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9)
- 2023(15073)
- 2022(12918)
- 2021(11778)
- 2020(10014)
- 2019(22422)
- 2018(22145)
- 2017(42769)
- 2016(23325)
- 2015(25970)
- 2014(25572)
- 2013(25518)
- 2012(23342)
- 2011(21060)
- 2010(20609)
- 2009(18676)
- 2008(18108)
- 2007(15807)
- 2006(13683)
- 2005(11579)
- 学科
- 济(96805)
- 经济(96707)
- 管理(68583)
- 业(66946)
- 企(54644)
- 企业(54644)
- 方法(47736)
- 数学(41998)
- 数学方法(41638)
- 农(26050)
- 中国(22904)
- 财(22461)
- 业经(21990)
- 学(20912)
- 技术(19850)
- 地方(19131)
- 贸(17949)
- 贸易(17945)
- 农业(17918)
- 易(17386)
- 环境(15095)
- 制(14857)
- 理论(14838)
- 产业(14698)
- 务(14593)
- 财务(14528)
- 财务管理(14504)
- 和(13968)
- 企业财务(13808)
- 划(13004)
- 机构
- 大学(336913)
- 学院(335673)
- 管理(135042)
- 济(134227)
- 经济(131578)
- 理学(118896)
- 理学院(117621)
- 管理学(115636)
- 管理学院(115056)
- 研究(111255)
- 中国(78778)
- 科学(72306)
- 京(70899)
- 农(62432)
- 业大(57072)
- 财(56736)
- 所(56172)
- 研究所(51975)
- 中心(50161)
- 农业(49739)
- 财经(47487)
- 江(46900)
- 北京(43932)
- 经(43467)
- 范(42216)
- 师范(41662)
- 经济学(40498)
- 院(40062)
- 州(37962)
- 经济学院(37032)
- 基金
- 项目(242317)
- 科学(189859)
- 基金(176378)
- 研究(170593)
- 家(156556)
- 国家(155330)
- 科学基金(132733)
- 社会(108228)
- 社会科(102871)
- 社会科学(102845)
- 省(95267)
- 基金项目(94679)
- 自然(88634)
- 自然科(86584)
- 自然科学(86561)
- 自然科学基金(85058)
- 划(80317)
- 教育(77670)
- 资助(72229)
- 编号(67524)
- 重点(54559)
- 部(52795)
- 成果(52296)
- 发(51723)
- 创(51228)
- 创新(47819)
- 科研(46776)
- 课题(46184)
- 计划(45583)
- 国家社会(44846)
- 期刊
- 济(136510)
- 经济(136510)
- 研究(91144)
- 学报(60873)
- 中国(57134)
- 农(55271)
- 科学(53167)
- 管理(47007)
- 大学(44926)
- 学学(42839)
- 财(40522)
- 农业(38727)
- 教育(32602)
- 技术(29586)
- 融(23675)
- 金融(23675)
- 业经(23411)
- 财经(22827)
- 经济研究(22547)
- 业(20259)
- 经(19496)
- 科技(18931)
- 问题(18236)
- 技术经济(17759)
- 业大(16429)
- 版(16347)
- 图书(16040)
- 理论(15493)
- 商业(15289)
- 现代(14394)
共检索到46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萍 张剑 熊焰
目前对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展开,缺乏实证分析,尤其缺乏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在深入分析产业安全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产业安全的动态多维测量指标,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2007-2014年中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136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现实竞争力、产业特征、要素环境三个潜变量通过影响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资企业竞争力两个潜变量对产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樊玉录 陈玉文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000—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回归方法,从投入能力、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实证分析各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出与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企业数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有显著性关系;市场产出与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利润率和税负率等有显著性关系。最后,为政府及企业合理规划创新资源、科学提升产业研发产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军 李军林 姚东旻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投入、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的实证结论与人们的正常预期不同,研发投入对生产率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对生产率起着扭曲与阻碍作用,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生产率 LP半参数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瑜 史占中 赵子健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产权结构等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市场集中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关系。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和市场分散,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从产权角度看,国有资本对创新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外商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对创新有负向作用,法人资本与个人资本对创新表现出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仁桥 钱丽 陈忠卫
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两阶段间的关联有效程度,并给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偏低,且呈现U型变化趋势,资源利用模式主要为低研发低转化型;企业规模、滞后期效率值等对知识创新效率影响显著,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等对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的作用明显,政府支持、金融环境等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职业高等教育水平、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营造良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凯
论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姚凯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前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是抑制制造业衰退、解决失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传统工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在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垂直专业化驱动因素的四个重要假说,并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三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资本密集度、外向度和市场规模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交易费用下降驱动着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各驱动因素对垂直专业化的贡献可能存在着行业差异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晶 赵越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剔除进口中间产品的方法,构建高技术产业完全国内增加值率指标来衡量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对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跨国实证。结果表明:在1995-2005年期间,日本、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澳大利亚、法国、希腊、印度尼西亚等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快速提升,而中国、波兰、南非、土耳其等国则明显下降;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要素尤其是创新型人力资本,研发经验和经济规模未对其国际分工地位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晓燕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均研发资本、行业出口导向度、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存在区域差异,行业创新程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知识产权创造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迎10000字左右的有信息增量的理论文章,尤其欢迎5000字以下的精悍之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李悦明 张立琨
以31个省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空间常系数与空间变系数的模型从全域范围、省域范围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产业的发展受产业的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区域开放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研发强度的影响,产业具有较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不同省域间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空间计量 区域发展差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绍玲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三资"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因素对价值链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其他类型企业则与之相反;规模经济效应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型企业;出口规模与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生产效益对价值链升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对大型企业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的金融环境多益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而对"三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升级 高技术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全良 柳国娜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产业,快速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对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和省际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效率不一致、R&D投入强度不够、转化好研发少、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环境、区域、资源、主体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几大因素,需进行相应优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