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2)
2023(9797)
2022(8282)
2021(7929)
2020(6451)
2019(14268)
2018(14311)
2017(27670)
2016(14992)
2015(16565)
2014(16043)
2013(15656)
2012(14316)
2011(13252)
2010(13622)
2009(12742)
2008(12573)
2007(11537)
2006(10533)
2005(9272)
作者
(41677)
(35339)
(35154)
(33148)
(22240)
(16906)
(15639)
(13501)
(13442)
(12767)
(12092)
(11705)
(11241)
(10984)
(10963)
(10657)
(10625)
(10292)
(10191)
(10134)
(8920)
(8822)
(8547)
(8316)
(8090)
(8029)
(7979)
(7805)
(7177)
(7105)
学科
(61041)
经济(60973)
(46607)
(46431)
管理(38379)
农业(30901)
(25180)
企业(25180)
方法(18328)
业经(17211)
数学(15990)
中国(15743)
数学方法(15705)
(13383)
(13352)
(12840)
地方(12117)
(11900)
贸易(11895)
(11600)
(11445)
及其(10626)
农业经济(10518)
(10159)
(9579)
银行(9549)
政策(9483)
(9252)
(9247)
(9205)
机构
学院(211459)
大学(203120)
(86915)
经济(85070)
管理(79348)
研究(73369)
理学(68087)
理学院(67412)
管理学(66111)
管理学院(65751)
中国(57337)
(55927)
科学(44945)
农业(42758)
(41827)
(39619)
(37613)
业大(37565)
中心(34724)
(33954)
研究所(33952)
财经(30463)
(28599)
师范(28365)
(27711)
(26472)
农业大学(26253)
(25525)
北京(25465)
经济学(24682)
基金
项目(137708)
科学(108537)
研究(104913)
基金(98631)
(85457)
国家(84609)
科学基金(72061)
社会(65771)
社会科(61824)
社会科学(61810)
(55936)
基金项目(51723)
教育(46967)
(45808)
编号(45583)
自然(45404)
自然科(44329)
自然科学(44314)
自然科学基金(43487)
资助(39570)
成果(37128)
(31695)
(31406)
课题(30853)
重点(30743)
(30328)
(28580)
(27572)
创新(26661)
(26551)
期刊
(107143)
经济(107143)
研究(61322)
(60544)
中国(43392)
农业(40917)
学报(32543)
科学(31199)
(27998)
(25366)
金融(25366)
大学(25298)
管理(24571)
学学(24263)
业经(24246)
教育(22821)
(18955)
技术(16636)
经济研究(14945)
问题(14793)
农村(14324)
(14324)
农业经济(14305)
财经(13925)
(12704)
世界(12177)
(11953)
经济问题(10597)
现代(10139)
资源(9978)
共检索到32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建华  周倩  
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振留城定居意愿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机理层面阐析房价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并利用2012年长沙市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分解分类农民工定居意愿差异性。研究发现,高房价背景下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整体上不如预期的高,部分农民工表现出的模糊、矛盾心态,为市民化促进策略提供了政策空间与价值;相对于房价高企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将成为未来农民工主要留城定居意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建华  周倩  
经验证据表明,高房价背景下,经济因素已成为农民工居住空间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房价大幅攀升已导致在城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并呈加强的趋势,表现为其居住区位向城郊边缘分离,和城市居民相较其居住形态呈"极化"倾向,与周边市民的居住隔离正在发展。指出纾缓农民工居住空间分异、促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多方协同发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基于348份新生代农民工数据,以三维一体的"城镇亲近度"视角,对其留城定居意愿和城市融入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但时间维度"城镇亲近度"作用不显著;三个维度"城镇亲近度"均能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态。进一步的探讨表明,定居意愿为部分中介变量,空间维度和心理维度"城镇亲近度"通过定居意愿间接影响个体城市融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春  冯长春  
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农民工住房状况与留城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状况、原籍是否为川渝两地、受教育年限、在重庆务工年限、年龄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住房状况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最大,年龄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为负。对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努力制定相应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对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援助;尽快出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相关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卜庆国  
[目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要问题。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建设中人的核心地位,在人的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的居留意愿成为决定新型城镇化的现在与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意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在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的提前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庆玲  张广胜  
在农民工迁移流向逐渐变为以省内迁移为主体、国家对中小城市户籍逐步放开的形势下,农民工就近就业、定居已成趋势。中小城市具有先天的"亲和性"和后天的发展优势,且近年大多农民工已显示出定居中小城市的意愿。而破解中小城市的就业"短板",并不断促进农民工土地财产的资本化,是促进其在中小城市"乐业"、"安居"的要务之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晓婷  张广胜  
了解农业转移人口是否愿意落户城市,判断影响他们留城定居意愿的因素,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个体外来劳动力留居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留居城市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工资收入、城市生活融入程度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平青  王雪  史俊熙  
本文选取农民工密集度高的餐饮服务企业为样本行业,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20余家餐饮企业中484个农民工样本的调查,分析农民工的需求满足状况以及农民工需求满足程度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两个方面的满足程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明显低于工作需求方面。通过逐步回归法,本文还分析了农民工各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生理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月收入水平对其留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翌琳  张心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文基于中国CGS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逻辑回归、逐步回归、随机森林等方法对农民进城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政策方面的阻碍,在流向上,县级市和小城镇是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从个体来看,家庭收入越高、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所在村务农氛围较弱、所在村生活更加便利以及西北地区的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更强烈。从政策角度,应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有序推进就近城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绘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皓  陆铭  
基于上海市52个区域的房价与学校分布的月度面板数据,以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命名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区域间在基础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已经部分体现在房价上。这说明,教育的"资本化"确实存在。因此,就近入学、禁止择校等简单化追求公平的教育政策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公平,反而可能会加剧按照收入的居住区分割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永庆  缪杨兵  曹广忠  
依据2008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问卷调查以及2009年进行的全国流动人口抽样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行为、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事较为稳定且轻体力劳动,在就业圈层选择上,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都更倾向于在较远圈层工作,就业圈层发生变化的农民工以回流为主。农民工留城意愿分析表明:第一代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养老,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从居留城市选择类型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偏好于居住在中等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更喜欢居住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较低。基于农民工需求的代际差异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来推进农民工向中小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3年和2008年两轮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从工资收入决定和留城意愿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与时点间的比较。回归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在工资收入决定与留城意愿两个层面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农民工整体仍倚重职业流动来提升其收入水平。具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2008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但其教育回报率并不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也没有随时间而"水涨船高";两代农民工均倚重职业流动来提高其收入水平,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两代农民工在两个调查年度均表现出很高的留城意愿;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时点差异而非代际差异;迁移型职业流动不利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珍珍  陈琳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礼  谢勇  赵霞  
农民工留城定居是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收入水平、对收入水平的感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收入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8)的计量检验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个人的工资水平对其留城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满意度和收入位置感知而产生间接且积极的作用。此外,无论参照对象是老家的村里人还是城市居民,感知到的收入位置的提高对于农民工的留城定居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产生的收入位置感知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