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5630)
2022(4634)
2021(3896)
2020(3083)
2019(6771)
2018(6631)
2017(12762)
2016(6712)
2015(7508)
2014(7397)
2013(7720)
2012(7279)
2011(6654)
2010(6414)
2009(5172)
2008(4906)
2007(4513)
2006(3926)
2005(3538)
作者
(20233)
(17171)
(16846)
(16088)
(10647)
(7995)
(7553)
(6538)
(6286)
(5922)
(5819)
(5530)
(5485)
(5394)
(5318)
(5259)
(5235)
(4829)
(4766)
(4756)
(4215)
(4190)
(4131)
(3834)
(3779)
(3777)
(3667)
(3533)
(3525)
(3339)
学科
(38396)
经济(38384)
管理(22816)
(22590)
(16922)
企业(16922)
方法(15961)
数学(14383)
数学方法(14317)
技术(12725)
(11474)
贸易(11473)
(11285)
(11155)
环境(10734)
(9999)
产业(9638)
业经(8809)
地方(8285)
中国(8257)
(8125)
出口(8103)
出口贸易(8103)
(6961)
农业(6926)
技术管理(6909)
(6392)
(5799)
结构(5493)
地方经济(5234)
机构
学院(102804)
大学(100627)
(52992)
经济(52315)
管理(41625)
理学(36301)
研究(36125)
理学院(35999)
管理学(35591)
管理学院(35406)
中国(25712)
科学(20970)
(20939)
(19086)
(17757)
(17746)
经济学(17731)
业大(16397)
经济学院(16373)
研究所(16261)
中心(16234)
财经(15780)
(15147)
(14422)
农业(14017)
经济管理(13128)
(13103)
北京(12736)
财经大学(11659)
技术(11450)
基金
项目(74138)
科学(59833)
基金(55176)
研究(54003)
(48667)
国家(48393)
科学基金(41771)
社会(37198)
社会科(35859)
社会科学(35856)
(29705)
基金项目(28956)
自然(25473)
自然科(24921)
自然科学(24919)
自然科学基金(24503)
(24054)
教育(22678)
资助(22114)
编号(19541)
(18697)
重点(16979)
(16922)
国家社会(16812)
(16622)
创新(16049)
发展(15628)
(15421)
(14254)
教育部(14229)
期刊
(53222)
经济(53222)
研究(28482)
中国(19093)
(15877)
管理(15534)
科学(14999)
学报(14521)
(13169)
技术(12769)
农业(11720)
大学(11467)
学学(11071)
经济研究(9268)
业经(8878)
技术经济(8701)
(8025)
问题(7769)
财经(7653)
(7148)
科技(7002)
(6923)
教育(6299)
国际(6278)
(6063)
金融(6063)
统计(5943)
(5732)
世界(5553)
现代(4963)
共检索到148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春山  郑海燕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2009—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显著推动碳生产率提升;同时,技术溢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正向杠杆效应。就产业异质性而言,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效能大于高技术服务业,但技术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调节作用大于高技术制造业。就地区异质性而言,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应当推进高技术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资源配置、打造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园区,着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燕  徐妍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燕儿  
采用分省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本土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溢出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还是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条件;公共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作用最大,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贡献虽稳定但十分有限,FDI技术溢出的作用并不稳定;本土研发投入、国际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形单一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超过门槛值时,本土研发投入并不能继续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也不再显著或降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中文  何新城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分年的面板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国外研发溢出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能力及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和优化人力资本、R&D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策略,增强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杰  吴亚莉  
为促进立体多式交通在中国的生态集约效应及红利共享效应增长,推进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多式交通相结合,基于新经济地理学,采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8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公路、铁路、航空3类主要交通方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逻辑路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相邻省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正向溢出;3种交通方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均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但存在差异,对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度高的省份,与其位置相邻、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获得其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公路运输,航空或铁路运输次之,而与其位置相邻、技术条件相似的省份则主要通过铁路运输,次之为航空运输,最后才是公路运输。据此提出建构并完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有先后空间时序地建设不同交通、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整体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中文  
文章构建了一个技术溢出模型,模型的重要因素是知识和创新都是累积性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知识员工的流动。通过模型分析了第一代创新和第二代创新的成功概率及其收益关系,企业为了分享技术溢出的好处,在选择企业区位时会尽力聚集在同一地区,聚集也有利于创新和产业利润的提高,同时商业秘密保护并不能阻止技术的溢出,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聚集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亚芬   韩志非   郭雅琼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关键途径。由此,政府应统筹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大绿色创新扶持力度,充分释放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助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亚芬   韩志非   郭雅琼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而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碳生产率提升的关键途径。由此,政府应统筹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实施差异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大绿色创新扶持力度,充分释放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助推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同斌  李金凯  周浩  
在经典知识创新函数的基础上加入地理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设置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提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总体显著,但研发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研发存量较低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研发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大多数地区知识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在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差距的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知识的溢出。东部各区域内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内技术进步的协同创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则由于研发资源匮乏、"政产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伟  张鹏  姬志恒  
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研发效率提升之间存在循环积累的内生动力。基于2000-2016年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研究显示,开放状态下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存在互促机制,研发效率在其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区域间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竞争效应,研发效率则存在积极联动效应,研发效率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跨区域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集聚和市场化程度对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存在不同作用方向。为此需完善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推动高技术产业要素有效集聚,强化科技创新的效率导向,疏通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研发效率之间的传递路径,因地制宜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要素的集聚质量,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涵  
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特征与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并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研发创新与转化创新的影响作用与溢出效应,发现高技术产业整体集聚度有所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和转化创新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与正向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度对研发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作用均非常有效。因此,各省应加强同邻近省区间的信息与人员交流,注重知识储备与资本积累,兼顾基础研发与成果转化,以开放促创新,实现集聚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