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3)
2023(14346)
2022(12154)
2021(11191)
2020(9548)
2019(22177)
2018(21576)
2017(41353)
2016(22039)
2015(25011)
2014(24936)
2013(24710)
2012(23007)
2011(20837)
2010(20841)
2009(19199)
2008(18962)
2007(16929)
2006(14758)
2005(13320)
作者
(63696)
(53941)
(53475)
(51073)
(34388)
(25873)
(24439)
(20865)
(20456)
(19053)
(18322)
(18098)
(17145)
(16811)
(16809)
(16686)
(15931)
(15834)
(15383)
(15364)
(13221)
(13151)
(13010)
(12408)
(12215)
(12027)
(11746)
(11545)
(10767)
(10531)
学科
(115393)
经济(115275)
管理(63365)
(58521)
方法(48491)
(48301)
企业(48301)
数学(42885)
数学方法(42409)
中国(25938)
(25394)
(24569)
地方(22539)
(21509)
(20897)
贸易(20892)
业经(20762)
(20331)
(17722)
农业(16354)
理论(15349)
(15043)
财务(14997)
财务管理(14957)
(14893)
环境(14529)
(14361)
金融(14358)
地方经济(14232)
企业财务(14181)
机构
大学(328559)
学院(323808)
(147124)
经济(144307)
管理(125595)
研究(111645)
理学(108484)
理学院(107323)
管理学(105469)
管理学院(104862)
中国(82211)
(67829)
(65851)
科学(64457)
(55149)
财经(53226)
中心(50877)
研究所(50004)
(49983)
(48463)
经济学(47771)
(47722)
业大(45688)
经济学院(43016)
北京(42415)
(41048)
师范(40650)
(39902)
财经大学(39698)
农业(39134)
基金
项目(215779)
科学(171024)
基金(159687)
研究(156611)
(139194)
国家(137811)
科学基金(118906)
社会(102593)
社会科(97409)
社会科学(97385)
基金项目(83761)
(82624)
自然(76019)
自然科(74303)
自然科学(74280)
自然科学基金(72994)
教育(72522)
(69353)
资助(66199)
编号(61650)
成果(49431)
(49023)
重点(48627)
(46588)
(44584)
国家社会(43653)
教育部(42735)
课题(42046)
科研(41853)
创新(41784)
期刊
(160625)
经济(160625)
研究(99325)
中国(58922)
(52243)
学报(48495)
管理(45610)
科学(45217)
(43892)
大学(37704)
学学(35727)
教育(30681)
农业(29681)
技术(29019)
(27480)
金融(27480)
财经(27367)
经济研究(26979)
(23726)
业经(22676)
问题(21132)
(18275)
统计(18054)
技术经济(17869)
(16102)
(15698)
世界(15668)
理论(15088)
国际(15030)
(14760)
共检索到479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一  
基于中国330个地/州级城市及4个直辖市所辖区/县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差分GMM估计及利用住房限购这一外生冲击识别了房价对人口出生率的因果影响。研究发现,当期房价和滞后一期房价的上涨显著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估计结果表明,从2007年至2012年,单纯由房价上涨而减少的出生人口总计约641万,平均每年减少出生人口约107万,约使每年新出生人口降低了6.3%。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房价对人口出生率的负向影响并非是由于房价过高所致,而是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所致。本文利用2010年开始在部分城市实施的住房限购这一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住房限购通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对提高人口出生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住房限购使人口出生率提高了约1.6个千分点。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房价上涨既推迟了生育进度也降低了总的生育意愿。因此,就促进人口生育而言,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应着力于稳定房价及居民对未来房价走势的预期,避免房价暴涨暴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龙见  陈建伟  徐琰超  
本文将政府收支行为以及消费者个体代际之间的优化选择纳入到Diamond(1965)的模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生育率内生化的世代交替模型,分析了政府教育支出对个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教育支出对人口生育具有抑制作用。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虑了人口出生率一阶滞后项、政府教育支出等变量的内生性,分析了人口出生率的动态演变。基于1996-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政府教育支出对人口出生率有显著的负作用。经验与理论保持了一致,这表明在中国"多子多福"的传统下,财政教育支出兼有降低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本文的研究为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战略空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晋良花  章琴  
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力的来源,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情况,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构建了13个指标以综合反映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状况。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2010年人口出生率的地区差异。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出生率越低。最后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孟醒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激烈讨论。作者根据全国27个地区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横截面存在相关性的情形下,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方法,定量考察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会刺激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后者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且影响程度比前者大;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作者认为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引起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反而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分工生产中的交易费用。家庭区别于自由契约组织(市场与企业)的特征在于成员身份确定的血缘原则,而正是这一特征决定了家庭组织分工生产的功能在分工深化过程中从主到次的逐步退化规律。经济功能的退化导致平均家庭规模以及出生率持续下降,这一结论在中国省际数据的计量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学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人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结束后,经历近十年之久,1954年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84年初,苏联总人口为27,380万人,比1954年的19,100万人增加43.35 %。 战后苏联人口的增长中,国际迁移因素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从1950—1982年的三十二年间,人口净增9,029.7万人,比自然增长的累计数9,301.4万人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哲  
人口出生率是评价人口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文章针对十二五期间经济启暖过程中的人口出生率上扬现象,选取改革开放后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人口出生率与家庭抚育成本之间的转移函数模型。旨在针对出生率的变革历程进行事后模拟与动态预测,对抚育成本类的影响因素加以归纳和辨识。转移函数模型结论证明:十一五期间出现的出生率短暂上扬并不能得以长期持续,家庭抚育成本的持续攀高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育意愿产生微弱的负向影响,而经济启暖带动就业市场的逐步活跃对出生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使中国人口出生率再度回归80年代以来的现代人口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启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人口的出生率由1951年的49.97‰下降至1990年的16.55‰,降幅之大,引人注目,由于40年来台湾人口的国际迁移人数微乎其微,因而人口的出生率决定着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出生率的大幅下降缓解了台湾岛上人口的沉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松臣  张世英  
人口出生率是决定人口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文章系统分析了全国各地区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以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收入水平、人口组成、教育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最后得出人口组成和收入水平是人口出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相关的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晓龙  王自锋  
利用收入法对我国2000—2017年间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之后对人力资本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人口出生率的作用为非线性,人力资本总体上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当人口出生率增加时负面作用减弱,当人口出生率降低时负面作用增强。利用2012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提高会通过降低生育意愿、延缓生育进度降低人口出生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玮  
本文首先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然后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人口出生率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出生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婴幼儿消费品规模和总量增多、家庭日用消费品规模增大、消费者数量增多,消费潜力增大;间接影响是通过储蓄、劳动力、产业结构三大方面影响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出生率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照料和社会照料的跨期叠代模型,考察老年照料偏好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并对比社会照料分别由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时的人口出生率和社会福利。研究发现,自我老年照料偏好和老年照料偏好结构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不确定,利他老年照料偏好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相对于社会照料由政府提供,市场提供社会照料时对应更高的人口出生率。这是因为社会照料由市场提供时,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转移支付以满足老年人从市场上购买老年照料。相对于政府提供老年照料,市场提供老年照料对应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这是因为社会照料由市场提供时对应更多子女数量,这使得子女提供的家庭照料更多,且子女对老年人的转移支付使老年人有更多老年消费和社会照料。本文认为应注意老年照料偏好对人口出生率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加快老年照料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邵慰  
在经过多次宏观调控房价仍然高企不下的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旨在抑制房价上涨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阐述"国五条"出台的背景、目标与主要内容基础上,构造一个住房均衡价格模型分析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看来,"国五条"不仅不能抑制房价,反而会加快房价上涨。长期看来,对住房的投资性需求将大幅降低,住房的价格走向还取决于土地供应、货币发行量等外生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尧  徐维祥  范彦成  李续双  
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区2005—2019年空间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高等教育招生和人口出生率的时空演进特征,以及劳动力质量对数量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1)高校招生的峰值省份和人口出生率的谷值省份高度重叠,两者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收敛性发展趋势明显。(2)高等教育扩招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即劳动力质量对数量存在抑制效应,且在高等教育资源富集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最大。(3)家庭财富对生育率的影响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在我国整体层面和中西部地区以收入效应为主,在东部地区以替代效应为主。(4)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有助于提高生育率,城镇化降低了中部和东部的生育率,"一孩""一孩半""二孩"等计划生育政策都对生育率产生抑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在我国人口政策转型的关键时期,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利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引入计划生育政策变量的条件下,运用代际交叠模型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并对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下影响人口出生率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计划生育政策变量对人口出生率起主导作用,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下降的影响越大;(2)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因素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