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2)
- 2023(19127)
- 2022(15972)
- 2021(14796)
- 2020(12353)
- 2019(28372)
- 2018(28185)
- 2017(53816)
- 2016(29334)
- 2015(32903)
- 2014(32803)
- 2013(32419)
- 2012(29989)
- 2011(26952)
- 2010(27347)
- 2009(25492)
- 2008(25335)
- 2007(22884)
- 2006(20466)
- 2005(18566)
- 学科
- 济(127694)
- 经济(127557)
- 业(104566)
- 管理(97942)
- 企(93610)
- 企业(93610)
- 方法(54906)
- 数学(44257)
- 数学方法(43490)
- 业经(36744)
- 农(35506)
- 中国(34857)
- 财(34100)
- 地方(27059)
- 技术(26460)
- 理论(24840)
- 农业(24678)
- 学(24384)
- 务(24096)
- 财务(24006)
- 财务管理(23972)
- 制(23913)
- 企业财务(22683)
- 和(22223)
- 贸(21964)
- 贸易(21943)
- 易(21264)
- 划(19763)
- 策(19591)
- 银(19216)
- 机构
- 学院(422777)
- 大学(419580)
- 管理(169655)
- 济(168966)
- 经济(165249)
- 理学(145253)
- 理学院(143673)
- 管理学(140993)
- 管理学院(140214)
- 研究(138422)
- 中国(106214)
- 京(91089)
- 科学(85121)
- 财(77857)
- 所(69673)
- 农(67681)
- 江(64735)
- 中心(63039)
- 研究所(62787)
- 财经(61392)
- 业大(61332)
- 北京(57949)
- 范(55605)
- 经(55598)
- 师范(55123)
- 农业(52691)
- 州(52556)
- 院(50215)
- 经济学(49493)
- 技术(46849)
- 基金
- 项目(277088)
- 科学(219113)
- 研究(205592)
- 基金(199418)
- 家(172705)
- 国家(171163)
- 科学基金(148602)
- 社会(128670)
- 社会科(121937)
- 社会科学(121902)
- 省(110375)
- 基金项目(104640)
- 自然(96093)
- 教育(95019)
- 自然科(93999)
- 自然科学(93980)
- 自然科学基金(92306)
- 划(91322)
- 编号(84693)
- 资助(82595)
- 成果(68619)
- 重点(61803)
- 发(61139)
- 创(60770)
- 部(60055)
- 课题(58707)
- 创新(56067)
- 项目编号(52500)
- 国家社会(52306)
- 科研(51945)
- 期刊
- 济(194859)
- 经济(194859)
- 研究(126148)
- 中国(87645)
- 管理(69512)
- 农(62759)
- 学报(62482)
- 财(61842)
- 科学(59282)
- 教育(53726)
- 大学(48307)
- 学学(45132)
- 农业(43756)
- 技术(42901)
- 融(37660)
- 金融(37660)
- 业经(33713)
- 财经(30319)
- 经济研究(30092)
- 经(26100)
- 业(25231)
- 问题(24607)
- 技术经济(24149)
- 图书(22832)
- 科技(21543)
- 现代(20228)
- 统计(20018)
- 商业(19551)
- 理论(19522)
- 策(19072)
共检索到642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芮明杰 李鑫 任红波
本文在评价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 ,提出了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创新模式 ,并指出了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与一般企业的主要差异 ;然后进一步对这一模式运行所需的知识场和知识库进行了描述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饶勇
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生产的动态过程有着全面准确的认识。本文以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为基础,扩展并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知识生产过程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的形成、存储和增长过程,总结了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基本原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作为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教授的"知识创造"理论,可以帮助当代诸多企业,挖掘组织的隐性知识,洞悉实践智慧的奥妙,成为知识创造型公司。2017年3月,创新与知识管理峰会(i KM)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旨演讲重量级嘉宾是全球著名的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教授。野中教授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他的《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更是影响了无数人。纵观他的思想和理论,那些历久弥新的洞见,为信息碎片海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庆海
作为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教授的"知识创造"理论,可以帮助当代诸多企业,挖掘组织的隐性知识,洞悉实践智慧的奥妙,成为知识创造型公司。2017年3月,创新与知识管理峰会(i KM)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旨演讲重量级嘉宾是全球著名的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教授。野中教授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他的《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更是影响了无数人。纵观他的思想和理论,那些历久弥新的洞见,为信息碎片海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仕斌
2017年3月,创新与知识管理峰会(i KM)在清华大学召开,借会议之机,本刊记者与行者互联CEO吴庆海博士、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于飞博士联合采访了著名知识管理专家、日本一桥大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先生。问:野中先生,您认为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什么?答:是SECI模型。我们的理论聚焦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致力于创造和创新,关键是创造意义与价值,这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仕斌
2017年3月,创新与知识管理峰会(i KM)在清华大学召开,借会议之机,本刊记者与行者互联CEO吴庆海博士、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于飞博士联合采访了著名知识管理专家、日本一桥大学教授野中郁次郎先生。问:野中先生,您认为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什么?答:是SECI模型。我们的理论聚焦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管理致力于创造和创新,关键是创造意义与价值,这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 李莉
本文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Nonaka SEC 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修正与改进SEC I模型,构造知识创造O-KP-PK模型,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晓燕
基于2000~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以专利创造为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面板VAR模型,估计分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的不同影响;从合理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注重协同创新在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中的充分运用、优化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道津 郭瑜桥
通过分析Nonaka关于知识的分类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知识创新SECI模式所存在的不足:首先是通过可表性和易表性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区分与实际过程不符;其次是知识创造不一定是一个四阶段依次螺旋上升的过程,指出了Nonaka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标准是动态的,模糊的不利于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区分,因而不利于对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据此提出按是否已表的标准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的改进。将融知创新巴和共享转移巴引入SECI知识创造机制模型,多样化
关键词:
知识创造 知识转移 知识分类 SECI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叶英平
[目的/意义]以平台企业外部知识资源为研究基础,构建大数据能力视角下平台企业知识创造模型。[方法/过程]基于知识主题对平台企业知识进行分类,剖析大数据能力内部层级结构并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试用相匹配构建知识创造模型。[结果/结论]平台企业利用大数据能力完成数据—信息—知识的转化,通过知识筛选与融合实现知识整合,通过知识分析与测评验证知识有效性,从而完成知识创造的整个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瑜
随着生产型经济的高度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已逐步从工业化、信息化进入"服务化",形成了"服务经济",服务驱动型企业价值创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发展及企业价值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创造发展逻辑,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创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构建新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文章研究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研究结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服务驱动 企业价值 价值创造 服务经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杰 李妍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知识,谁能高效地利用知识,谁就拥有财富和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型企业应运而生。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其人力资源管理愈加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型员工 创新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米展
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种作用机制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何种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发展比股票市场发展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信贷市场发展对于增加国有企业R&D经费进而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更大,而股票市场发展对于增加民营企业R&D经费进而促进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更显著;我国金融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耀吾 卫英平
知识通过网络可实现快速扩散,高技术企业联盟是知识扩散的重要主体。借鉴疾病传播的SIRS原理构建的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AIDA模型揭示了联盟网络的知识扩散机理与特性,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具有小世界性质、无标度特性和社区结构,对于探索增强联盟稳定性和知识创新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金生 李晏墅
高技术企业的原始创新是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全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知识集聚行为。从知识集聚的视角,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包含创新风险损失和创新风险收益,在产品研发层面、组织运行层面和外部网络层面会形成系列化、连锁化的风险传递,渐次派生出原生风险、次生风险和衍生风险,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链。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在不同层面形成不同的风险扩散规律和风险传递方式,构成了高技术企业原始创新的风险传递效应模型。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原始创新 风险传递 知识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