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8)
- 2023(13836)
- 2022(12160)
- 2021(11223)
- 2020(9581)
- 2019(22067)
- 2018(21956)
- 2017(43321)
- 2016(23199)
- 2015(26381)
- 2014(26218)
- 2013(26187)
- 2012(24169)
- 2011(22001)
- 2010(21923)
- 2009(20036)
- 2008(19587)
- 2007(17278)
- 2006(15298)
- 2005(13499)
- 学科
- 济(96950)
- 经济(96845)
- 管理(69169)
- 业(68652)
- 企(54222)
- 企业(54222)
- 方法(49095)
- 数学(43637)
- 数学方法(43269)
- 农(28953)
- 中国(26193)
- 财(24378)
- 贸(23590)
- 贸易(23583)
- 易(23049)
- 业经(20459)
- 技术(19333)
- 学(19037)
- 农业(18316)
- 地方(17424)
- 制(17404)
- 银(14829)
- 环境(14820)
- 银行(14779)
- 理论(14713)
- 务(14552)
- 财务(14484)
- 财务管理(14449)
- 出(14242)
- 行(14128)
- 机构
- 大学(342847)
- 学院(340714)
- 济(141580)
- 经济(138723)
- 管理(137994)
- 理学(120334)
- 理学院(119088)
- 管理学(117272)
- 管理学院(116652)
- 研究(110393)
- 中国(82244)
- 京(72673)
- 科学(67183)
- 财(64223)
- 农(55609)
- 所(54926)
- 财经(52497)
- 业大(52136)
- 中心(50113)
- 研究所(49946)
- 江(48029)
- 经(47837)
- 北京(45869)
- 农业(43966)
- 经济学(43342)
- 范(43253)
- 师范(42860)
- 院(39678)
- 经济学院(39603)
- 财经大学(39199)
- 基金
- 项目(232471)
- 科学(183219)
- 研究(169930)
- 基金(169898)
- 家(147782)
- 国家(146618)
- 科学基金(126169)
- 社会(107977)
- 社会科(102617)
- 社会科学(102590)
- 基金项目(90252)
- 省(89549)
- 自然(81835)
- 自然科(79934)
- 自然科学(79916)
- 自然科学基金(78527)
- 教育(78087)
- 划(75290)
- 资助(70980)
- 编号(69109)
- 成果(55041)
- 部(52408)
- 重点(51504)
- 发(49118)
- 创(48502)
- 课题(46672)
- 创新(45271)
- 教育部(45067)
- 国家社会(44620)
- 科研(44436)
- 期刊
- 济(147969)
- 经济(147969)
- 研究(100607)
- 中国(58947)
- 学报(52781)
- 农(49588)
- 管理(49211)
- 科学(48301)
- 财(45638)
- 大学(40196)
- 学学(37807)
- 教育(35455)
- 农业(35131)
- 技术(31382)
- 融(28360)
- 金融(28360)
- 财经(25413)
- 业经(24631)
- 经济研究(24372)
- 经(21598)
- 问题(20312)
- 技术经济(18847)
- 业(18153)
- 贸(17989)
- 理论(17775)
- 图书(17553)
- 科技(16850)
- 实践(16245)
- 践(16245)
- 商业(15699)
共检索到488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问泽霞
本文利用我国高技术产品六大进口来源地区(东盟、台湾、韩国、日本、欧盟和美国)的数据,在改造和扩展的CH模型基础上,对1999—2012年间高技术产品进口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国内研发投入和高技术产品进口溢出的综合作用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单纯的高技术产品进口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单纯的国内研发投入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克 戴一鑫 郑玉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晔 张秋燕
在借鉴Haddad和Aitkin的R&D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对我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东部高技术行业人力资本的吸收能力最强,中、西部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很弱,西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值,这说明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尚未完全显示出来;整体上我国国内的R&D劳动力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推动作用很小;FDI通过技术外溢提高我国高技术行业的现有技术存量,提高我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同斌 李金凯 周浩
在经典知识创新函数的基础上加入地理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设置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提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总体显著,但研发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研发存量较低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研发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大多数地区知识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在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差距的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知识的溢出。东部各区域内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内技术进步的协同创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则由于研发资源匮乏、"政产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福林
首先测算了1979-2012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运用改进后的Lichtenberg和Pottelsberghe方法核算出通过服务进口渠道获得的国际R&D资本存量,接着运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GMM、协整模型及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来自服务进口渠道的国际R&D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重要经济条件是影响该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门限因素;国际R&D溢出与TFP的短期偏离被系统以较快速度调整至长期均衡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传忠 曹建
探索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是解析基础研究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Hicks-Moorsteen指数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TFP),就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影响及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存在长期滞后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技术效率是基础研究提升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路径,但前沿技术进步的路径机制未得到实证支持,由此提供了我国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支撑不足现象的一种解释。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研究在高技术制造业TFP较低地区的积极影响更显著,企业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企业基础研究。调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放大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产学研合作没能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基础研究发挥生产率提升作用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初晓 李平
将2004—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匹配,从行业异质性和进口来源国异质性两个方面系统探究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可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从行业异质性分析,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率方面,对第三产业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效率方面,且影响行业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绩效水平和规模水平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从来源国异质性分析,来自发达、自由度高、竞争力强、治理严格国家的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可通过激励效应和学习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初晓 李平
将2004—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匹配,从行业异质性和进口来源国异质性两个方面系统探究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可显著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从行业异质性分析,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率方面,对第三产业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效率方面,且影响行业吸收能力的人力资本、绩效水平和规模水平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从来源国异质性分析,来自发达、自由度高、竞争力强、治理严格国家的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可通过激励效应和学习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对高技术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而言,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尚未跨过门槛,亟待提升。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晨
本文利用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探索企业间创新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同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溢出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内技术创新溢出产生了负的交互作用;技术相宜度、知识产权保护、邻近区域中心城市显著地降低了上述消极影响。进一步地,对因果关系机制的考察发现,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情形下,技术创新溢出效应鼓励了企业的技术模仿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技术创新的市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俐 陆婷宇
使用DEA-Malmquist分析法,测算广东省物流业2000-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其变动趋势,发现近年来广东省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仰赖于技术进步的作用。然后利用动态滞后VAR模型检验广东省物流业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业FDI与技术进步指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表明广东省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有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俐 陆婷宇
使用DEA-Malmquist分析法,测算广东省物流业2000-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其变动趋势,发现近年来广东省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仰赖于技术进步的作用。然后利用动态滞后VAR模型检验广东省物流业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物流业FDI与技术进步指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表明广东省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云 唐成伟 郑亚琴
文章以中国高技术企业在2000~2009年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MI指数法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体现企业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关系的"出口中学"与"自我选择"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出口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在短期内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也存在促进企业技术持续进步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出口中学 自我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万宜超 刘廷廷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增长新常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融资结构是否适合现阶段产业发展?何种融资结构更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升?本文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首先用索罗余值法对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率进行测算,然后探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分析表明两种融资方式均通过资本产生正向作用,且直接融资贡献约为间接融资的5倍。因此,笔者认为在推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进程中,应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高技术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