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6)
- 2023(9690)
- 2022(8377)
- 2021(7544)
- 2020(6485)
- 2019(15143)
- 2018(14954)
- 2017(29054)
- 2016(15922)
- 2015(18106)
- 2014(18664)
- 2013(18772)
- 2012(17917)
- 2011(16548)
- 2010(16995)
- 2009(15745)
- 2008(15833)
- 2007(14720)
- 2006(13023)
- 2005(12016)
- 学科
- 济(93893)
- 经济(93827)
- 管理(46054)
- 业(40187)
- 方法(34320)
- 企(32444)
- 企业(32444)
- 数学(30426)
- 数学方法(30191)
- 地方(20987)
- 中国(19668)
- 财(18912)
- 农(18800)
- 学(17331)
- 业经(15880)
- 制(14841)
- 地方经济(13852)
- 贸(12977)
- 贸易(12971)
- 易(12467)
- 农业(12385)
- 融(11412)
- 金融(11410)
- 银(11379)
- 和(11370)
- 银行(11351)
- 务(11306)
- 财务(11281)
- 财务管理(11241)
- 理论(11031)
- 机构
- 学院(242584)
- 大学(242299)
- 济(111076)
- 经济(108817)
- 管理(88474)
- 研究(85183)
- 理学(74652)
- 理学院(73774)
- 管理学(72531)
- 管理学院(72063)
- 中国(65102)
- 京(50971)
- 科学(50465)
- 财(50344)
- 所(44482)
- 农(39980)
- 研究所(39833)
- 财经(39800)
- 江(39163)
- 中心(38844)
- 经济学(36230)
- 经(35859)
- 业大(34015)
- 北京(32608)
- 经济学院(32550)
- 农业(31312)
- 范(31167)
- 师范(30849)
- 州(30332)
- 院(29849)
- 基金
- 项目(148092)
- 科学(115274)
- 研究(108848)
- 基金(106114)
- 家(91678)
- 国家(90906)
- 科学基金(76952)
- 社会(69222)
- 社会科(65625)
- 社会科学(65605)
- 省(58200)
- 基金项目(55629)
- 教育(50250)
- 划(48136)
- 自然(47966)
- 自然科(46796)
- 自然科学(46781)
- 自然科学基金(45964)
- 资助(44828)
- 编号(44265)
- 成果(36755)
- 重点(33614)
- 发(33418)
- 部(33180)
- 课题(31186)
- 创(29814)
- 国家社会(28648)
- 教育部(28434)
- 大学(28299)
- 科研(28040)
- 期刊
- 济(132016)
- 经济(132016)
- 研究(76664)
- 中国(47643)
- 财(41386)
- 学报(36315)
- 农(35426)
- 科学(32771)
- 管理(32498)
- 大学(27182)
- 学学(25671)
- 融(23826)
- 金融(23826)
- 教育(23242)
- 农业(22997)
- 技术(22441)
- 经济研究(22101)
- 财经(21163)
- 业经(19123)
- 经(18424)
- 问题(17309)
- 技术经济(14458)
- 统计(13657)
- 贸(13480)
- 业(12491)
- 商业(12214)
- 理论(11871)
- 策(11695)
- 世界(11492)
- 经济问题(11132)
共检索到376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晓波 邢戬
本文在永久收入假说和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房价的产出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影响效应进行模型分析,从中发现,高房价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支出从而促进总产出增长,这种模式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利用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结论,得出高房价对消费、投资和财政收入等变量均只产生短期的微弱影响,这种短期影响表明依靠高房价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依靠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短期内虽能刺激经济,从长期看却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高房价 结构失衡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颜伟 刘冬荣
本文运用简单对比和计量经济分析分析方法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拉大地区差距、强化二元经济特征、加剧内资经济与外资经济的失衡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差距 二元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晨晖
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又会促使劳动力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起到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两者的综合效应决定了房价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终影响。本文基于2002—2012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基本思想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各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考察了高房价是否会加剧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命题。结果显示,房价上涨不仅并未加剧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有不平衡问题,这一结果与公众的普遍预期并不一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晨晖
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又会促使劳动力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起到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两者的综合效应决定了房价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终影响。本文基于2002—2012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基本思想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各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考察了高房价是否会加剧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命题。结果显示,房价上涨不仅并未加剧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有不平衡问题,这一结果与公众的普遍预期并不一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卜永祥
一、10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加剧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由依靠高投入转向强调高效率和可持续性发展,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是加剧的,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飞 孔伟
经济结构失衡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好结构问题。本文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要素投入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及区域结构失衡,并从土地制度的视角分析了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本文研究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是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制度成因,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制度。
关键词:
经济结构失衡 土地制度 成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清峰
中国城市中以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为特征的"新二元结构"正在制造新的不平等。本文理论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导致城市本地居民收入提高、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下降。本文将2014—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匹配到251个城市,实证检验表明房价上涨显著加剧了城市"新二元结构",该结论在不同子样本与稳健性检验中都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房价通过引起城市本地居民收入提高与外来流动人口收入下降加剧了城市"新二元结构"。
关键词:
房价 人口流动 新二元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锐 李跃亚
使用2005—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房价增长速度与经济适用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并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和短期关系以及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经济适用房对全国房价增速起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力先增强后衰减,影响较小且会在10个月后消失;在长期,经济适用房与全国房价增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房价 房地产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 沈涛
中国住宅房地产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值。对房价的分析表明,房价结构构成中的33.86%流向了地方政府。经过房价结构这一隐秘机制的运行,本来属于居民消费领域的购房资金转变为政府投资资本,导致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衡。这与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的诉求相悖。为应对上述情况,加快优化房价结构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
高房价 房价结构 消费结构 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美国消费者减少这类消费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在人民币升值后,美国消费者有可能用第三国商品替代中国商品,其替代程度取决于价格差价。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中国出口价格仍旧明显低于第三国价格,那么第三国商品很难替代中国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甚至有可能助长中美贸易失衡。另外从对国内影响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技术革新,但就长期影响而言,升值有可能缩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期限。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晓蓓 李子豪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重点探讨人力资本在经济趋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经济表现为条件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地区经济的最终走向取决于储蓄率、劳动力增长率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的变动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而人力资本则是造成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贫穷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力资本的落后所抵消。因此,落后地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善本地劳动力人口素质,才有可能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趋同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伟
房地产行业,曾经和未来一段时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在是中国政府和百姓的关注话题。房地产的发展,不但给我国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也对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地产行业滥无节制的扩张,从而带来了地产的泡沫经济。地产泡沫的形成伴随而来的是令人望而生畏、高的离谱的房价。高房价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房价是如何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危害的。
关键词:
地产的贡献 高房价 中国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灿煌 张立军
近期房价过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房价现状,分析了房价持续高涨对社会稳定、金融的稳健运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收入差距等五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有关控制房价的对策。
关键词:
房价 消费支出 金融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席枫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房价进行限定,并阐述其特征。继而建立房产市场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房产价格的真实力量是房产市场上强大的需求力量和有效供给力量而非客观供给力量或总供给力量。然后给出可供选择的对策。最后指明房价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走势。
关键词:
高房价 有效供给 客观供给 对策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