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1)
- 2023(8541)
- 2022(7252)
- 2021(6408)
- 2020(5386)
- 2019(12250)
- 2018(11851)
- 2017(23844)
- 2016(12779)
- 2015(14399)
- 2014(14176)
- 2013(14328)
- 2012(13163)
- 2011(11995)
- 2010(12022)
- 2009(11283)
- 2008(11275)
- 2007(10016)
- 2006(8822)
- 2005(7905)
- 学科
- 济(65853)
- 经济(65743)
- 管理(45707)
- 业(39177)
- 企(32302)
- 企业(32302)
- 方法(30245)
- 数学(27840)
- 数学方法(27713)
- 财(19122)
- 中国(18740)
- 制(15341)
- 农(13525)
- 地方(12063)
- 业经(11601)
- 务(11406)
- 财务(11389)
- 财务管理(11361)
- 企业财务(10936)
- 体(10422)
- 融(9813)
- 金融(9811)
- 环境(9542)
- 银(9459)
- 银行(9453)
- 贸(9411)
- 贸易(9407)
- 城市(9169)
- 易(9091)
- 农业(8998)
- 机构
- 大学(192130)
- 学院(188394)
- 济(87686)
- 经济(86026)
- 管理(75902)
- 理学(66205)
- 理学院(65520)
- 管理学(64782)
- 管理学院(64398)
- 研究(60578)
- 中国(45716)
- 财(44765)
- 京(38231)
- 财经(35831)
- 经(32776)
- 科学(31412)
- 经济学(29949)
- 所(28173)
- 中心(28030)
- 经济学院(27341)
- 江(27307)
- 财经大学(27088)
- 研究所(24852)
- 农(23812)
- 北京(23488)
- 业大(23415)
- 范(22043)
- 院(21963)
- 师范(21873)
- 商学(21752)
- 基金
- 项目(127477)
- 科学(104025)
- 基金(98508)
- 研究(93572)
- 家(83716)
- 国家(83117)
- 科学基金(74126)
- 社会(66210)
- 社会科(63154)
- 社会科学(63144)
- 基金项目(52342)
- 省(47132)
- 自然(45957)
- 自然科(45007)
- 自然科学(45000)
- 自然科学基金(44244)
- 教育(43138)
- 资助(39880)
- 划(39572)
- 编号(34790)
- 部(30450)
- 制(30152)
- 国家社会(29094)
- 重点(28154)
- 成果(28150)
- 教育部(27539)
- 人文(26702)
- 创(26495)
- 发(26167)
- 创新(24973)
共检索到27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锋 樊正德
高房价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繁荣了房地产市场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扭曲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布局与增长动力,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导致城市引力的弱化。运用2005~2016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超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住宅商品房价格等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房价对人口流入存在着抑制效应,住宅商品房价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城市人口净流入量减少约0. 42个百分点;高就业水平与良好的教育创新环境能够促进人口向该地区流动;城市环境状况与收入水平虽然对人口流动有影响,但目前不是影响人口向该地流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房价 人口流动 面板数据 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伟 洪涛 李彩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厘清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消除其障碍因素是提高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主要思路。本文从城市房价管理的角度分析房价与城市创新的联系机制、效应评估和政策选择,发现当前的房价上涨整体阻碍了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负面效应尤其明显;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知识型员工流动、企业研发强度以及政府财政中科教支出比重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其中介效应呈现出依次递减的态势。地方政府要将房价管理定位为提升城市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房价过度上涨的一线城市应加大对房价的控制力度,对于轻微上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城市创新 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伟 洪涛 李彩云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厘清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消除其障碍因素是提高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主要思路。本文从城市房价管理的角度分析房价与城市创新的联系机制、效应评估和政策选择,发现当前的房价上涨整体阻碍了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负面效应尤其明显;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知识型员工流动、企业研发强度以及政府财政中科教支出比重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其中介效应呈现出依次递减的态势。地方政府要将房价管理定位为提升城市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房价过度上涨的一线城市应加大对房价的控制力度,对于轻微上涨的二线城市应积极促使房价回归正常水平,对于三线城市则需维持房价在现有合理范围内;一二线城市在具体举措上应着力于促进城市的产业升级,靠中高端产业的发展来消化房价上涨压力,三线城市可承接一二线城市的产业转移,依靠低房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城市创新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城市创新 抑制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侯新烁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高铁开通与消费规模数据,采用政策时点不同的DID模型,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高铁是否开通以及高铁线路站点数两个代理变量,识别了高铁对城市消费规模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样本进行平均效应识别会表现为刺激效应;但中国城市发展等级差异巨大,分级样本结果表明,仅二线城市呈现对消费的刺激效应,三线和四线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不同城市在高铁网路和城市位序等级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导致它们在获得高铁红利时的"区位"并不相同,未来刺激内需扩张应以高铁网络建设为引领,重塑消费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
关键词:
高铁 消费规模 城市分级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雄虎
城镇高房价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本文从市场化房地产价格的生成机制,房地产商品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房价高低的评判标淮,高房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几方面讨论了我国的房地产现状,提出了抑制高房价,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高房价 房价收入比 房产供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建国
本文利用中、美、日三国的经验说明低利率是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在收入增加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房价较快上升有合理成分,但是名义利率偏低且调整滞后,通货膨胀率上涨且波动很大,导致真实利率偏低,催生投资性购房需求,是房价上升的重要推力。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清晰表明了低利率是推高房价的首要因素,而且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宏观经济破坏作用巨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针对投资性购房需求。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真实利率 宏观调控 国际比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菲 张展新
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进行了城乡福利保障一体化的政策改革。文章基于2008年在四个城市所作的"迁移和流动劳动力与中国大城市发展"调查数据,研究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对农民工和其他迁移人口的影响,尤其是对他们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事故保险做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十多年新政策的执行,农村迁移人口或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概率仍然大大的低于市民迁移人口和城市本地居民。迁移人口是否参与各种社会保险项目与他们的就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的结论显示:中国已经开始把迁移人口的社会保障纳入了整体社会发展的范畴。在"刘易斯转折"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应考虑由此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成本的增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彭冬冬 杜运苏
本文通过拓展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房价上升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使用2002-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房价上涨会抑制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对外部资金依赖度高的行业更大;第二,房价上升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取决于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房价上升则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反之亦然;第三,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房价上升对外资企业出口倾向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淼
限售政策作为一项创新的试错型政策,最为引人注目。本文基于倍差法考察房地产限售政策在抑制房价上涨中的作用,并检验不同版本的限售政策的效果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限售政策可以显著抑制房价的上涨速度,限售范围、限售年限的长短均是影响限售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文还发现限购城市的限售政策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抑制房价上涨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加强限售政策,稳定房价预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关键词:
旁地产调控 限售政策 倍差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魏海瑞
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监管流程角度出发,运用我国71家商业银行2003年至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强度提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事中现场审查而言,银行业监管部门事前发布监管公文和事后违规惩戒措施实施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更为明显。监管强度提升的风险抑制效应对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作用普遍更强。但对于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存在差异,其中,监管公文发布对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要弱于非上市银行,而违规惩戒措施的效果与之相反,现场审查对上市、非上市银行的影响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监管强度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监管流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冯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制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敏
基于2005—2019年中国1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等实证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城市人口、劳动力就业与收入水平对房价的影响。进一步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将这些城市划分为三大梯队,与城市总体情况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收入水平对房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正向影响;对中国城市总体而言,人口数量、劳动力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都与房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而言,劳动力就业水平对房价有较大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佐敏 邝雄 戴玲
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社会保持活力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的重要性将逐渐提升,在中长期内劳动力有可能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文章以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研究了城市房价与劳动力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房价上涨将"驱逐"城市就业人口,并且高房价"驱逐"城市就业人口时,首先"驱逐"的是就业工人的家属;(2)高房价对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明显高于对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工资水平相同的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又大于对第三产业劳
关键词:
房价 城市劳动力 人口 财政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荣 郑晓婷
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五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以数量管制性质的"限购令"最为严苛。本文按照户籍和限购地域两个标准对限购政策了进行细分,在倍差法的研究框架内,通过动态面板模型CMM估计来评估限购政策对抑制住宅价格上涨的效果。实证研究发现,对非户籍购房人实施限购的政策效果最为明显。限购范围影响政策效果,仅在市区范围内限购难以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通过对限购政策效果的评估,本文认为,投资(投机)性需求是推动我国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在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货币超发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房地产泡沫的根源所在,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所在。
关键词:
限购政策 房地产调控 倍差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莹莹 陈可石 高庆浩
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OLS模型,采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工具变量的2SLS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从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本传导视角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负向影响大中城市的创新能力,支持理论分析中房价上涨"杠杆效应"大于"流动性效应"的假说;城市创新资金和人力资本的传导效应成立,且显著负向影响大中城市的创新能力,支持理论分析中房价上涨会导致创新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错配而进一步抑制城市创新能力的假说;人均GDP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