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0)
2023(6713)
2022(5814)
2021(5155)
2020(4634)
2019(10716)
2018(10597)
2017(21019)
2016(11436)
2015(13277)
2014(13673)
2013(13883)
2012(13277)
2011(12069)
2010(12126)
2009(11270)
2008(11431)
2007(10652)
2006(9064)
2005(8037)
作者
(35932)
(30278)
(30229)
(28865)
(18956)
(14373)
(13911)
(11945)
(11136)
(10824)
(10184)
(10020)
(9575)
(9527)
(9514)
(9498)
(9414)
(9047)
(8790)
(8647)
(7636)
(7545)
(7520)
(6849)
(6827)
(6808)
(6762)
(6664)
(6196)
(6085)
学科
(57408)
经济(57369)
(36319)
管理(33951)
(28960)
企业(28960)
方法(27437)
数学(24171)
数学方法(24010)
(15748)
技术(14221)
中国(12433)
业经(12314)
地方(12180)
(11725)
(10709)
农业(10584)
(10353)
贸易(10353)
产业(10211)
(10029)
(8798)
(8236)
环境(7598)
理论(7542)
技术管理(7512)
地方经济(7228)
(7167)
财务(7146)
财务管理(7124)
机构
学院(178944)
大学(177616)
(78236)
经济(76687)
管理(69755)
理学(60240)
研究(60047)
理学院(59601)
管理学(58692)
管理学院(58352)
中国(43465)
科学(37539)
(37335)
(33078)
(32046)
(31425)
研究所(28683)
业大(28536)
中心(28063)
(27479)
农业(26387)
财经(26092)
经济学(24423)
(23491)
北京(23390)
(22485)
经济学院(22421)
师范(22256)
(21603)
(20894)
基金
项目(118126)
科学(92200)
研究(86033)
基金(83978)
(73115)
国家(72550)
科学基金(61354)
社会(54243)
社会科(51634)
社会科学(51616)
(47967)
基金项目(45135)
(39720)
教育(39108)
自然(38835)
自然科(37890)
自然科学(37878)
自然科学基金(37217)
编号(35097)
资助(34228)
成果(27676)
(27400)
重点(26906)
(26429)
(25543)
课题(24095)
创新(23942)
科研(22471)
教育部(22260)
国家社会(22186)
期刊
(83889)
经济(83889)
研究(48552)
中国(32398)
(29668)
学报(27956)
科学(26124)
(25227)
管理(23589)
大学(20513)
农业(20260)
学学(19479)
技术(19039)
教育(16017)
业经(14475)
经济研究(13416)
财经(13017)
(12947)
金融(12947)
技术经济(12151)
问题(11873)
(11391)
(11356)
科技(9773)
统计(9312)
商业(9251)
(9042)
(8852)
(8520)
理论(8513)
共检索到256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秀武  胡日东  
创新和集群是当前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两大途径,文章在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借助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R&D存量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因素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月花  曹娣  薛伟贤  
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是高技术产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并表现出强大竞争力的经济学内在机制,也是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采用效用值法,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表现出的技术、人才、投资集聚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和知识外溢效应,从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经济推动能力和社会促进能力三个方面对陕西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做出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盖文启  张辉  吕文栋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仅是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载体,也是获取其产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域。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美国硅谷地区、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等国际上成功的三个高技术产业集群,从而总结它们发展的经验,得出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伟  倪慧君  
高技术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处于初级阶段,有效的治理结构和升级机制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指出核心模块主导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有效治理和升级的关键,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升级机制,并以台湾新竹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仕鸿  李良胜  徐姝妤  
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进行协整分析、相关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高技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且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的带动效用明显,高技术服务业总产值每增加1元,带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6.814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志迎  叶蓁  孟令杰  
本文根据生产率与效率理论,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效率和总量增长模式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我国高技术产业 TFP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且随着时间的变化 TFP 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各个行业的技术效率、TFP 及其构成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勇,纪晓锋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后,高技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利用DEA分析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对高技术产业1995-2002年逐年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迎  周春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本文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与产业的地方专业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02年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显然这两种结论是互为印证的,并与当前有关高技术产业同构性趋强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本文还提出了未来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许箫迪  
高技术产业系统具有主体聚集、自组织、涌现、非线性、多样性和动态局部优化等CAS特征,其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协同和竞争作用。运用相图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高技术企业之间潜在的协同与竞争机制是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和复杂性涌现的决定因素,由外部决定的相关参数是产生自适应演化和涌现的外部条件。利用协同与竞争机制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演化过程,通过对外部参数的选择描述系统基于内在规则的非线性演化规律,能够为研究高技术产业系统决策与控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红柳  陈文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与7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科研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科研活动的人力、物力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广东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绩效与国内其他高技术产业大省相比有较大差距;科研投入不足,研发工作科技含量低,关键技术人才少,缺乏对外合作是产生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增加科研投入与加强科技合作是提高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科研绩效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仕明,银路  
高技术产业开发是风险极大的投资,这种风险,主要来自环境、技术和开发者三个基本方面,为了提高高技术产业开发的成功率,应当科学认识和评价高技术产业开发的风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彩虹  
本文运用主因素分析方法,对重庆高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从发展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出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分析,指出了制约重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