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42)
2023(20331)
2022(17458)
2021(16166)
2020(13706)
2019(30535)
2018(30230)
2017(57603)
2016(31606)
2015(35291)
2014(34629)
2013(33903)
2012(31166)
2011(28097)
2010(27934)
2009(25496)
2008(24841)
2007(21722)
2006(19074)
2005(16445)
作者
(91312)
(76098)
(75393)
(71889)
(48465)
(36647)
(34112)
(29704)
(28959)
(27020)
(25859)
(25592)
(24303)
(23875)
(23662)
(23359)
(22722)
(22623)
(21987)
(21904)
(18927)
(18596)
(18582)
(17295)
(17068)
(16837)
(16753)
(16750)
(15406)
(15018)
学科
(127553)
经济(127412)
管理(91562)
(87400)
(72734)
企业(72734)
方法(58258)
数学(50724)
数学方法(50061)
中国(34902)
(33960)
(30874)
地方(29079)
业经(29009)
(27651)
技术(24972)
农业(23089)
(22541)
(22197)
贸易(22183)
(21450)
理论(21287)
环境(19616)
(19431)
财务(19348)
财务管理(19307)
(18982)
(18608)
银行(18530)
企业财务(18293)
机构
大学(440272)
学院(439913)
(173142)
管理(173095)
经济(169368)
理学(150607)
理学院(148916)
研究(147012)
管理学(146115)
管理学院(145324)
中国(107935)
科学(93982)
(93317)
(77487)
(76110)
(73354)
业大(69554)
中心(67843)
研究所(67279)
(65586)
财经(62780)
农业(59931)
北京(58066)
(57916)
师范(57219)
(57219)
(54062)
(52964)
经济学(52278)
技术(48650)
基金
项目(309978)
科学(243563)
基金(224340)
研究(220928)
(198052)
国家(196430)
科学基金(168619)
社会(139778)
社会科(132603)
社会科学(132570)
(122320)
基金项目(119136)
自然(111717)
自然科(109205)
自然科学(109175)
自然科学基金(107211)
(103388)
教育(102392)
资助(92127)
编号(88554)
重点(70122)
成果(69999)
(67256)
(66606)
(66430)
创新(61821)
课题(61719)
科研(59470)
国家社会(57755)
教育部(57354)
期刊
(183035)
经济(183035)
研究(123831)
中国(84505)
学报(74988)
(67486)
科学(66956)
管理(63444)
(58294)
大学(56290)
学学(53204)
教育(50172)
农业(46197)
技术(40342)
(36058)
金融(36058)
业经(30947)
财经(30118)
经济研究(29461)
(25929)
问题(25279)
(24686)
科技(23300)
图书(22311)
技术经济(21925)
(21505)
统计(20106)
商业(19652)
资源(19577)
理论(19568)
共检索到63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丹  于渤  
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阶段化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倒"N"型影响中存在0.282与1.493两个临界值;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要远高于追赶型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金华  厉飞芹  刘旭凤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为例,通过动态面板回归测度分析,实证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数字金融各子维度发挥的推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中覆盖广度的推动作用最大,使用深度的推动作用次之,金融数字化程度的作用最小。进一步采用GMM方法检验发现,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地区信贷资源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三者的中介效应依次递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丽华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高技术产业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差异,以研究产业积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上海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贡献的弹性系数已经为负,长三角产业集聚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本地市场效应对高技术产业出口已经没有贡献;我国产业出现均衡化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成本优势是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功鼎  李雪梅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为研究分析样本,利用2009-2016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基于知识可达性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包含知识溢出的空间滞后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溢出效应更依赖于高速铁路网络的广义距离,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对区域第三产业集聚产生了空间效应,起到了显著正向促进作用;(2)在2009-2016年期间,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影响下知识溢出对第三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长三角城市群内,本地知识溢出效应要强于外地区的知识溢出效应,地区内与地区外的知识溢出对本地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地区间的知识差距,本地知识存量对该地区的第三产业集聚以及对邻近地区的影响效应是重要而显著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洁   李婧姝  
基于2009—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区位熵测度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最后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二者均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高技术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发投入、劳动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瑶  高长春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细分行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开放程度以及城市运输与高技术产业集聚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受市场需求和开放程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受城市运输的推动最显著,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五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均未十分突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青霞  夏传信  施建军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露露  
本文聚焦长三角城市群,结合这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考察产业集聚和创新激励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空间计量结果显示,同时考虑集聚带来的知识外溢的正外部性和加剧模仿创新的负外部性后,从总效应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效应分解后,仅仅相邻地区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本地制造业集聚始终明显抑制了创新效率的提升,仅仅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创新效率有积极影响,吸收能力差距越小,这一外溢效应越明显。来自政府支持的创新激励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来自企业支持的创新激励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两种影响都明显外溢到相邻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少平  黄飞  
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与地理两方面特征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静态与动态面板SEM模型,对其2003—2013年区域创新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Thiel熵显示区域创新存在不平衡性,但在逐渐缩小;Moran's I指数显示区域创新有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空间静态面板模型实证虽发现长三角的区域创新集聚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因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因素,而高估创新生产的空间相关系数、个体随机效应以及创新投入变量的影响,从而使得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正好弥补其缺点,能更真实客观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