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1)
2023(12395)
2022(10853)
2021(10208)
2020(8663)
2019(20034)
2018(20201)
2017(39267)
2016(21223)
2015(24095)
2014(24096)
2013(23841)
2012(21486)
2011(19242)
2010(19340)
2009(17455)
2008(16830)
2007(14675)
2006(12664)
2005(10901)
作者
(61122)
(50741)
(50486)
(48048)
(32327)
(24276)
(22930)
(20070)
(19257)
(18229)
(17317)
(16905)
(16047)
(16010)
(15645)
(15376)
(15243)
(15049)
(14493)
(14436)
(12641)
(12448)
(12396)
(11601)
(11357)
(11240)
(11171)
(11159)
(10206)
(9977)
学科
(88848)
经济(88764)
管理(62362)
(60752)
(51442)
企业(51442)
方法(43909)
数学(38352)
数学方法(37680)
(22602)
中国(20860)
业经(20234)
技术(18862)
(18483)
(18481)
地方(17840)
理论(16136)
农业(15188)
(14677)
贸易(14669)
(14236)
(13869)
(13398)
环境(13132)
产业(13049)
(11979)
(11973)
财务(11893)
财务管理(11870)
企业财务(11212)
机构
学院(301740)
大学(300868)
管理(124611)
(117482)
经济(114913)
理学(109150)
理学院(108020)
管理学(105832)
管理学院(105304)
研究(96082)
中国(68353)
(64037)
科学(61611)
(49486)
(47709)
(46758)
业大(46572)
研究所(43814)
中心(43416)
(42466)
财经(40827)
北京(40300)
(39515)
师范(39156)
(37101)
农业(36641)
(35078)
(34994)
技术(34319)
经济学(34184)
基金
项目(212608)
科学(167419)
研究(155207)
基金(153061)
(133104)
国家(132028)
科学基金(114310)
社会(95966)
社会科(91105)
社会科学(91074)
(84804)
基金项目(81495)
自然(75681)
自然科(73964)
自然科学(73952)
自然科学基金(72589)
教育(71954)
(70670)
资助(63981)
编号(63848)
成果(50280)
重点(47395)
(46021)
(45506)
(45206)
课题(43926)
创新(42014)
科研(40301)
教育部(39473)
项目编号(39395)
期刊
(123538)
经济(123538)
研究(83876)
中国(53728)
学报(46468)
管理(45891)
科学(43794)
(41910)
教育(36079)
(35726)
大学(35184)
学学(33076)
技术(31014)
农业(29983)
业经(21474)
(19768)
金融(19768)
经济研究(19758)
财经(18916)
技术经济(16930)
科技(16629)
图书(16417)
(16163)
问题(15942)
(15925)
统计(14518)
理论(14367)
现代(13721)
(13571)
商业(13570)
共检索到42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一、高技术渗透的涵义及特点高技术发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高技术渗透是其发展的第三个层次。本文主要研究高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模型。高技术渗透是指随着高技术扩散过程的进行,其产品逐渐被其它领域所应用,并作为其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使其经济效益产生质的飞跃过程。高技术的高渗透性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本质特征,只有这一层次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高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增值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先  
一、引言时至今日,世界许多国家,在发展高技术中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使自己在新技术革命中获得有利地位。高技术发展的作用绝不仅是高技术本身,而且还在于它的先导作用和高渗透性,即它必须扩散和渗透到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在高技术应用中得到改造和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技术发展包括高技术研究、高技术商品化和高技术渗透三个基本层次。高技术研究指高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一系列活动。高技术研究的“输出”是高技术发明。高技术商品化指高技术创新、高技术扩散和高技术产业形成等一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台冰  
当今世界已进入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高技术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重新腾飞,是各国实现整个产业优化,发展经济的关键。而对我国这个传统产业落后的大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目的是对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一点探索,为我国技术改造的决策提供一点参考。一、技术、高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观点和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在本质上是表示着人类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它是人类为了进行物质生产、社会建设和精神生产,以科学知识和实践为依据而创造的手段和方法”。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研究基础之上,处于科学技术前沿,对发展生产、促进文明、增强国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颖  程宪春  张颖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景荣  
论文针对现有扩散模式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技术系统本身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技术受方 (传统企业 )在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技术发展状态的数量经济模型 ,用它阐明了在扩散的动力、条件、过程及终结等不同阶段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林福长   林淼  
当今,高技术正全方位向人类社会各个领域迅速扩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发展高技术是当前世界的潮流和趋势。80年代以来,以美、日等发达国家为首,掀起了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浪潮。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使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几乎被他们占领。高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在高技术领域占优势,谁就将掌握政治、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应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关系发展中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传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一华,吴敏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的方式、作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利用广义KSIM模型对我国若干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作用进行数分析 ,并就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  
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互动与融合的运行机理,提出了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的模式与路径,并以太原高新区为例,对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汪芳  
主要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联关系,认为湖北省以信息及软件业和电子通信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今后应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融合,加快促进湖北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碧波  袁春力  
传统产业集群的高技术化是当今产业结构发展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同时也是传统区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互动与融合的关系前提下,构建了其转化的运行机理,并以产业集群为例,对传统产业区高新技术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以对我国传统产业集群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在对高技术产业进行科学定义与划分(详见本刊1989年第5期)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对于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和相关产业合理的投资比例,对产业结构调整并使之逐步高级化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高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作用关系理论产业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用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其中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世勤  
如何用高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理论界和产业界一直热衷的话题,却很少有人充分注意到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本文在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和传统产业吸收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国强  孟凡军  
采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2001~2010年的R&D投入与产出数据,基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省际R&D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下,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省际溢出效应均很明显,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活动较活跃,但高技术产业在R&D溢出方面低于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投入,而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在不同产业的溢出中,经济距离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婕  孙明旭  
研究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创新系统间的耦合作用机理是求解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基于系统论视角,首先,构建三系统间耦合关系动态理论模型,分析该模型内涵、特点、运行内在动力及发展周期。同时,引入负熵流分别在封闭系统环境和开放系统环境下建立三系统间耦合系统模型;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并建立三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实证测算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作用;最后,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动态适应性对耦合系统动态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对高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