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5)
- 2023(13874)
- 2022(11630)
- 2021(10337)
- 2020(9101)
- 2019(20519)
- 2018(20309)
- 2017(40372)
- 2016(21695)
- 2015(24374)
- 2014(24337)
- 2013(24702)
- 2012(23082)
- 2011(20574)
- 2010(20866)
- 2009(19591)
- 2008(19929)
- 2007(18190)
- 2006(15680)
- 2005(14256)
- 学科
- 济(103427)
- 经济(103324)
- 业(92504)
- 企(82198)
- 企业(82198)
- 管理(77507)
- 方法(50474)
- 数学(41137)
- 数学方法(40845)
- 财(31533)
- 业经(31200)
- 农(30349)
- 务(23278)
- 财务(23248)
- 财务管理(23208)
- 中国(22867)
- 技术(22436)
- 企业财务(22085)
- 农业(21816)
- 制(19874)
- 贸(18637)
- 贸易(18631)
- 地方(18304)
- 易(18086)
- 和(17218)
- 理论(16697)
- 学(16314)
- 划(15625)
- 策(15218)
- 产业(14478)
- 机构
- 学院(326566)
- 大学(322335)
- 济(141789)
- 经济(139037)
- 管理(133051)
- 理学(114615)
- 理学院(113524)
- 管理学(112043)
- 管理学院(111424)
- 研究(102651)
- 中国(80056)
- 京(66687)
- 财(65022)
- 科学(61467)
- 农(57315)
- 财经(52288)
- 所(52248)
- 江(50179)
- 中心(48454)
- 业大(47956)
- 经(47424)
- 研究所(46997)
- 农业(45298)
- 经济学(43574)
- 北京(41656)
- 经济学院(39826)
- 州(39672)
- 财经大学(38591)
- 范(37670)
- 师范(37275)
- 基金
- 项目(213479)
- 科学(169660)
- 基金(156768)
- 研究(155906)
- 家(135619)
- 国家(134444)
- 科学基金(116906)
- 社会(101384)
- 社会科(96413)
- 社会科学(96388)
- 省(84348)
- 基金项目(83121)
- 自然(75148)
- 自然科(73459)
- 自然科学(73438)
- 自然科学基金(72242)
- 教育(70229)
- 划(69300)
- 资助(64071)
- 编号(62207)
- 成果(49135)
- 部(47898)
- 创(47522)
- 重点(47476)
- 发(46533)
- 业(44740)
- 创新(43692)
- 国家社会(42267)
- 课题(41439)
- 教育部(41249)
- 期刊
- 济(155426)
- 经济(155426)
- 研究(90651)
- 中国(59066)
- 财(54172)
- 农(52041)
- 管理(51356)
- 学报(47625)
- 科学(45304)
- 大学(36222)
- 农业(35518)
- 学学(34423)
- 技术(31373)
- 融(30063)
- 金融(30063)
- 业经(27190)
- 财经(27047)
- 教育(25357)
- 经济研究(24628)
- 经(23374)
- 业(21786)
- 问题(20886)
- 技术经济(20569)
- 贸(16844)
- 商业(16632)
- 统计(16263)
- 现代(15687)
- 策(15635)
- 图书(15541)
- 财会(15479)
共检索到47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仕鸿 李良胜 徐姝妤
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进行协整分析、相关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高技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且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的带动效用明显,高技术服务业总产值每增加1元,带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6.814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林 汪芳
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关联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关联两个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部门中电子通信产业关联度大,应予以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在发挥高技术产业关联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淑芳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采用2005年~2013年间广东省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对GDP、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和五大行业对高技术产业增速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关联度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本文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与产业的地方专业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02年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显然这两种结论是互为印证的,并与当前有关高技术产业同构性趋强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本文还提出了未来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同构性 产业分工指数 区位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互动作用的机理,并以上海为例,构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长期动态互动关系: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但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并没有起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和增强其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关联效应也没有表现出来。因此,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服务化的进程,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需求;大力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志迎 叶蓁 孟令杰
本文根据生产率与效率理论,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效率和总量增长模式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我国高技术产业 TFP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且随着时间的变化 TFP 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各个行业的技术效率、TFP 及其构成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卉 汪本强 江可申
本文选取2000-2013年共14年的数据,基于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具有一定的单向性,即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明显,但高技术产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效果并不显著,呈现出具有替代性的冲突局面。根据结论,本文分析了相关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安徽省今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间良性互动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永林 方慧姝
本文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建立了产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优选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影响力 发展 实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佳宁 范哲远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部分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负面作用,但企业投入的部分却可以促进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发现,当地科研机构数量和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科技活动经费 政府投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勇 史忠良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从其各行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确实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在高技术产业高增长的同时,各行业运行效率不一。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没有实现DEA有效。从动态效率来看,这两个行业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别为11.5%和20.3%,说明它们的运行效率在逐步改善。尽管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不断提升,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的增幅(9.50%)远远小于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22.81%)。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产业运行效率有待提升。为此,需要针对不同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