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0)
- 2023(14404)
- 2022(12276)
- 2021(11059)
- 2020(9346)
- 2019(21419)
- 2018(20986)
- 2017(40613)
- 2016(22004)
- 2015(24982)
- 2014(25191)
- 2013(25150)
- 2012(24295)
- 2011(22314)
- 2010(22707)
- 2009(20904)
- 2008(21088)
- 2007(19474)
- 2006(17180)
- 2005(15942)
- 学科
- 济(102649)
- 经济(102555)
- 业(64167)
- 管理(62052)
- 企(50999)
- 企业(50999)
- 方法(40330)
- 数学(34437)
- 数学方法(34086)
- 中国(29203)
- 农(28931)
- 地方(26564)
- 业经(23500)
- 财(21896)
- 学(21717)
- 农业(19693)
- 技术(19422)
- 贸(19030)
- 贸易(19018)
- 制(18927)
- 易(18390)
- 银(17055)
- 银行(16999)
- 融(16597)
- 金融(16595)
- 行(16395)
- 和(15181)
- 地方经济(15045)
- 理论(14767)
- 环境(14502)
- 机构
- 学院(330768)
- 大学(329094)
- 济(138108)
- 经济(135062)
- 研究(122992)
- 管理(121062)
- 理学(102586)
- 理学院(101324)
- 管理学(99505)
- 管理学院(98888)
- 中国(91733)
- 科学(77096)
- 京(72197)
- 所(65706)
- 农(64975)
- 财(61311)
- 研究所(59546)
- 中心(55173)
- 江(53056)
- 业大(52101)
- 农业(51331)
- 财经(47957)
- 北京(46184)
- 范(44720)
- 师范(44167)
- 院(43936)
- 经(43332)
- 州(42263)
- 经济学(41870)
- 省(39267)
- 基金
- 项目(213546)
- 科学(166046)
- 研究(152840)
- 基金(151762)
- 家(134750)
- 国家(133599)
- 科学基金(111657)
- 社会(95242)
- 社会科(90322)
- 社会科学(90296)
- 省(85480)
- 基金项目(79553)
- 自然(72437)
- 划(72247)
- 自然科(70739)
- 自然科学(70714)
- 教育(69736)
- 自然科学基金(69477)
- 资助(63116)
- 编号(61417)
- 发(51848)
- 成果(50520)
- 重点(49449)
- 部(46581)
- 创(44771)
- 课题(44451)
- 创新(41956)
- 发展(40991)
- 科研(40746)
- 计划(40351)
- 期刊
- 济(160454)
- 经济(160454)
- 研究(99162)
- 中国(72526)
- 农(60274)
- 学报(57013)
- 科学(52031)
- 财(46872)
- 管理(46848)
- 大学(41939)
- 农业(40958)
- 学学(39492)
- 教育(37981)
- 融(32874)
- 金融(32874)
- 技术(31043)
- 业经(27184)
- 经济研究(25743)
- 财经(24043)
- 业(22658)
- 问题(21252)
- 经(20895)
- 技术经济(18350)
- 贸(17561)
- 科技(16518)
- 版(16324)
- 商业(15909)
- 世界(15774)
- 图书(15729)
- 国际(15534)
共检索到51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于喆
2016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体平稳、进忧并存"的发展态势,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也面临着质量优化提升,以及如何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议要以新理念破解投资下滑困局、以"互联网+"助推放管服改革、以模式创新提升政府扶持资金效能,增强政策措施精准性,切实解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性"障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支撑作用提升的发展态势。同时,面临如何优化提升发展质量、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消除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为此,近期仍需采取投资刺激等扩张性需求政策,以拉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长期看,必须从整体利益或长期关注的角度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制度性"障碍,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助推产业发展。
关键词:
新动能 高技术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于喆 王君 李红宇 杨威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演化的态势,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低端化、技术空心化、市场边缘化"、"融资难、融资贵"、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红利弱化、借贷成本难以下降、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需求规模增速放缓的困扰,同时,也面临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机遇。总体而言,产业发展将会陷入既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快速消失、新的动力(高生产率竞争优势)难以快速形成的窘境;增速将进入次高增长阶段,比重趋势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政策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飞航 汪静
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然而,针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共性、差异和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 共性 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曾智泽 王君 李红宇
一、2011年高技术产业运行总体情况1.产出实现快速增长。全年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23%以上。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个别月份有小幅回落,预示着未来高技术制造业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从高速增长转到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玉红
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不仅面临更大的国际国内压力,而且高技术产业的培育机制和形成机制都有待改善,因此,高技术产业发展有赖于充分切实地适用研发补贴,并建立以间接援助手段为主、以直接援助手段为辅的产业促进机制。
关键词:
高技术 高技术产业 形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胡小梅 王蓓
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域1997~2010年间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Moran's Ⅰ指数测度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其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一种趋同效应,省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根据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对外开放度、劳动投入、企业投入、当地经济水平和交通完善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政府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根据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运用的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之鑫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迫切要求,是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抓手。"十二五"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成绩喜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凸显。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的关口,总体上看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还有待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必须突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这一主线,抓住创新驱动这一灵魂,坚持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着力深化改革,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强支撑作用主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春晓 韩民春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2003年以来开始进入发展成熟期,为了揭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与突破口,本文基于2003—2007年的行业数据,建立并测度高技术产业五个行业的长期收入潜能指数,结合高技术产业行业结构特征,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为其再次实现飞跃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增速远低于工业发展水平,且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威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面对世界经济地位改变、整个国际贸易领域出现新的特征,以及产业经济学中应用新的分析工具这三大背景时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后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正确决策、规划与控制,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搞一个战略规划,有利于调动资源和人力、加快建设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在这方面,日本、南朝鲜、台湾都是很好的例子。在80年代末,考虑我国的产业战略,必须把高技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它是近20年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及世界竞争格局的一大动因,我国的产业战略与经济规划必须与之相适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琪 王昌林 鲁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福一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研实力雄厚,政策环境优越,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优势明显。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科技人才支撑战略、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和金融创新支撑战略,对于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高技术产业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