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1)
- 2023(16943)
- 2022(14644)
- 2021(13388)
- 2020(11228)
- 2019(25709)
- 2018(25419)
- 2017(49300)
- 2016(26180)
- 2015(29358)
- 2014(29181)
- 2013(28783)
- 2012(26346)
- 2011(23648)
- 2010(23476)
- 2009(21418)
- 2008(20337)
- 2007(17586)
- 2006(15352)
- 2005(13270)
- 学科
- 济(127002)
- 经济(126886)
- 管理(77210)
- 业(73905)
- 企(60699)
- 企业(60699)
- 方法(53854)
- 数学(47370)
- 数学方法(46794)
- 农(29743)
- 中国(28256)
- 地方(26999)
- 财(26643)
- 业经(26098)
- 学(24094)
- 农业(20564)
- 技术(20524)
- 贸(18745)
- 贸易(18735)
- 制(18308)
- 易(18102)
- 环境(17696)
- 理论(17559)
- 和(17073)
- 务(16615)
- 财务(16539)
- 财务管理(16506)
- 地方经济(16380)
- 产业(16187)
- 企业财务(15669)
- 机构
- 大学(374388)
- 学院(374068)
- 济(162267)
- 经济(159202)
- 管理(151411)
- 理学(132337)
- 理学院(130967)
- 管理学(128630)
- 管理学院(127953)
- 研究(124835)
- 中国(90592)
- 京(77938)
- 科学(74988)
- 财(69809)
- 所(60942)
- 财经(57098)
- 中心(56328)
- 农(56150)
- 研究所(55663)
- 业大(54387)
- 江(52444)
- 经(52113)
- 经济学(50290)
- 北京(48647)
- 范(47544)
- 师范(47110)
- 院(45453)
- 经济学院(45245)
- 农业(43710)
- 财经大学(42691)
- 基金
- 项目(261091)
- 科学(207145)
- 基金(191596)
- 研究(190825)
- 家(166235)
- 国家(164923)
- 科学基金(143386)
- 社会(123210)
- 社会科(117049)
- 社会科学(117019)
- 基金项目(101529)
- 省(101114)
- 自然(92581)
- 自然科(90463)
- 自然科学(90446)
- 自然科学基金(88828)
- 教育(87228)
- 划(84375)
- 资助(79206)
- 编号(76286)
- 成果(59922)
- 部(58108)
- 重点(58026)
- 发(56303)
- 创(54650)
- 课题(51843)
- 国家社会(51454)
- 创新(51015)
- 教育部(50481)
- 科研(49513)
- 期刊
- 济(174727)
- 经济(174727)
- 研究(110151)
- 中国(64708)
- 管理(56196)
- 学报(55456)
- 科学(52428)
- 财(52376)
- 农(50502)
- 大学(43051)
- 学学(40878)
- 教育(36005)
- 技术(35834)
- 农业(35591)
- 经济研究(29427)
- 融(28211)
- 金融(28211)
- 财经(28083)
- 业经(27216)
- 经(24216)
- 问题(22427)
- 技术经济(20893)
- 统计(18386)
- 科技(18251)
- 业(18072)
- 理论(17443)
- 图书(16921)
- 现代(16791)
- 商业(16659)
- 策(16623)
共检索到53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宝凤 武翰涛 曹增栋 毛婷
基于集聚经济外部性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威廉姆森假说。结果表明,前期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对区域经济显著促增长,但超出门槛值其正效应大幅降低。高技术产业密度、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则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规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益
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及经验层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推导和论证,得出两者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结论;然后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构建动态计量回归模型,利用中国1997~2011年的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确定了门槛值,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样本门槛回归分析。理论及实证结果都证明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宗杰 刘帅 董会忠 刘明睿
文章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17地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区域经济质量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质量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集聚竞争度对经济质量存在负效应,区域内企业竞争不利于经济质量提升;集聚多样化水平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臻 卜伟
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斯塔克博格模型,建立了产业集聚、专利保护和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联系,并采用门槛模型分别验证了在创新模式不同的地区,专利保护这一制度因素在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这两者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对于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程度较为接近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始终对创新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专利保护程度较高时促进作用较大;对于主要依靠模仿创新的地区,只有当专利保护程度较低时,高技术产业集聚才能有效促进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马照宁
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样本企业地理位置经纬度微观数据测算产业集聚程度lnθ,基于湖北省16个地区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并由于其关联效应显著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lnθ值等于12.3500时为模型最优点,集聚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湖北省现阶段已有四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达到拐点,其余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最佳规模。因此,提出如下建议:高技术产业集聚过度的地区应适当扩大开发区面积,加强技术扩散与产业转移;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不足的地区可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国 肖新新 芮雪琴 樊燕萍
利用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科技投入及增长速度3个方面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强,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伟 任娜 陶敏 姜秀娟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经济 技术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占较高比例,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水平测度、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理论研究比例持续上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多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的相关研究将向竞争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制度创新等子研究领域倾斜。文章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等问题,以期解决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慧玲 曹导叶
高技术是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讨论高技术产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贡献及贡献率的测定方法,测定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贡献率,并就高技术产业如何持续提升陕西经济,提出坚持用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投融资力度及加快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陕西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慧颖 魏延辉
在已有的国家层面静态效应研究基础上,本文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通过对中国大陆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大类行业、中类行业、时序多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专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是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利制度对产业经济增长具有多效应,产业政策制定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与协同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俊 代明 宋慧
本文借鉴Akihiro Otsuka和Mika Goto改进的索洛残差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效果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财政科技投入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贡献。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率呈收敛趋势,且中西部的高技术产业集聚经济效应高于东部地区,从而为政府优化科技资源投入提供相应建议。
关键词:
集聚经济效应 索洛残差法 财政科技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