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0)
2023(9947)
2022(8262)
2021(7417)
2020(5964)
2019(13411)
2018(13359)
2017(24469)
2016(13498)
2015(15353)
2014(15833)
2013(15601)
2012(15153)
2011(13987)
2010(14468)
2009(12999)
2008(13166)
2007(12264)
2006(11191)
2005(10385)
作者
(42259)
(35089)
(35036)
(33087)
(22443)
(16645)
(15822)
(13494)
(13402)
(13115)
(12173)
(11833)
(11740)
(11277)
(11145)
(10732)
(10419)
(10392)
(10294)
(10143)
(9227)
(8825)
(8684)
(8187)
(8138)
(7973)
(7898)
(7827)
(7256)
(7183)
学科
(65021)
经济(64963)
(38069)
管理(37955)
(29213)
企业(29213)
地方(21464)
中国(20789)
(19454)
方法(18241)
业经(17200)
技术(16445)
数学(14383)
数学方法(14198)
农业(13647)
(13198)
地方经济(12495)
产业(12088)
(11518)
金融(11516)
(11500)
(11376)
(11102)
(11074)
银行(11074)
(10883)
贸易(10871)
(10807)
理论(10697)
(10412)
机构
学院(204539)
大学(199284)
(81711)
经济(79799)
研究(75629)
管理(70594)
理学(58419)
理学院(57623)
中国(57277)
管理学(56519)
管理学院(56130)
科学(47142)
(44774)
(40232)
(36914)
(36429)
研究所(35905)
(35508)
中心(33797)
(30692)
师范(30370)
业大(29368)
北京(29115)
(28569)
农业(28139)
财经(28004)
(27321)
(25928)
技术(25871)
(25032)
基金
项目(125622)
科学(97378)
研究(96186)
基金(85429)
(74535)
国家(73834)
科学基金(61569)
社会(58683)
社会科(55606)
社会科学(55595)
(52921)
基金项目(44698)
教育(43628)
(43174)
编号(40521)
自然(37063)
自然科(36118)
自然科学(36109)
自然科学基金(35449)
(34562)
资助(34249)
成果(33859)
课题(30184)
重点(29374)
发展(28027)
(27523)
(27281)
(26263)
创新(25539)
(24436)
期刊
(106562)
经济(106562)
研究(65449)
中国(51492)
(35718)
学报(31362)
教育(31323)
科学(30043)
管理(28948)
(27990)
农业(24617)
大学(23511)
技术(22497)
学学(21757)
(21293)
金融(21293)
业经(19592)
经济研究(15870)
问题(13743)
财经(13717)
(12814)
(12091)
技术经济(11886)
图书(11697)
(11560)
论坛(11560)
科技(11393)
(10543)
商业(10298)
现代(9988)
共检索到335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信息、生物、新材料、航天、新能源等新技术群,都在酝酿着新的突破,推动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据国外预测,到1990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世界市场将达到8000亿美元,新材料产业将达到1500亿美元,生物技术产业将达到270亿美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莉  林淼  麻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德育  
依据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美国商务部制定的高技术产品的认定标准,中国在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十大领域中均不具备比较优势。中国高技术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模小且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且创新能力弱;投资严重不足;缺乏良好机制;人才短缺;布局不合理;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与保护。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策略是:加强领导,理顺体制;明确“发展尖端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的指导思想;统一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发展高科技工业园区;建立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近几十年来,伴随全球性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大批科技成果已进入实用与商品化阶段。在以电子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领域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园区崛起,研究和探讨国内外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园区布局经验,已成为我国科技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一、高技术产业特点及园区组合类型高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概念,按现代高技术产业分类包括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技术、海洋和空间资源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玲  
知识经济时代 ,高技术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计划以及优惠政策和措施 ,大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占领 2 1世纪高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 ,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 ,借鉴国际经验 ,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以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前三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开放型发展之路,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扶持政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期,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对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后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正确决策、规划与控制,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搞一个战略规划,有利于调动资源和人力、加快建设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在这方面,日本、南朝鲜、台湾都是很好的例子。在80年代末,考虑我国的产业战略,必须把高技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它是近20年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及世界竞争格局的一大动因,我国的产业战略与经济规划必须与之相适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国锋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十一五”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秉福  夏卫东  
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勃兴,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效能极大提高,高技术成果有效地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世界的竞争转向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彬燕  王士君  田俊峰  程利莎  浩飞龙  
采取熵值法对1995—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相对发展率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别探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围绕"T"字形高发展水平单元区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5—2014年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程度较1995—2005年降低,且各单元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先增后减;各细分行业虽均有发展,但发展进程不同,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三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李晓斌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制度与企业规模等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不能获得统计数据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其是否存在影响作用以及不同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以及大型化的趋势。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也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大型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制度因素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