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54)
- 2023(20921)
- 2022(17684)
- 2021(16365)
- 2020(13736)
- 2019(31304)
- 2018(30997)
- 2017(59641)
- 2016(32185)
- 2015(36133)
- 2014(35472)
- 2013(34880)
- 2012(32083)
- 2011(28859)
- 2010(29007)
- 2009(26596)
- 2008(26146)
- 2007(23380)
- 2006(20661)
- 2005(18412)
- 学科
- 济(138341)
- 经济(138203)
- 业(110307)
- 管理(103828)
- 企(97178)
- 企业(97178)
- 方法(60890)
- 数学(50267)
- 数学方法(49474)
- 农(39038)
- 业经(38130)
- 财(37876)
- 中国(37245)
- 地方(29645)
- 农业(27017)
- 技术(26659)
- 务(26209)
- 财务(26113)
- 财务管理(26071)
- 制(25752)
- 理论(25295)
- 学(25232)
- 企业财务(24715)
- 贸(23474)
- 贸易(23455)
- 和(22895)
- 易(22733)
- 银(20957)
- 银行(20906)
- 划(20672)
- 机构
- 学院(455024)
- 大学(451431)
- 济(185378)
- 管理(183786)
- 经济(181537)
- 理学(158153)
- 理学院(156477)
- 管理学(153632)
- 管理学院(152795)
- 研究(148531)
- 中国(113931)
- 京(96656)
- 科学(90460)
- 财(85426)
- 所(73568)
- 农(73224)
- 江(68661)
- 中心(68175)
- 财经(67832)
- 研究所(66523)
- 业大(66297)
- 经(61732)
- 北京(61111)
- 范(58717)
- 师范(58160)
- 农业(56905)
- 州(55502)
- 经济学(55337)
- 院(54456)
- 财经大学(50286)
- 基金
- 项目(305313)
- 科学(242159)
- 研究(224966)
- 基金(221496)
- 家(192086)
- 国家(190411)
- 科学基金(165840)
- 社会(142567)
- 社会科(135281)
- 社会科学(135246)
- 省(120594)
- 基金项目(116611)
- 自然(107584)
- 自然科(105206)
- 自然科学(105183)
- 教育(104184)
- 自然科学基金(103326)
- 划(100136)
- 编号(91799)
- 资助(91655)
- 成果(72974)
- 重点(68051)
- 发(67365)
- 部(66935)
- 创(66178)
- 课题(63269)
- 创新(61271)
- 国家社会(58638)
- 教育部(57854)
- 科研(57722)
- 期刊
- 济(207247)
- 经济(207247)
- 研究(133685)
- 中国(91395)
- 管理(73579)
- 财(67947)
- 农(66792)
- 学报(66577)
- 科学(63893)
- 教育(53528)
- 大学(51852)
- 学学(48782)
- 农业(46394)
- 技术(45735)
- 融(40669)
- 金融(40669)
- 业经(36172)
- 财经(33234)
- 经济研究(32618)
- 经(28658)
- 业(26617)
- 问题(26558)
- 技术经济(25295)
- 科技(22413)
- 图书(22315)
- 统计(21804)
- 现代(21302)
- 商业(21248)
- 策(20647)
- 理论(20409)
共检索到680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关键词:
研发补贴 技术创新效率 企业规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秀华 李姣姣 李宇
本文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2003-2013稳步发展阶段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生成技术创新效率变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R&D投入、非R&D投入以及知识能量降维为企业规模质量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后,技术进步是导致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质量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满足三重门槛回归模型。最后,企业规模质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力度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企业规模质量门槛区间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且政府扶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并非完全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艺 李健 刘亦文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28个省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在不同企业规模质量区间内,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对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质量阈值的提高作用效果递减;对东部省份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特征;对于中西部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因此,政府应针对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补贴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白俊红
运用1995—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研发资本存量和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创新投入,通过建立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及产权结构等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发现有: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比,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更适宜表达中国的创新生产过程;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线性正向影响;国有产权和三资产权比重对创新效率均产生抑制作用;是否控制技术机会将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甲滨 俞立平
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韧性对于应对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新韧性的整个演化过程均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文章基于演化视角定义创新韧性,提出韧性测度方式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企业规模的线性、非线性效应,经由贝叶斯回归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正向影响创新韧性,且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随着规模扩大,企业规模对创新韧性的影响先由负转正,后正向作用减小;随着韧性水平的提升,企业规模的影响由负转正,且正向作用不断增大。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韧性 企业规模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密切值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企业规模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技术创新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企业 规模结构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金波
构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通过对河南省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了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有必要积极进行政治关系的开拓深化,努力获取各种政府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也应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传统帮扶转向更多创新性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通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进行线性分拆,将"熊彼特假设"和倒U关系的争议在同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解说。并以中国工业企业1991-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不仅得到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倒U关系结论,而且得到了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几组线性关系。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表明大企业的组织惯性对技术范式具有锁定效应,从而有利与企业的定向性技术创新,而竞争性的市场是使得小企业不断进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则是企业规模对这两种技术创新影响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设 倒U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企业规模 产业集中 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砚峰 李宇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规模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构建了仿真模型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衡量,以销售收入、职工总数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水平变量,设计了大企业——技术推动模式、中小企业网络——市场拉动模式和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三种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集群式——推拉结合模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中长期理想的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梅 岳宏志 杨艳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高投入性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如何有效地管理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成为当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根据CRM(Continuous Risk Management)理论,结合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风险管理的特点,从实际应用出发,来构建高技术企业持续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采用企业风险库的建立、风险过滤以及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风险降低策略等适用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整套方法。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 持续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