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9)
2023(13329)
2022(11314)
2021(10530)
2020(9095)
2019(20954)
2018(20975)
2017(40264)
2016(21669)
2015(24797)
2014(24982)
2013(24344)
2012(22470)
2011(20196)
2010(19960)
2009(18387)
2008(17983)
2007(16311)
2006(13765)
2005(11981)
作者
(63706)
(53831)
(53333)
(50712)
(33685)
(25558)
(24531)
(21230)
(20192)
(18972)
(18108)
(17844)
(16937)
(16719)
(16688)
(16444)
(16435)
(15969)
(15594)
(15246)
(13339)
(13264)
(13151)
(12273)
(12067)
(11912)
(11886)
(11748)
(10955)
(10888)
学科
(91939)
经济(91842)
管理(64923)
(63505)
(52253)
企业(52253)
方法(44487)
数学(38830)
数学方法(38334)
(25590)
(22482)
中国(21853)
业经(20527)
技术(19592)
(19350)
地方(18118)
农业(17091)
(17069)
(16368)
贸易(16367)
(15897)
理论(15630)
(14204)
(13922)
财务(13860)
财务管理(13824)
产业(13348)
企业财务(13072)
(12904)
银行(12854)
机构
学院(314636)
大学(313918)
(127591)
管理(125049)
经济(124916)
理学(108425)
理学院(107327)
管理学(105324)
管理学院(104763)
研究(101459)
中国(74209)
(65348)
科学(64084)
(55928)
(54414)
(50986)
业大(49492)
中心(48521)
(47138)
研究所(46690)
财经(45324)
农业(43049)
(41085)
(40471)
北京(40046)
师范(39977)
经济学(38857)
(37400)
(36561)
技术(36233)
基金
项目(217401)
科学(171497)
基金(157600)
研究(156955)
(137954)
国家(136869)
科学基金(117815)
社会(99198)
社会科(94201)
社会科学(94175)
(86825)
基金项目(84015)
自然(77035)
自然科(75313)
自然科学(75292)
自然科学基金(73958)
教育(73102)
(72495)
资助(64153)
编号(64000)
成果(51042)
重点(48875)
(47936)
(46886)
(46154)
课题(43620)
创新(43142)
科研(41802)
国家社会(41135)
教育部(41015)
期刊
(133405)
经济(133405)
研究(82891)
中国(58770)
学报(51394)
(48748)
科学(46609)
管理(44835)
(44402)
大学(38709)
学学(36579)
农业(33277)
教育(32829)
技术(32320)
业经(23302)
(22769)
金融(22769)
财经(22153)
经济研究(21416)
(19117)
问题(18101)
(17732)
技术经济(17516)
图书(16826)
统计(16341)
科技(16266)
(15723)
(15306)
理论(14662)
商业(14523)
共检索到44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单子丹  高长元  李小雯  
虚拟产业集群(VIC)是基于全球信息网络而形成的新型产业组织,本文在分析知识网络结构组成、知识市场缺口与知识主体行为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VIC高技术知识网络的耦合运行体系,揭示知识时空耦合机制的构成要素、运作过程及转换规律。建立知识转移状态分布的Fokker-Planck方程,阐述网络变迁过程中控制参量与耦合体系间的表现特征。从方程定态解与非定态解的讨论出发,给出VIC网络变迁行为的决策规则、管理方法与战略对策。仿真结果表明:知识活动主体间的合作需要不断优化现有网络构造,兼顾知识市场的供需能力,选取知识转移的最佳介入时机,从而推动VIC综合竞争优势的形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璐  高长元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是虚拟产业集群在高技术领域下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在界定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在的运作特征和功能,并采用投入-产出理论建立集群知识链的过程影响模型,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虚拟化运作提供知识管理方法和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晓燕  高长元  
本文借助虚拟形式,从成员主体的自适应性入手,基于刺激反应模型分析了主体的知识获取、整合和应用行为,特别结合SECI和融知发酵,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添加了黏着标识的回声模型研究了成员相互作用而涌现的集群创新结构、模式和协同创新效应,从微观和宏观相联系的CAS理论视角,揭示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过程,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知识创新对集群的价值贡献,从而推动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长元  程璐  
知识创新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形成综合竞争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知识创新的类型和层次,建立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形成集群知识的绩效评价模型。为成员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战略思路。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史一鸣  谭清美  吴杰  刘玉林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PSN)是新型产业互联网体系,在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如何协调内部五个子体系,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是研究重点。基于此,首先引入界壳汇思想,将IPSN体系视为界壳系统,内部五个子体系视为五个子界壳,子界壳聚集形成界壳汇,产生交换卫护作用,构建IPSN体系界壳汇模型;其次基于Lotka- Volterra模型讨论IPSN界壳汇的运行机制,分析不考虑外界干扰和考虑外界干扰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情况;改进耦合模型,分析界壳汇内子界壳的耦合协调情况,以南京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测度IPSN体系界壳汇的耦合发展水平;最后给出促进IPSN体系界壳汇协同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燕  高长元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放缓,文章借助"虚拟"产业集群理论和知识资本理论,基于协同学序参量的作用原理,从强化序参量的角度,构建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HTVIC)知识资本增值的价值创造机制,提取机制和评估机制,目的在于以知识资本增值来促进HTVIC的发展,并最终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单子丹  高长元  
虚拟空间下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HTIKN)是现代区域发展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延伸,并逐步成为高技术生产与服务创新管理的一个独特的组织形态。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技术产业知识网络的发展现状,揭示HTIKN形成动因与内涵层次,给出其微观运作的生命周期,建构角色及组织特征。结合跨区域知识主体的决策组合及动态网络的控制规则,刻画HTIKN动态运作过程和最优行动方案,提出HTIKN虚拟化运营模式的结构体系及变动趋势。此研究对于高技术产业组织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及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树臣  高长元  
从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价值创造环节出发,分析其合作与竞争产生的动因,建立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价值网运作模型。在考虑HTVIC价值单元间合作、竞争及自组织协同效应基础上,构建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演化的稳定性与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HTVIC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平衡状态受价值创造最大规模、合作与竞争强度及自组织协同效应的共同影响。最后,为引导HTVIC平稳有序发展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制定合作与竞争协同演化的平衡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长元  杜鹏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集群模式。HTVIC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整合,集群成员可以共享资源,共同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文章在分析HTVIC共享性资源来源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从资源采集与资源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HTVIC资源共享策略,对于研究HTVIC资源共享规律以及HTVIC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世海  
为确保高技术虚拟企业的顺利运行,在系统阐述高技术虚拟企业运行模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高技术虚拟企业三维立体运行体系结构,提出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包含基于组件、知识和生命周期的开发模型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柔性的动态运行模型,给过程的调整和动态变化提供方便,增强了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阮国祥  阮平南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不转移"和"回敬"三类,建立知识转移博弈支付矩阵,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并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转移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通过仿真说明信任、沟通和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议  
基于PARDL模型,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四个维度(规模、强度、同质性和中心度)对高技术产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网络的规模、强度和中心度均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就影响的程度而言,网络中心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弱;再次,较短期而言,在长期内上述三个维度的影响更强且更显著;最后,由于结构型同质性和关联型同质性的差异化效应,网络同质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缺乏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孔德议  
基于PARDL模型,本文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四个维度(规模、强度、同质性和中心度)对高技术产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网络的规模、强度和中心度均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就影响的程度而言,网络中心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弱;再次,较短期而言,在长期内上述三个维度的影响更强且更显著;最后,由于结构型同质性和关联型同质性的差异化效应,网络同质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缺乏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昌锋  李海军  张玉召  杨菊花  钱名军  
为了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文章运用虚拟运作理论,分析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的运作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理论,对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运作指标匹配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宋娟  
采用仿真方法模拟知识在网络组织间转移过程,分析了静态加权网络组织和动态加权网络组织的网络结构、结点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知识在网络组织中的转移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情况;新结点加入和旧结点退出的概率越小,网络组织越稳定,越有利于网络组织知识的转移;网络平均邻接点数越大、结点学习能力越强,知识转移越快;网络规模越大,知识转移相对较快,其影响效果随知识转移频繁程度的增大而增强;网络组织动态演化过程中,结点成员的连结机制对知识转移速率影响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