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7)
- 2023(18272)
- 2022(15677)
- 2021(14376)
- 2020(11918)
- 2019(27030)
- 2018(26962)
- 2017(51455)
- 2016(27848)
- 2015(31426)
- 2014(31587)
- 2013(31424)
- 2012(29355)
- 2011(26866)
- 2010(27382)
- 2009(25544)
- 2008(25101)
- 2007(22912)
- 2006(20547)
- 2005(18937)
- 学科
- 济(130399)
- 经济(130246)
- 管理(85956)
- 业(79801)
- 企(66180)
- 企业(66180)
- 方法(48467)
- 数学(40756)
- 数学方法(40346)
- 中国(35853)
- 农(32038)
- 地方(30695)
- 财(30203)
- 业经(29301)
- 学(27145)
- 制(26313)
- 技术(22053)
- 农业(21737)
- 融(20803)
- 金融(20799)
- 银(20746)
- 贸(20743)
- 贸易(20726)
- 银行(20696)
- 理论(20439)
- 易(19981)
- 行(19925)
- 环境(19689)
- 和(19161)
- 体(18407)
- 机构
- 大学(414644)
- 学院(412049)
- 济(172277)
- 经济(168549)
- 管理(157034)
- 研究(145439)
- 理学(133563)
- 理学院(132014)
- 管理学(129952)
- 管理学院(129179)
- 中国(108985)
- 京(89760)
- 科学(86941)
- 财(81659)
- 所(74111)
- 研究所(66464)
- 中心(64256)
- 农(64111)
- 财经(63548)
- 江(63324)
- 业大(57639)
- 北京(57634)
- 经(57396)
- 范(56467)
- 师范(55973)
- 经济学(52743)
- 院(52155)
- 州(50894)
- 农业(49494)
- 经济学院(47030)
- 基金
- 项目(266752)
- 科学(209747)
- 研究(198713)
- 基金(192403)
- 家(166649)
- 国家(165203)
- 科学基金(141400)
- 社会(126320)
- 社会科(119720)
- 社会科学(119692)
- 省(104174)
- 基金项目(101226)
- 教育(90935)
- 自然(89021)
- 划(87063)
- 自然科(86887)
- 自然科学(86873)
- 自然科学基金(85331)
- 编号(80600)
- 资助(78873)
- 成果(67419)
- 重点(60070)
- 发(60011)
- 部(59088)
- 课题(56920)
- 创(55404)
- 国家社会(52092)
- 创新(51793)
- 制(51072)
- 教育部(51067)
- 期刊
- 济(205479)
- 经济(205479)
- 研究(133435)
- 中国(87948)
- 学报(63897)
- 财(62787)
- 管理(62020)
- 农(59802)
- 科学(58998)
- 教育(50511)
- 大学(49009)
- 学学(45839)
- 农业(40858)
- 融(40342)
- 金融(40342)
- 技术(38129)
- 财经(33302)
- 经济研究(32531)
- 业经(31821)
- 经(28654)
- 问题(26221)
- 技术经济(21958)
- 图书(21783)
- 业(20680)
- 理论(20054)
- 科技(19929)
- 贸(19920)
- 现代(19148)
- 世界(18592)
- 版(18486)
共检索到64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张向先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当地的高技术开发区,热情很高,但有些开发区的建设往往只注意资金、智力和项目的投入,却忽略了将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还没有形成“凝聚经济效应”。一、“凝聚经济效应”的定义考察世界各国较成熟的高技术开发区,尽管形式不同,但究其本质来说都是一个高技术复合体,这个复合体至少应包括:高技术的辐射源一研究机构和大学;基于某一种或某几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富纪
高技术开发区系统研究山东大学谢富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运动规律以及综合行为的有机整体。高技术开发区作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五种类型,及三类布局形式与地理分布概况,并指出开发区建设对中国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级经济大国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类型,建设布局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贾丹华 郑雨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面临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因此,高技术开发建设必须走一条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的道路,关键在于加快孵化器建设,孕育和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小企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孵化器 小企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从企业经济联系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带动效应的历史演进,估算了当前开发区的区域带动能力,并从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影响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的区域带动效应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目前总体上略弱于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加工区而明显强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决定我国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二是开发区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区域带动效应进行了预测,并就促进开发区与区域统筹发展和正确评价增长极理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仉培宏 韩增林
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大连全市的22.7%;工业总产值实现2331亿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桂艳 付志刚 刘子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小斌
本文简要概述了高技术开发区的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布局和发展趋势 ,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了几个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技术开发区 布局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元可
30多年来,国外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千姿百态,充分表现了时间、地区和文化的差异。但就其实质来说。各种类型的高技术开发区都是通过高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酿造新型社会生活的一种区域现象。从总体上看,国外高技术开发区表现出以下五种基本形式: (一) 孵化器孵化器是为创业者减轻早期风险负担、培育能经受高技术经济激烈竞争的成熟企业的一种建制。最早的高技术开发区——斯坦福研究园就带有孵化器性质。孵化器一般由可作车间、办公室的房屋和通讯、打字等办公设施以及一些行政、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凤岭
论经济开发区运行模式与外向发展问题邹凤岭(江苏省盐城市郊区人民政府盐城224001)在加快外向经济发展中,我国实施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地区的全面开放战略。目前,已经建立起沿海、沿江、沿边和内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勇 杨忠华
文化与旅游经济携手共进,才能使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实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内心和谐的旅游发展战略,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构建旅游经济与文化价值和谐运行的机制。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文化价值 和谐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瑞明
回溯世界教育和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从处于经济社会之外,到游离于经济社会边缘,然后逐渐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两者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彼此独立到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作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手段的作用越来越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文彦 陈益升
高技术开发区作为一种与高技术发展共生的社会现象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的组织管理形式,已经存在30多年的历史。目前,随着国际高技术竞争的激化,世界各国兴建高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方兴未艾,而且日益高涨。 (一)世界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态势高技术开发区产生于50年代。1951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开发区——斯坦福工业园;1957年苏联开始建立另外一种类型的高技术开发区——新西伯利亚科学城。60年代,日本、法国相继兴建两个高技术开发区——筑波科学城、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70年代以来,欧、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高技术开发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