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50)
- 2023(18870)
- 2022(16072)
- 2021(14763)
- 2020(12564)
- 2019(28734)
- 2018(28600)
- 2017(54595)
- 2016(29488)
- 2015(33410)
- 2014(33169)
- 2013(32447)
- 2012(30388)
- 2011(27543)
- 2010(27853)
- 2009(25638)
- 2008(25275)
- 2007(22873)
- 2006(20029)
- 2005(17744)
- 学科
- 济(131062)
- 经济(130947)
- 业(86609)
- 管理(86432)
- 企(70835)
- 企业(70835)
- 方法(58955)
- 数学(51861)
- 数学方法(51084)
- 农(35401)
- 中国(35208)
- 地方(30837)
- 财(30332)
- 业经(29349)
- 技术(25603)
- 学(24403)
- 农业(24091)
- 贸(23085)
- 贸易(23069)
- 制(22520)
- 易(22289)
- 理论(20922)
- 银(19788)
- 银行(19727)
- 融(19369)
- 金融(19365)
- 务(19124)
- 财务(19043)
- 财务管理(18994)
- 行(18890)
- 机构
- 学院(424802)
- 大学(421445)
- 济(175045)
- 经济(171455)
- 管理(165589)
- 理学(142923)
- 研究(142153)
- 理学院(141328)
- 管理学(138611)
- 管理学院(137820)
- 中国(106708)
- 京(89297)
- 科学(87647)
- 财(78176)
- 农(72353)
- 所(72011)
- 中心(66203)
- 研究所(65302)
- 江(64934)
- 业大(64068)
- 财经(62254)
- 农业(56769)
- 经(56480)
- 北京(56251)
- 范(55683)
- 师范(55073)
- 经济学(53195)
- 州(52133)
- 院(51195)
- 经济学院(48051)
- 基金
- 项目(284861)
- 科学(225250)
- 研究(206477)
- 基金(205608)
- 家(179638)
- 国家(178131)
- 科学基金(153761)
- 社会(130703)
- 社会科(124117)
- 社会科学(124079)
- 省(114249)
- 基金项目(108423)
- 自然(100239)
- 自然科(98040)
- 自然科学(98019)
- 教育(97088)
- 自然科学基金(96302)
- 划(95410)
- 资助(84968)
- 编号(83513)
- 成果(66970)
- 发(64731)
- 重点(64581)
- 创(62560)
- 部(62417)
- 课题(58793)
- 创新(57984)
- 科研(54313)
- 国家社会(53842)
- 教育部(53574)
- 期刊
- 济(191120)
- 经济(191120)
- 研究(120536)
- 中国(87266)
- 农(65539)
- 学报(65451)
- 管理(62795)
- 科学(61472)
- 财(60726)
- 教育(50249)
- 大学(49919)
- 学学(46971)
- 农业(44972)
- 技术(42647)
- 融(38372)
- 金融(38372)
- 业经(32653)
- 经济研究(30920)
- 财经(30578)
- 经(26379)
- 业(25238)
- 问题(24981)
- 技术经济(23500)
- 统计(22928)
- 策(21773)
- 科技(21238)
- 图书(20017)
- 商业(19990)
- 版(19667)
- 贸(19532)
共检索到63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青峰
利用1995-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有: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离前沿面较远,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区出口强度、地方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对研发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干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地区企业规模与研发创新效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本文结论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效率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 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玉桢 杨铭
基于200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整体上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企业规模、政府支持水平、区域发展程度对技术研发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而对成果转化阶段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加豪 张鹏
文章基于创新系统的理论和随机前沿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过程中,研发投入呈规模报酬递减性质,并且各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普遍比较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主要是投入驱动的而非效率驱动,同时发现该技术效率,随着更多非国有企业参与市场并进行研发活动和区域技术市场交易的活跃性加强而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系统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景保峰 周霞 吕健权
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1995-2008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产业利润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研发效率差异性比较明显,其值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经济绩效过程中,存在很多无效率因素;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对研发产出的作用比较明显,尤其是R&D人员;市场竞争性和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利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效率 高新产业 产业利润 创新成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燕 王志强 刘伯凡
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改善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机制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和专业化分工效应降低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成本,从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将通过研发知识外溢效应和集体学习效应而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研发活动集聚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维达 张远德
笔者利用非参数-随机前沿面模型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过多的是依靠数量扩张,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各地区之间的高技术产业效率差异很大,而且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率水平相背离的现象。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效率 非参数随机前沿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立群 邓路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研发效率进行了度量,着重度量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出口、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等因素对该产业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的对比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和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与该类企业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三资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效率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消化吸收费用对其研发效率提高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 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刘东皇
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和17个分行业的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从地区和行业角度实证检验了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资助和金融机构支持显著地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其对行业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对地区和行业创新效率的改善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素是国际贸易出口;产业规模对地区创新效率的改善有显著作用,但对行业的正向作用不显著;FDI显著地正向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所有制因素显著地负作用于行业创新效率改善。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环境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颖洁 李姚矿
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基于效率视角,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相对于R&D来说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本和人员投入,适当加大风险投资的投入,对于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R&D 技术创新 DEA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