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4)
2023(11944)
2022(9814)
2021(8980)
2020(7557)
2019(16579)
2018(16634)
2017(31189)
2016(17012)
2015(19113)
2014(19545)
2013(18952)
2012(17062)
2011(15195)
2010(15713)
2009(14969)
2008(15278)
2007(14295)
2006(12883)
2005(12120)
作者
(49694)
(41464)
(41428)
(39229)
(26544)
(19700)
(18700)
(15942)
(15498)
(15207)
(14178)
(13960)
(13489)
(13468)
(12976)
(12544)
(12326)
(12156)
(12075)
(11795)
(10431)
(10375)
(10026)
(9610)
(9583)
(9337)
(9174)
(9065)
(8297)
(8266)
学科
(85440)
(80029)
企业(80029)
管理(76561)
(70967)
经济(70841)
业经(28834)
(28422)
方法(27457)
(25059)
(21533)
财务(21493)
技术(21464)
财务管理(21457)
(20687)
企业财务(20328)
数学(18726)
数学方法(18538)
农业(18133)
中国(17069)
(16590)
理论(15880)
(15579)
(15046)
环境(14976)
(14657)
体制(13501)
技术管理(12897)
企业经济(12515)
经营(12271)
机构
学院(254411)
大学(246017)
(102875)
管理(101375)
经济(100607)
理学(85588)
理学院(84759)
管理学(83577)
管理学院(83105)
研究(77417)
中国(63648)
(53091)
(52395)
科学(45673)
(42480)
(40795)
财经(40562)
(38715)
中心(36465)
(36430)
业大(35320)
研究所(33993)
(33310)
北京(33078)
农业(31515)
经济学(29956)
财经大学(29402)
(29319)
师范(29010)
商学(28779)
基金
项目(157660)
科学(125504)
研究(120018)
基金(113651)
(97020)
国家(96082)
科学基金(84655)
社会(76330)
社会科(72217)
社会科学(72200)
(64329)
基金项目(60239)
教育(54765)
自然(53699)
自然科(52372)
自然科学(52360)
(51495)
自然科学基金(51493)
编号(49131)
资助(45130)
成果(39030)
(36805)
(35891)
(35732)
重点(35255)
(34345)
课题(34192)
(33849)
创新(33530)
国家社会(31168)
期刊
(128458)
经济(128458)
研究(75032)
中国(56251)
(47547)
管理(45147)
(39345)
学报(33436)
科学(33427)
技术(28104)
教育(27665)
农业(26832)
大学(26766)
学学(25288)
(24349)
金融(24349)
业经(23676)
财经(20743)
经济研究(18165)
(17920)
(16276)
问题(15774)
技术经济(15736)
财会(15224)
现代(13587)
科技(12942)
会计(12679)
商业(12123)
(11875)
(11815)
共检索到39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文章应用企业生态学理论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催化机制和竞合机制四方面深入探讨高技术企业成长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通过向全国262家高技术企业发放问卷采集统计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范高德  李建军  
本文以加利福尼亚北部和南部地区生物制药公司和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公司簇群发展为案例,提出一种理解可持续高技能生态系统(HSEs)形成条件的框架。这一框架指出,HSEs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四个共同的组织要素,即:激发系统创生的催化剂;不断进化中的食物链;支持性的适宜环境和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高度依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宇航  潘忠志  
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取决于集群内企业的不断创新,创新对于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集群与创新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范式和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和创新治理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道平  韦小彦  张志东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产业化过程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不确定性、灵活性和不可逆性是影响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根据实物期权方法原理,构建了技术标准价值评估模型。利用中国移动2009-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TD-SCDMA技术标准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克服了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降低了价值评估中不确定性的影响,量化了技术标准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为技术标准开发商制定标准许可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标准成功设定与扩散,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士健  张翼彤  周忠宝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和子系统创新效率均较高,且转化应用效率略高于技术研发效率,但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企业传统发展格局面临重整,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后发效应渐显,中部凹陷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强省发展不足,而部分西部省区开始崛起。耦合协调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协调度较高,四川、湖北等地基本协调,内蒙古、青海等则存在系统失调问题。我国创新系统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但预计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将有明显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铁骊  张体俊  
由于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电商平台企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本文从生态系统的演化出发,提取了12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因果关系图;同时将生态系统中平台分为平台所有者和平台开发者两类进行分析,得到了平台所有者的最大化利润方程模型、平台开发者获取利润的模型并证明了存在一定的固定价值,剖析了生态系统的成长机制,对提高平台企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伟  
加入WTO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制定和实施积极、稳妥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实现企业国际化 ,成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当务之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张玉瑶  王自媛  闫娜  
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海尔的产品创新流程,探索了非技术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识别出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五大非技术要素——市场、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提出了非技术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指出五大非技术要素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创新才能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力刚  方康  
本文以微软成功的企业生态系统研究为基础,构建了微软企业生态系统,解析了企业生态系统构成,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一、高技术发展的层次高技术是指那些能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能带来高经济效益并具有高增值作用的新技术。高技术发展一般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高按术的研究开发;第二层次为高技术扩散;第三层次为高技术的应用渗透。其中第一层次为技术专利、实验室样机、研究论文等形式产出新思想、新概念,它的“输出”是高技术发明;第二层次指高技术从创新开始自身的演化过程;第三层次指在高技术扩散过程中,随着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将其溶合到其它领域并使该领域产生“质”的飞跃过程。高技术发展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彭靖  
在自然界中,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理产生共生现象。工业企业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也可以遵循共生原理与原则,通过对共生机制的设计与构建,实现企业间的共生与循环。工业企业共生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与融合性、合作性与竞争性、互利性与互动性、协调性与动态均衡性等不同属性的并存与综合。工业企业共生机制的构建既要考虑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通过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企业共生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企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阎孟杰  陈同扬  
新兴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催生出了众多新业态,数字化趋势也驱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变革传统的商业模式,企业的战略发展也不再局限于自身规模的成长和扩张,而是基于对未来方向预判的跨界拓展和增强自身实力的生态化建设。文章通过对小米生态链的案例分析,剖析出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成长阶段通过对产品的重塑和市场战略的升级搭建起生态圈的雏形,布局阶段对发展模式的重塑和供应链管理升级使得生态系统架构搭建成型,成熟阶段通过对商业模式重塑和多层次纵深升级打造出完备的生态系统,同时探讨了转型时期在拓展市场空间和多维度认知的努力,构建了基于创新生态链重组的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理论模型。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商业生态系统、企业转型升级与战略发展等研究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对未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玲  
本文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入手,对基于社会网理论的知识转移和企业知识转移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笔者从社会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知识转移机制,及其对实现系统整体战略目标的影响,不仅是对以往知识管理理论的丰富,而且能对战略转型中中国企业的生态系统成长之路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斌  
企业间合理的合作收益分配机制是保证企业生态系统高效、健康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企业生态系统中合作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进行定性分析和数理描述,提出了以风险和累积投入比为主体的收益分配模型,并采用逐一比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模型中关键变量风险系数进行了科学计算。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斌  章仁俊  
本文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分析,指出其演化过程经历开拓、成长、成熟、自我更新或衰退大致四个阶段。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演化是自组织和环境选择相结合的结果。文章深刻揭示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为促进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组织与战略管理的创新提供了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