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445)
2022(10953)
2021(10062)
2020(8589)
2019(19564)
2018(19413)
2017(37750)
2016(20344)
2015(22864)
2014(22653)
2013(22723)
2012(20688)
2011(18564)
2010(18257)
2009(16478)
2008(16005)
2007(13926)
2006(11981)
2005(10166)
作者
(59260)
(49229)
(48946)
(46491)
(31349)
(23575)
(22101)
(19548)
(18644)
(17558)
(16840)
(16436)
(15476)
(15410)
(15211)
(14943)
(14858)
(14771)
(14066)
(13986)
(12333)
(11959)
(11940)
(11074)
(11002)
(10840)
(10838)
(10836)
(9879)
(9737)
学科
(87289)
经济(87201)
管理(63122)
(61828)
(51964)
企业(51964)
方法(43756)
数学(38416)
数学方法(38101)
(22079)
(20933)
中国(19934)
业经(19637)
技术(19564)
地方(17441)
(17364)
农业(15162)
(14536)
贸易(14532)
(14055)
(13615)
财务(13549)
财务管理(13518)
(13455)
理论(13389)
产业(13244)
(13222)
环境(13010)
企业财务(12891)
(12031)
机构
大学(292617)
学院(291252)
管理(121818)
(117835)
经济(115445)
理学(107210)
理学院(106139)
管理学(104559)
管理学院(104035)
研究(93549)
中国(66087)
(61364)
科学(58830)
(51061)
(47008)
(46021)
业大(45689)
研究所(42327)
财经(42179)
中心(42165)
(40580)
(38528)
北京(38319)
农业(37089)
(36600)
师范(36230)
经济学(35182)
(34150)
(33236)
经济学院(32119)
基金
项目(208635)
科学(164650)
基金(151907)
研究(151549)
(132491)
国家(131474)
科学基金(113767)
社会(95875)
社会科(91158)
社会科学(91136)
(81969)
基金项目(81599)
自然(74750)
自然科(73035)
自然科学(73020)
自然科学基金(71753)
教育(69052)
(68527)
资助(62552)
编号(60738)
成果(47559)
重点(46236)
(46134)
(44648)
(44504)
创新(41579)
课题(41316)
科研(40033)
教育部(39703)
国家社会(39368)
期刊
(120551)
经济(120551)
研究(81665)
中国(49686)
学报(46546)
管理(43225)
科学(42466)
(41171)
(37476)
大学(34955)
学学(33058)
教育(29774)
农业(29202)
技术(27273)
业经(20355)
(20195)
金融(20195)
财经(20173)
经济研究(19510)
(17182)
科技(16642)
技术经济(16197)
问题(15733)
(15449)
图书(14814)
理论(14224)
实践(13079)
(13079)
商业(13077)
现代(12936)
共检索到40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开东  王其冬  俞立平  
本文选取政府经费投入、企业经费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变量,新产品销售额作为产出变量,首先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投入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然后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最后运用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投入要素节约对效率提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经费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最高,拥有最高的绩效;政府经费投入与银行科技贷款的绩效较低,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较低。提高企业经费投入的利用率对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提高银行科技贷款的利用率对效率提高的影响较小。我国科技绩效总体处于缓慢升高的状态,发展态势良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基于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比较了政府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等对内贸与外贸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内贸的贡献大于对外贸的贡献,反映了我国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偏弱;政府研发经费与内贸和外贸均不相关,说明政府经费投入的绩效有待提高;银行科技贷款与内贸和外贸也不相关,说明由于企业创新的风险性和银行的风险规避性存在矛盾,导致高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存在"金融抑制"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早  李春临  宋炜  吴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不断扩大,FDI合同项目数、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增长。截止到2011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金额64999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73.5%,FDI已成为拉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不同来源地FDI在高技术产业间的结构性倾斜加剧了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但与国家引资政策的要求相悖,而且阻碍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投资拉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都能显著推动高技术市场化;投资拉动和技术引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引进对高技术国际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比较明显。结果说明,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玮  成力为  刘栋  
利用1996~2007年中国17个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选用Malmquist—Tobit两步法实证分析了不同R&D投入主体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及其分解变动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7年间高技术产业整体的创新绩效提升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对创新绩效的负向作用主要源于规模效率低效,即整体产业的规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佳宁  范哲远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部分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负面作用,但企业投入的部分却可以促进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发现,当地科研机构数量和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靖飞  俞立平  俞海山  
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协整、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全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互动关系鲜明;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显著,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良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替代效应明显;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技术市场不够发达;技术改造投入较大,但总体绩效较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锋  马雷  张雷勇  
基于1999—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就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和三资企业科技活动溢出等外部技术来源形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以专利为产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稳步增长,而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绩效增长缓慢;国内技术购买和三资企业科技活动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的重要外部技术力量,而国外技术引进能显著提高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效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梁旭  
目前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 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有较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英  
本文从技术生态的视角,选取20个指标拟合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区域空间多维结构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和"深度"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拓展创新水平和发展深度均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技术生态位成长环境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平衡状态相当严重,高技术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应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志辉  庄丽娟  万俊毅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英  
本文从技术生态的视角,选取20个指标拟合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区域空间多维结构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和"深度"进行测评并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生态位宽度拓展创新水平和发展深度均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态势,且各区域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技术生态位成长环境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平衡状态相当严重,高技术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应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有为  徐康宁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状态,行业间效率差异有逐步缩小趋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比重对研发效率也有正向影响,但外商投资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贡献程度更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梅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DEA方法,对2003-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表现为区域的不均衡性和时间上的波动性,从地区来看,大部分地区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势头,年增长平均为3.9%,在2003-2009年北京、天津、江苏、山东和广东地区为DEA有效,其它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产出冗余,没有达到DEA有效,需要进一步调整投入产出指标以达到DEA有效。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柏乃  
对现行人才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实际功效及其变化趋势、人才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人才物质待遇、影响科技奖励制度激励效果的原因、影响人才流动的障碍因素等问题做了实证研究。依据实证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结果 ,提出了完善高技术产业人才政策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