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6)
- 2023(16276)
- 2022(13619)
- 2021(12632)
- 2020(11026)
- 2019(24937)
- 2018(24839)
- 2017(47936)
- 2016(25848)
- 2015(28825)
- 2014(28331)
- 2013(28040)
- 2012(25627)
- 2011(22709)
- 2010(22665)
- 2009(20942)
- 2008(21111)
- 2007(19112)
- 2006(16189)
- 2005(14509)
- 学科
- 济(109139)
- 经济(109030)
- 业(100749)
- 企(90758)
- 企业(90758)
- 管理(88641)
- 方法(52975)
- 数学(43498)
- 数学方法(42966)
- 财(34425)
- 业经(32529)
- 农(32376)
- 中国(26183)
- 务(25309)
- 财务(25257)
- 财务管理(25218)
- 技术(24960)
- 企业财务(23932)
- 农业(22798)
- 制(22349)
- 理论(19960)
- 贸(19155)
- 贸易(19145)
- 学(18658)
- 易(18622)
- 和(18562)
- 地方(18208)
- 划(17563)
- 银(17359)
- 银行(17323)
- 机构
- 学院(366339)
- 大学(360740)
- 济(152918)
- 经济(149959)
- 管理(149023)
- 理学(128421)
- 理学院(127180)
- 管理学(125143)
- 管理学院(124456)
- 研究(114193)
- 中国(89840)
- 京(74640)
- 财(70973)
- 科学(69539)
- 农(62692)
- 所(56971)
- 财经(56651)
- 江(55890)
- 业大(54637)
- 中心(54447)
- 研究所(51494)
- 经(51472)
- 农业(49352)
- 经济学(46346)
- 北京(46168)
- 州(44004)
- 范(42877)
- 师范(42405)
- 经济学院(42081)
- 财经大学(41905)
- 基金
- 项目(244276)
- 科学(194481)
- 基金(178912)
- 研究(177411)
- 家(155379)
- 国家(154047)
- 科学基金(134559)
- 社会(113737)
- 社会科(108029)
- 社会科学(108002)
- 省(97527)
- 基金项目(94934)
- 自然(88171)
- 自然科(86245)
- 自然科学(86220)
- 自然科学基金(84769)
- 教育(82190)
- 划(80554)
- 资助(72778)
- 编号(70745)
- 创(55876)
- 成果(55138)
- 重点(54688)
- 部(54274)
- 发(52188)
- 创新(51499)
- 业(48605)
- 课题(48220)
- 国家社会(47225)
- 科研(47211)
- 期刊
- 济(165013)
- 经济(165013)
- 研究(100822)
- 中国(69910)
- 财(60199)
- 管理(59738)
- 农(56832)
- 学报(53869)
- 科学(51942)
- 大学(41688)
- 学学(39799)
- 农业(38795)
- 技术(37518)
- 教育(34818)
- 融(33253)
- 金融(33253)
- 业经(28759)
- 财经(28568)
- 经济研究(26170)
- 经(24628)
- 业(23988)
- 技术经济(22063)
- 问题(21571)
- 财会(18469)
- 科技(18455)
- 统计(18283)
- 策(17780)
- 商业(17395)
- 版(17364)
- 现代(17340)
共检索到53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众 汪婕 刘晴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深度混改,深度混改能够提升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投入水平。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交叠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成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国企和高市场化地区国企混改的创新投入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和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注重混改深度,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优势,激发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玮 梁诗 何红玲 王春莉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结论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水平,较之于对开发式创新投资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机制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从而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管部门放权意愿越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敏 朱兆珍 郭一佳
文章依据治理观点下的“治理效应”和政治观下的“政府干预效应”理论,基于国有与非国有股权制衡视角,深入分析国企混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国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形成制衡股权结构时,能够助力国有企业成为高效市场创新主体。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企混改并不能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发挥有效的正向激励作用,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国企混改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投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瑶 崔雨薇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对于国有企业以资本维度的“混”促资源维度的“合”、提升以创新为代表的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创新产出数量、技术广度和创新成果质量等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指数,将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引进的具有更高企业创新能力指数的战略投资者定义为技术战略投资者,探讨了引进技术战投的国企混改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1)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能显著提升混改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不区分改革实现路径的国企混改对企业创新能力不具有显著影响。(2)机制分析表明,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可通过促进混改企业与技术战投的技术资源整合提高创新效率,进而作用于混改企业的创新能力。(3)进一步分析发现,混改前创新能力较低且面临的技术竞争程度较高的混改企业更有可能引进技术战投,并且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能够引发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本研究还发现,引进技术战投的混改模式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所在技术领域竞争程度较强、研发背景高管比例较高、外部制度环境较差以及引进了与自身具有较高技术资源契合度的技术战投的国有企业中。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为国企混改过程中的战略投资者选择以及不同混改实现路径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实证支持,拓展了混改实践强调“改”而忽视“合”的传统认知,对持续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咏梅 周雯雯 王晓琳
我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突破性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从创新质量这一视角切入,使用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内部控制在二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促进突破性创新。经济后果检验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提升国有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进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主要关注混改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成果丰富了国企混改对技术创新质量影响的认知。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惠好 冯永佳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创造的准自然实验环境,从高技术公司和非高技术公司异质性视角,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卖空机制对其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卖空机制显著促进了非高技术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而对高技术公司的创新投入影响甚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高技术公司中,卖空机制对治理水平低的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分析师跟踪人数少的公司的研发人员投入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卖空机制在对非高技术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治理作用,而在对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信息中介功能。因此,制定融资融券相关政策时可能需要考虑不同行业产生的差异性反应。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创新投入 高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淑娟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康淑娟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芳慧 吕沙 苏美玲
本文以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高管团队结构-决策-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从技术创新投入中介效应角度,剖析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管团队年龄、任期和教育背景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分别存在显著相关性;技术创新投入在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区分企业性质进一步研究显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异质性特征 创新投入 企业价值 产权性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静 陈金奕 柴天宇
近年来,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对环保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环保行业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为纾困求生,纷纷积极引入国有资本,掀起了“逆向混改潮”。文章以民营环保企业中建环能为例,研究逆向混改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逆向混改通过发挥治理效应与资源效应影响中建环能的创新意愿、创新水平与创新产出,进而提升其创新绩效。研究有助于认识环保企业逆向混改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理解逆向混改提升环保行业民企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为环保行业民营企业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建环能 逆向混改 影响路径 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锦
水发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实现了自身高质高效发展,也探索总结出可供学习借鉴的国企混改基本路径和方法。党的十九大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有力促进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企业“重混轻改”“只投不管”“只管不放”等问题。水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水发集团)创新公司治理、市场运营、激励约束、监管四大机制,构建多元持股、自主运营、终端反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丹丹 仲剑
高投集团实行"一企两制",推行"三能"改革,塑造"三项全能",打造"三个中心",提炼国企混改新范式。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高投集团)2005年由三家省属企业合并成立,是省委省政府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投融资平台。私募股权投资(PE)与风险投资(VC)作为金融体系中最活跃、最有效、与实体经济接触最密切的部分,近年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因体制不畅、机制不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为宾 周莉莉 陈梦媛
探讨混合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非国有股权比例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混合所有权方式对国有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外资+国有以及外资+民营+国有的混合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创新投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而混合股权结构中只有民营股东时,非国有股权比例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干预效应,代理效应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主导机制,即经理人观对国企创新问题的解释力更强。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创新投资 政府干预 代理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铁山 赵光
本文将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要素创新能力,把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概括为知识溢出、创新要素资源的获得、根植性的集群创新文化三方面,论述了集群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集群 高技术企业 创新能力 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岩 王康仕 姜岳洋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察发现:以上机制对发展路径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化学药创新影响更为显著;对政策、属地、资源等依赖性较强的中药创新仅体现了基于数字生态的间接路径;对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药创新仅体现了直接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生态 创新投入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行业异质性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效率测度——基于SFA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异质性技术视角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
高技术企业利用大数据能力实现创新双元性的多元路径——基于知识动态能力的组态分析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异质性——基于产业集聚的门槛效应
异质性、出口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异质性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分析
政府资助行为、自主研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考察
环保投入、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长短期异质性影响的研究视角
我国高技术企业创新状况分析——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资料开发系列分析报告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