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9)
- 2023(16807)
- 2022(14282)
- 2021(13290)
- 2020(11284)
- 2019(24986)
- 2018(24918)
- 2017(47185)
- 2016(25714)
- 2015(28505)
- 2014(27672)
- 2013(27392)
- 2012(24679)
- 2011(21950)
- 2010(21947)
- 2009(20565)
- 2008(20038)
- 2007(17753)
- 2006(15603)
- 2005(13785)
- 学科
- 济(102517)
- 经济(102403)
- 业(98968)
- 企(90176)
- 企业(90176)
- 管理(89227)
- 方法(45574)
- 数学(35497)
- 数学方法(35099)
- 业经(33600)
- 农(31580)
- 财(31085)
- 中国(25736)
- 技术(25201)
- 务(23275)
- 财务(23205)
- 财务管理(23183)
- 农业(22292)
- 企业财务(21943)
- 理论(21097)
- 学(20059)
- 制(19772)
- 和(19245)
- 地方(18657)
- 贸(17933)
- 贸易(17919)
- 划(17794)
- 易(17391)
- 策(17012)
- 技术管理(15404)
- 机构
- 学院(360755)
- 大学(355722)
- 管理(148003)
- 济(141495)
- 经济(138468)
- 理学(127475)
- 理学院(126194)
- 管理学(124249)
- 管理学院(123595)
- 研究(114393)
- 中国(86427)
- 京(75574)
- 科学(71669)
- 财(64740)
- 农(60149)
- 所(56962)
- 业大(54661)
- 江(54080)
- 中心(51751)
- 研究所(51720)
- 财经(51678)
- 农业(47270)
- 北京(47225)
- 经(46954)
- 范(45290)
- 师范(44864)
- 州(43747)
- 院(41740)
- 经济学(40925)
- 技术(40430)
- 基金
- 项目(244898)
- 科学(193408)
- 研究(181353)
- 基金(176403)
- 家(153393)
- 国家(152026)
- 科学基金(132012)
- 社会(113502)
- 社会科(107549)
- 社会科学(107520)
- 省(98107)
- 基金项目(93870)
- 自然(85871)
- 自然科(83946)
- 自然科学(83927)
- 自然科学基金(82472)
- 教育(82335)
- 划(80812)
- 编号(74795)
- 资助(71049)
- 成果(59275)
- 创(55549)
- 重点(54354)
- 发(52657)
- 部(52526)
- 创新(51056)
- 课题(50614)
- 业(47633)
- 项目编号(46908)
- 科研(46208)
- 期刊
- 济(159412)
- 经济(159412)
- 研究(103418)
- 中国(69122)
- 管理(59466)
- 农(55852)
- 学报(54831)
- 财(52403)
- 科学(51538)
- 大学(41403)
- 教育(41246)
- 农业(39116)
- 学学(39066)
- 技术(35385)
- 业经(29258)
- 融(28628)
- 金融(28628)
- 财经(25078)
- 经济研究(24717)
- 业(23193)
- 经(21554)
- 技术经济(20535)
- 科技(20126)
- 问题(19986)
- 图书(18840)
- 现代(17843)
- 商业(17034)
- 理论(16698)
- 版(16352)
- 财会(16195)
共检索到52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晖
根据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分类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创新的特点,在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两类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知识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技术企业应当在三个方面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知识库的不断完善,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思洁 耿献辉
协同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厘清企业社会责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提升短期竞争优势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A股2011—2020年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这种作用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当行业竞争更激烈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时,企业社会责任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洁 俞立平 杜维 玄黎娜
协同创新是基于横向合作的创新策略,突击创新是基于时间的纵向创新策略,研究二者互动机制意义重大。本文运用面板联立方程、面板门槛回归、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贡献显著而协同创新不佳;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的影响总体较小但潜力巨大;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的积极作用显著;当突击创新水平较高时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有积极影响;当协同创新水平较低时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有积极影响;协同创新水平较高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有积极影响;突击创新水平较低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有积极影响;当创新成果较低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才可能有积极影响。本文拓展了新研究方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突击创新 协同创新 高技术产业 作用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骏 刘媛媛 俞立平
当今世界正迈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和发展理念已渗透到企业创新活动中。高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协同创新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间数字鸿沟的阻碍。从网络建设、网络环境、网络利用、网络人才4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定量测度了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管理方式、战略目标、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5条途径影响高技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途径是管理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洋 欧光军 雷霖
集群网络的创新合作与协同是基于组织间知识协同的网络在不同知识生态位的匹配和协同,而知识划分在集群协同创新中则处于基础性地位。本文从创新生态观的角度和知识管理理论入手,在组织知识域划分的基础上探究知识生态位的内涵,并从核心知识主体网络中解析出分层结构特性。然后,通过案例探讨和方差分析,得到互补型、辅助型知识间不同的组成形态与突破式、渐进式创新的联系,从而找出生态位的不同形态与不同创新行为的关系,由此探究集群主体协同创新背后知识生态位整合的内在机理,最终剖析出集群知识网络协同创新能力的微观知识基础与实现模式。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集群 知识生态位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李守伟 刘骏
为了研究中国高技术企业在创新中协同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协同创新深度的概念,从宏观文化背景、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成本、政府公共政策以及微观利润水平、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企业发展速度分析了协同创新深度的影响机制,并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在协同创新深度的决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协同创新深度无关;中等利润水平和中等垄断程度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企业规模与协同创新深度负相关;新兴企业、成熟企业和高速发展企业对协同创新需求更大。
关键词:
协同创新深度 高技术企业 影响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强华
企业是具有生命状态的组织,也会经历出生、成长、迁址、合并及倒闭等"类人口学"过程,在这种演进过程中,企业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协同创新的地位及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从企业发展速度的视角出发,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呈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中等速度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水平最高;而协同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程度较低;除此之外,企业规模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梅 岳宏志 杨艳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高投入性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如何有效地管理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成为当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根据CRM(Continuous Risk Management)理论,结合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风险管理的特点,从实际应用出发,来构建高技术企业持续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采用企业风险库的建立、风险过滤以及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风险降低策略等适用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整套方法。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 持续风险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丽敏 刘海波 许可
基于我国2012—2018年省级数据,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创新成果权益的保护进而激发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力的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高技术企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保障激发高技术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两条路径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一是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新技术的影响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首先影响到新技术,进一步影响到新产品,进而间接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以上两种路径中路径一发挥着主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靖飞 俞立平 俞海山
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协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全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互动关系鲜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显著,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良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替代效应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技术市场不够发达;技术改造投入较大,但总体绩效较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琳娜 石娟 顾新
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
知识溢出 自主创新能力 高技术企业 途径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欧光军 刘叶飚
为了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和提升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运用系统协同思想来分析集群创新实现问题。构建了基于集群产品创新有序集成的集群知识互动价值创造网络系统,及系统创新集成实现的模块化运作模式。实现了企业集群发展所需创新要素的统一,提高了要素间互动的效率,加快创新的进程与步伐,有效解决了集群创新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企业集群 产品创新 系统集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林 简新华
本文在区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随机probit模型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和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艺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3)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方式的企业其出口倾向显著高于仅依赖一种创新方式尤其是完全依赖工艺创新的企业。因此,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尤其是增加产品创新投入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已具有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航
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文章以市场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并实证研究高技术产业中市场结构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障碍,提出了减少过度竞争、消除行政垄断、构建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投融资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和加大国际合作等旨在改善我国高技术市场结构和提高我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