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8)
- 2023(19465)
- 2022(16529)
- 2021(15327)
- 2020(13064)
- 2019(29713)
- 2018(29438)
- 2017(56634)
- 2016(30507)
- 2015(34179)
- 2014(33911)
- 2013(33564)
- 2012(30421)
- 2011(27201)
- 2010(27245)
- 2009(25294)
- 2008(25106)
- 2007(22206)
- 2006(19630)
- 2005(17533)
- 学科
- 济(124654)
- 经济(124476)
- 业(107915)
- 管理(104313)
- 企(95106)
- 企业(95106)
- 方法(56877)
- 数学(46300)
- 数学方法(45692)
- 财(38412)
- 农(37486)
- 业经(35405)
- 中国(30872)
- 制(27475)
- 学(26879)
- 务(26390)
- 财务(26307)
- 财务管理(26263)
- 农业(25854)
- 企业财务(24925)
- 技术(24597)
- 理论(23560)
- 地方(22462)
- 和(22204)
- 贸(21777)
- 贸易(21763)
- 易(21112)
- 环境(20872)
- 划(20815)
- 体(19704)
- 机构
- 学院(436316)
- 大学(435941)
- 管理(176640)
- 济(174517)
- 经济(170692)
- 理学(152364)
- 理学院(150728)
- 管理学(148203)
- 管理学院(147371)
- 研究(139274)
- 中国(106050)
- 京(92168)
- 科学(85522)
- 财(83180)
- 农(70292)
- 所(68656)
- 财经(66221)
- 江(65152)
- 中心(64089)
- 业大(64021)
- 研究所(62092)
- 经(60207)
- 北京(57689)
- 范(55898)
- 师范(55369)
- 农业(54752)
- 经济学(52460)
- 州(52278)
- 院(50734)
- 财经大学(49143)
- 基金
- 项目(295139)
- 科学(233619)
- 研究(217691)
- 基金(215265)
- 家(186344)
- 国家(184747)
- 科学基金(160609)
- 社会(138463)
- 社会科(131152)
- 社会科学(131118)
- 省(115228)
- 基金项目(113952)
- 自然(103928)
- 自然科(101511)
- 自然科学(101485)
- 教育(99924)
- 自然科学基金(99687)
- 划(95908)
- 编号(88874)
- 资助(87857)
- 成果(71693)
- 重点(65468)
- 部(65171)
- 创(62868)
- 发(62097)
- 课题(60060)
- 创新(58221)
- 国家社会(57073)
- 制(56460)
- 教育部(56305)
- 期刊
- 济(195128)
- 经济(195128)
- 研究(125824)
- 中国(83148)
- 管理(68197)
- 财(67002)
- 学报(66154)
- 农(64489)
- 科学(61704)
- 大学(51212)
- 学学(48078)
- 教育(46553)
- 农业(44434)
- 技术(40704)
- 融(36208)
- 金融(36208)
- 业经(33701)
- 财经(32737)
- 经济研究(29644)
- 经(28090)
- 问题(25239)
- 业(24643)
- 图书(23974)
- 技术经济(22844)
- 科技(21116)
- 现代(20487)
- 版(20461)
- 理论(20223)
- 商业(19493)
- 财会(19379)
共检索到641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小平
文章提出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基于所采集到的天津市高技术服务企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样本数据,根据组织生态学中的传染病模型、密度依赖模型和双密度依赖模型,从企业种群的角度论证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创建率和种群密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关系和协同演化,高技术服务业的创建率和种群密度都随着制造业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我国各地方政府在制定鼓励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应把重点放在对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关联程度的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小平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共生单元的产出水平均高于其独立经营时的产出水平,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互惠共生关系。现阶段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还比较脆弱,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利共生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推动制造业的高技术服务外包,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体的监测预警机制。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基于组织生态学,利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创建率和种群密度上的数据,探索两个产业种群关联关系的特征与规律。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创建率和种群密度上存在显著的关联和不显著的协同演化。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关联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当前各国产业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自身的发展,还受到产业间相互融合、互动及协调能力的深刻影响。而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内生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及提高产业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93~2011年间2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二者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内生性出发,充分考虑产业间相互促进的动态比较优势的培养,努力形成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华广敏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制造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立足于制造业国内增加值效率,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低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中国高。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高端产业经验,采取加大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荆林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新技术的发展,服务业转移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而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具有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对制造业效率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引入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中日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日本高技术服务业FDI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中国只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我国应借鉴日本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技术引进和开发,促进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服务业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效率,然而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人力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日益重要。本文引入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中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高技术服务业FDI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均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中国只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对制造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他变量均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我国应借鉴美国服务业的成功经验,发挥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琪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态势。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演进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历史过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相随相伴,主导着制造业的创新和服务业自身创新的过程。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不断改造、提升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技术服务业在城市产业中的地位,两者形成了互动发展的价值链体系,从而产生价值增值。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制造业 高技术服务业 互动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晓煜 陈怀超 立辉 唐婉欣
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以及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形态转变;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均能增强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积极影响,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必然途径。本文利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采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水平,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大于东部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分布特点,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双重机制,对装备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融合之初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随着装备制造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熟练以及两大产业间制度、管理水平上的深度融合,当期的技术进步效逐渐消退,纯技术效率增长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仕鸿 李良胜 徐姝妤
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进行协整分析、相关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高技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且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的带动效用明显,高技术服务业总产值每增加1元,带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6.814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金敏 刘芳芳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通过建立耦联评价模型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状态良好,融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产业融合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产业深加工度、产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舒锐 孟卫东
本文构建了高技术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协同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创新机制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两产业的创新协同度进行测度,同时测算高技术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结果表明,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和科技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处于"初步协调"阶段,但受到创新环境子系统的影响,整体协同度处于"较差协调"阶段;各子行业中,除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非常低且发展并不稳定外,其他子行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协同度能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两产业复合协同系统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科技服务业 复合协同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