科(23412)
- 社会科学(23407)
- 划(23344)
- 编号(22671)
- 成果(20048)
- 基金项目(19100)
- 课题(18730)
- 自然(16270)
- 自然科(15820)
- 自然科学(15809)
- 年(15785)
- 自然科学基金(15468)
- 资助(15352)
- 重点(14749)
- 发(13830)
- 项目编号(13017)
- 创(12844)
- 体(12617)
- 规划(12600)
- 部(12346)
共检索到169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将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惠敏 俞克新
"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一个重点,既说明重视,又说明重要。中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聪明和智慧,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世界上富有盛名。但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呢?大家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些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人的潜质差距,可能是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主要特征。但现实是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的人才仍然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技能不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鞍钢 王亚华 鄢一龙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为使评估更为客观全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以独立视角开展第三方评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利用"规划蓝图—实施情况"一致性评估方法,系统评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曹晔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八种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培养机构有效选择培养模式,在宏观层面推动我国建立起适合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彦飞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集团化办学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文章提出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互惠共赢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聚合优质资源,挖掘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优势;多元融合发展,搭建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强化保障体系,优化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四个方面协同推进,架构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创新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仇荣国
就高职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界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苏州地方特点和"利益相关者多元化"的视角,构建了高职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十维"一级指标和6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视角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出构建一个学习者终身参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为开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爱军 张茂清
实施背景在以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调配、激励措施,人员流动配置机制不健全。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技能专家、内训师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薪酬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恰恰
培养组织体系化、成长方式多元化、技能提升模块化、激励导向正向化、人才管理网络化。高技能人才是员工队伍的核心与骨干,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多年来,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山矿公司")通过高技能人才"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鞍钢 王亚华 鄢一龙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规划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各项规划任务按时有序推进,各项规划目标大部分如期落实。现按照"规划蓝图—实施情况"的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予以系统评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明确6项改革任务。这6项改革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汇波
包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建设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云贵 阳小良 肖世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建设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显得非常必要。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守实用、开放、超前、重点和多功能等原则。文章在结合湖南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投资,探索多元参与的实训基地模式;强化管理,保障实训基地的有序发展;师资建设,解决实训基地的发展瓶颈;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高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