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3)
- 2023(18759)
- 2022(15833)
- 2021(14395)
- 2020(12545)
- 2019(28264)
- 2018(28154)
- 2017(53920)
- 2016(29383)
- 2015(32792)
- 2014(32541)
- 2013(32387)
- 2012(29558)
- 2011(26423)
- 2010(26415)
- 2009(24701)
- 2008(24806)
- 2007(22381)
- 2006(19435)
- 2005(17454)
- 学科
- 济(121221)
- 经济(121046)
- 业(106539)
- 管理(99484)
- 企(93123)
- 企业(93123)
- 方法(57945)
- 数学(48167)
- 数学方法(47614)
- 财(39696)
- 农(36815)
- 业经(34020)
- 中国(29240)
- 制(27858)
- 务(27032)
- 财务(26969)
- 财务管理(26919)
- 企业财务(25571)
- 农业(25344)
- 技术(23995)
- 贸(23718)
- 贸易(23710)
- 易(23110)
- 学(22565)
- 地方(20456)
- 和(20089)
- 理论(20078)
- 银(19215)
- 划(19196)
- 银行(19147)
- 机构
- 学院(426636)
- 大学(424604)
- 济(175804)
- 经济(172277)
- 管理(169065)
- 理学(146073)
- 理学院(144569)
- 管理学(142202)
- 管理学院(141417)
- 研究(137191)
- 中国(105534)
- 京(88164)
- 科学(85601)
- 财(83407)
- 农(79978)
- 所(70075)
- 业大(67663)
- 财经(66342)
- 江(65076)
- 中心(64701)
- 研究所(63522)
- 农业(63469)
- 经(60257)
- 北京(54339)
- 经济学(53717)
- 州(50821)
- 范(50417)
- 师范(49704)
- 财经大学(49198)
- 院(49108)
- 基金
- 项目(288035)
- 科学(226878)
- 基金(211046)
- 研究(204061)
- 家(186020)
- 国家(184467)
- 科学基金(158596)
- 社会(131135)
- 社会科(124420)
- 社会科学(124383)
- 省(113417)
- 基金项目(112181)
- 自然(104952)
- 自然科(102621)
- 自然科学(102588)
- 自然科学基金(100824)
- 划(95205)
- 教育(93363)
- 资助(86034)
- 编号(80771)
- 重点(64989)
- 成果(64097)
- 部(63550)
- 创(62352)
- 发(60817)
- 创新(57889)
- 科研(56358)
- 业(55284)
- 课题(55056)
- 国家社会(54875)
- 期刊
- 济(190198)
- 经济(190198)
- 研究(116422)
- 中国(79587)
- 农(72476)
- 学报(70832)
- 财(68603)
- 管理(64469)
- 科学(63692)
- 大学(53172)
- 学学(50675)
- 农业(48991)
- 技术(38905)
- 融(37962)
- 金融(37962)
- 教育(35921)
- 财经(33143)
- 业经(32375)
- 经济研究(29821)
- 经(28459)
- 业(28440)
- 问题(25486)
- 技术经济(23228)
- 版(21364)
- 科技(20452)
- 统计(20402)
- 贸(20256)
- 财会(19854)
- 商业(19606)
- 策(19432)
共检索到62267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日益重要。本文引入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中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高技术服务业FDI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中国只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我国应借鉴美国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发挥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荆林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新技术的发展,服务业转移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而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对制造业效率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引入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中日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日本高技术服务业FDI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中国只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我国应借鉴日本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技术引进和开发,促进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服务业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效率,然而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人力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华广敏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制造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立足于制造业国内增加值效率,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低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中国高。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高端产业经验,采取加大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晓煜 陈怀超 立辉 唐婉欣
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形态转变;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均能增强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积极影响,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强 刘伯凡 曹建华
"调结构"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长期目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能够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但综合净效应在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区别;(2)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的净外部效应显著为正,即能够促进高技术的集聚与发展;但对一般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正向效应,因而净外部效应显著为负,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一般制造业的集聚。因此,本文认为,对东部高技术产业密集的省份,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进一步鼓励高技术产业集聚,完成调整经济结构任务的有效举措;对中西部一般制造业密集的省份,通过短期内持续鼓励一般制造业的集聚与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最终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创造条件,是长期内实现调结构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小平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共生单元的产出水平均高于其独立经营时的产出水平,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互惠共生关系。现阶段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还比较脆弱,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利共生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推动制造业的高技术服务外包,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体的监测预警机制。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莹莹 李妍 周国富
文章利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结果发现,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大,河北次之,北京最小;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类似,但后向关联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天津多数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适当,而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的结构不合理,存在较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莹莹 李妍 周国富
文章利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考察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结果发现,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大,河北次之,北京最小;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类似,但后向关联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天津多数高技术制造业的规模适当,而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的结构不合理,存在较明显的资源错配现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民乐 金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通过创造和转移知识推动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研究KIBS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得出结论:整体上KIBS发展有助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此外,KIBS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影响存在行业间和地区间差异,相比于西部的消极影响,中、东部的KIBS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因此提出政策建议: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转型,加速KIBS的发展;引进外商投资,培养高素质KIBS人才,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创新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孙兴隆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研究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结构改善两条路径实现的。本文基于199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基础研究影响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基础研究都能明显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且时期越长,作用效果越显著。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对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较显著;中部地区的基础研究在长期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显著,在短期内作用效果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因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和基础研究强度门槛,产业的技术进步更多依赖于技术引进而非基础研究。总体上看,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且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强度等。以上研究结论对加强我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基础研究 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 机制 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2016年则仅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渠慎宁 李鹏飞
随着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攀升,加之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逐步下降,表现为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点之后(1995年这一比值高达15.65%),进入21世纪后持续快速回落,2010年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降至2.84%,2016年则仅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