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7)
2023(9623)
2022(7976)
2021(7261)
2020(6136)
2019(13355)
2018(13018)
2017(25165)
2016(13008)
2015(13919)
2014(13845)
2013(13732)
2012(12533)
2011(11273)
2010(11013)
2009(10083)
2008(9869)
2007(8835)
2006(7679)
2005(6815)
作者
(40874)
(34323)
(34178)
(32114)
(21387)
(16508)
(15367)
(13488)
(12810)
(12064)
(11618)
(11246)
(10905)
(10625)
(10620)
(10450)
(10432)
(10288)
(9864)
(9863)
(8700)
(8410)
(8403)
(7768)
(7648)
(7598)
(7455)
(7404)
(6917)
(6767)
学科
(59322)
经济(59282)
(47758)
管理(43969)
(37496)
企业(37496)
方法(27069)
数学(23768)
数学方法(23614)
(20209)
技术(18126)
(15059)
贸易(15058)
(14737)
中国(14540)
业经(14528)
(13947)
产业(12336)
农业(12192)
(11003)
地方(10896)
(10888)
技术管理(10245)
(8941)
财务(8927)
财务管理(8911)
(8564)
企业财务(8445)
(8345)
银行(8302)
机构
学院(196211)
大学(192633)
(85755)
经济(84442)
管理(79320)
理学(69860)
理学院(69166)
管理学(68084)
管理学院(67744)
研究(64859)
中国(47262)
科学(42286)
(41395)
(39775)
业大(35207)
(34154)
(33330)
农业(33145)
研究所(30787)
中心(29854)
财经(28484)
(28258)
经济学(26219)
(25899)
北京(24404)
经济学院(24087)
(23268)
经济管理(23132)
(22273)
商学(22207)
基金
项目(140301)
科学(110858)
基金(102907)
研究(95466)
(92633)
国家(91931)
科学基金(78575)
社会(63157)
社会科(60500)
社会科学(60485)
(56225)
基金项目(55137)
自然(52146)
自然科(51053)
自然科学(51037)
自然科学基金(50188)
(46812)
教育(41774)
资助(41474)
编号(35038)
重点(31560)
(31504)
(31206)
(30305)
创新(29596)
计划(28048)
国家社会(27199)
(27170)
科研(27023)
科技(26037)
期刊
(86389)
经济(86389)
研究(50912)
(36333)
学报(35977)
中国(34423)
科学(32483)
管理(28991)
大学(26590)
学学(25695)
农业(25241)
(24372)
技术(18426)
业经(17485)
经济研究(15616)
(14149)
科技(13962)
财经(13674)
(13670)
金融(13670)
统计(13211)
技术经济(12470)
(12330)
问题(12034)
商业(11930)
(11901)
教育(11298)
决策(10335)
(10026)
业大(9972)
共检索到273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珍  党建民  吉生保  
文章根据时间序列交叉谱分析方法,运用MATLAB软件,选用1995~2010年高科技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新产品开发经费、总技术改进经费等相关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尤其是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周期波动规律和贡献率等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震  秦旭  
为了探明如何有效配置创新资源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为分析对象,依据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的区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分别测度了创新投入在两种创新方式下的效率值。结果表明:原始创新投入的技术创新产出弹性最高,但经济效益产出弹性最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的影响,但对经济效益产出却产生负向的影响。此外,政府资助、金融支持、产学研合作、市场结构等因素在不同创新产出指标下对创新效率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加大原始创新投入扶持力度、调整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投入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军  李军林  姚东旻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投入、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的实证结论与人们的正常预期不同,研发投入对生产率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对生产率起着扭曲与阻碍作用,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了上述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瑜  史占中  赵子健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产权结构等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市场集中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关系。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和市场分散,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从产权角度看,国有资本对创新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外商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对创新有负向作用,法人资本与个人资本对创新表现出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李晓斌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制度与企业规模等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不能获得统计数据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其是否存在影响作用以及不同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以及大型化的趋势。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也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大型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制度因素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施海燕  宣勇  唐根年  
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良性发展,必须关注集聚效果,从投入产出两方面构建集聚度指标研究产业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两极化"特征,东部沿海高技术产业处于高度集聚状态。全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显著,其中技术效率改进作用大,而技术进步作用较小。结合两方面,检验东部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与生产率改进的关系,发现东部高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与产业生产率改进存在长期均衡,但短期内集聚度提高对生产率改进作用不显著,显示集聚过度迹象。典型地区研究表明,当前发展模式下,广东和江苏高技术产业短期内出现集聚非经济迹象,上海为集聚适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敬莉   温清  
选取2001—2021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模型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TVP-VAR模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影响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应呈现下降变动时存在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人工智能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存在长期正向冲击响应;人工智能对金融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发展存在“U”型关系。两者分别为释放高技术产业资本、劳动配置结构红利的中间传导渠道,但影响时期存在差异。对此,应推进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释放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敬莉   温清  
选取2001—2021年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模型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TVP-VAR模型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影响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应呈现下降变动时存在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人工智能对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存在长期正向冲击响应;人工智能对金融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发展存在“U”型关系。两者分别为释放高技术产业资本、劳动配置结构红利的中间传导渠道,但影响时期存在差异。对此,应推进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进一步释放高技术产业要素配置结构红利,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景荣  吴勇刚  
从效用理论出发,综合考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建立基于效用理论的高技术产品预测模型。运用CD唱机、DVD播放机和数码相机数据进行实证,将模型与基本Bass模型和PH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明显优于基本Bass模型和PH模型。模型在预测时方便可靠,可对产品成长初期销量进行准确预测,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耀杰  
文章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运用中国18个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各投入要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了剔除掉科研人员工作量后,各投入要素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度最大,R&D经费投入量次之,研发资金投入量和专利申请量的贡献程度较小,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的劳动,R&D项目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研发资金和专利的使用效率亟待改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伟  李淑贞  
本文通过对贸易理论的评价、总结与整理,提出了出口促进产业生产率提高的三个机理: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要素重新配置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4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验证了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十分明显。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原因分析,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泽磊  
文章从效率角度入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及省域三个层次的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从科技投入冗余量的角度解释了三个层次配置效率形成的主要原因;给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培养中西部地区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强化企业主导地位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亚茹  陈丹丹  
传统索洛余值法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未剥离R&D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高估"真实"TFP增长率和低估要素配置结构效应问题,本文以SNA2008和CSNA2016中R&D资本化核算改革为契机,基于资本服务理论和引入R&D资本的扩展CD生产函数,测算R&D资本并解决重复计算问题,重构基于增加值生产可能性前沿函数的TFP增长率分解框架,据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TFP增长内在动力,并对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技术效应是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主导来源,但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趋势上,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技术效应呈上升趋势,而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后的经济新常态阶段结构效应表现为"结构负利";从要素角度看,R&D资本配置的结构红利在逐期上升但份量较小,劳动配置结构效应起主导作用;从行业角度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技术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是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守云  赵鑫  王一乔  
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者关系还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基于1995—2016年我国内地多个省市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构建交互项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就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与对外开的放交互项系数为正,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门限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减弱,证明了威廉姆森假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存在性;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正向影响会增强,否定了开放性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