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2)
2023(12309)
2022(10735)
2021(9970)
2020(8339)
2019(18964)
2018(18946)
2017(36290)
2016(19312)
2015(21945)
2014(21726)
2013(21536)
2012(19701)
2011(17597)
2010(17427)
2009(15656)
2008(15108)
2007(13089)
2006(11424)
2005(9879)
作者
(55906)
(46372)
(45985)
(43635)
(29596)
(22197)
(20915)
(18272)
(17512)
(16480)
(15917)
(15443)
(14541)
(14467)
(14187)
(14031)
(13861)
(13836)
(13118)
(13064)
(11514)
(11310)
(11171)
(10549)
(10381)
(10236)
(10230)
(10174)
(9230)
(9058)
学科
(82169)
经济(82082)
(58597)
管理(57924)
(48726)
企业(48726)
方法(36874)
数学(31680)
数学方法(31360)
(22274)
中国(20762)
技术(20211)
业经(19258)
地方(17873)
(17554)
(16557)
农业(15266)
(14085)
贸易(14080)
(13667)
理论(13228)
(13014)
产业(12954)
环境(12610)
(12560)
(11114)
技术管理(11107)
(10859)
财务(10793)
财务管理(10773)
机构
大学(276614)
学院(275224)
管理(115190)
(111162)
经济(108842)
理学(100600)
理学院(99535)
管理学(98023)
管理学院(97519)
研究(91230)
中国(64904)
(59125)
科学(56989)
(46561)
(44802)
(42374)
业大(41728)
研究所(41078)
中心(40942)
(38415)
财经(38200)
北京(37372)
(36249)
师范(35945)
(34822)
(33384)
农业(32998)
经济学(32378)
(31555)
技术(30297)
基金
项目(195757)
科学(154745)
研究(145318)
基金(141546)
(123239)
国家(121943)
科学基金(105146)
社会(91285)
社会科(86654)
社会科学(86630)
(77053)
基金项目(75974)
自然(67747)
自然科(66147)
自然科学(66134)
教育(65275)
自然科学基金(64953)
(64315)
编号(58994)
资助(57358)
成果(46850)
重点(43233)
(42801)
(42633)
(42272)
课题(40173)
创新(39381)
国家社会(37281)
科研(36777)
教育部(36738)
期刊
(118318)
经济(118318)
研究(79627)
中国(51543)
管理(42347)
学报(41770)
科学(40306)
(38193)
(33107)
大学(31734)
教育(31041)
学学(29755)
农业(27554)
技术(26881)
业经(19928)
(18573)
金融(18573)
经济研究(18504)
财经(17785)
科技(17609)
图书(15766)
技术经济(15571)
问题(15459)
(15236)
(14524)
理论(13703)
(12936)
论坛(12936)
现代(12834)
实践(12698)
共检索到392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李红艳  
运用主成分分析与其他相关协调度模型(一般耦合协调模型、熵变方程法、灰色关联)相结合的手段,探究2008—2016年间高技术产业与国家科技投入两系统的现状、发展速度内在耦合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就两系统发展评分而言,两子系统从2008年的中度失调发展为2016年的勉强协调;就两系统的发展速度而言,国家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高技术产业发展步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葛磊  
本文以2005~2009年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归结创新环境,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同时对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经济创新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内部环境中企业对研发活动支持度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创新效率提高;外部环境中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度与知识和经济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关系,企业集聚产生的竞争和协作效应对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等。从动态增长和静态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大部分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够协调,针对各省市协调度现状,分类、分阶段地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瑞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学者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实证研究占较高比例,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水平测度、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理论研究比例持续上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研究多借用传统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随着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的相关研究将向竞争力分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制度创新等子研究领域倾斜。文章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等问题,以期解决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敏  辜胜阻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国  肖新新  芮雪琴  樊燕萍  
利用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科技投入及增长速度3个方面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误差的自身修正能力较强,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霍影  籍丹宁  于丹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总量规模上占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并未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产生同比例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和四川省对高技能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永青  沈能  赵建强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内在关联机制。从实证角度利用我国1991-2003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就菲德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沛罡  蒋选  
立足福利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之间的结构偏差指数,以2004—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样本,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子产业、服务业子产业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匹配关系。结论认为:(1)科技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配置基本是有效率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出微小的资源效率优势;(2)制造业内部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梯度差异;(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表现出对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长期的绝对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沛罡  蒋选  
立足福利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之间的结构偏差指数,以2004—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为样本,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子产业、服务业子产业产业结构与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匹配关系。结论认为:(1)科技资源在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间的配置基本是有效率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出微小的资源效率优势;(2)制造业内部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呈现梯度差异;(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表现出对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长期的绝对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婕  孙明旭  
研究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创新系统间的耦合作用机理是求解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基于系统论视角,首先,构建三系统间耦合关系动态理论模型,分析该模型内涵、特点、运行内在动力及发展周期。同时,引入负熵流分别在封闭系统环境和开放系统环境下建立三系统间耦合系统模型;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并建立三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实证测算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作用;最后,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动态适应性对耦合系统动态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对高技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婕  孙明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林玮菡  
笔者主要研究了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协调发展问题,借助熵值赋权法构建了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2011—2015年四大区域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各个省份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大,基本呈现"东强,中西东北弱"的态势;中国四大区域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协调性,在五年间跨越了三个阶段六个类型;广东省率先进入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其他省份处于磨合阶段和颉颃阶段,且绝大多数属于质量创新滞后。笔者的研究将对中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和创新质量水平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对寻求平衡两者协调发展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小红  冯华  
本文利用1995—2016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研究内外资研发协调发展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上述影响过程中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内外资研发协调发展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创新政策、产业政策在内外资研发协调发展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呈现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以新产品研发费用衡量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时,随着创新政策、产业政策手段不断加强,内外资研发协调发展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V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勇  王耘  徐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省份如何充分利用本地雄厚的国防科技资源,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腾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阎良国家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从阎良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具体特点及发展现状入手,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阎良区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产业发展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可实施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