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0)
- 2023(9363)
- 2022(7111)
- 2021(6275)
- 2020(4850)
- 2019(10739)
- 2018(10517)
- 2017(20026)
- 2016(11136)
- 2015(12469)
- 2014(12807)
- 2013(12533)
- 2012(11589)
- 2011(10508)
- 2010(10902)
- 2009(10295)
- 2008(10445)
- 2007(9574)
- 2006(8955)
- 2005(8146)
- 学科
- 济(55325)
- 经济(55259)
- 业(28925)
- 农(27926)
- 管理(27054)
- 中国(19478)
- 地方(19400)
- 农业(18985)
- 企(17205)
- 企业(17205)
- 业经(15717)
- 方法(13948)
- 数学(11844)
- 数学方法(11633)
- 制(11494)
- 发(11370)
- 学(10132)
- 财(10029)
- 发展(9200)
- 展(9183)
- 地方经济(9129)
- 融(8529)
- 金融(8528)
- 银(8522)
- 银行(8512)
- 环境(8199)
- 行(8152)
- 农业经济(8045)
- 体(7730)
- 城市(7701)
- 机构
- 学院(166921)
- 大学(165025)
- 济(67974)
- 经济(66106)
- 研究(61651)
- 管理(59394)
- 理学(49917)
- 理学院(49207)
- 管理学(48272)
- 管理学院(47944)
- 中国(47507)
- 科学(37329)
- 京(36167)
- 农(31581)
- 所(31242)
- 财(31012)
- 中心(28887)
- 研究所(27893)
- 江(27348)
- 范(26166)
- 师范(25973)
- 业大(23924)
- 财经(23923)
- 农业(23341)
- 北京(23013)
- 州(22478)
- 院(22272)
- 经(21478)
- 经济学(21066)
- 师范大学(20932)
- 基金
- 项目(108361)
- 科学(86273)
- 研究(82333)
- 基金(77627)
- 家(67284)
- 国家(66659)
- 科学基金(56964)
- 社会(54343)
- 社会科(51120)
- 社会科学(51109)
- 省(43222)
- 基金项目(40995)
- 划(35975)
- 教育(35947)
- 编号(34023)
- 自然(33891)
- 自然科(33084)
- 自然科学(33080)
- 自然科学基金(32412)
- 资助(29861)
- 成果(28535)
- 发(26350)
- 重点(24868)
- 课题(24390)
- 部(23044)
- 国家社会(22775)
- 发展(21957)
- 展(21627)
- 创(21514)
- 性(20455)
共检索到26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宇 蔡玉军
在对比分析广州猎德村、深圳上合村两个高度城市化区域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模式、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不同政策背景下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途径,得出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村民的发展利益,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政府应更多的以管理者身份引导利益相关者将外部矛盾内部化。
关键词:
高度城市化 城中村改造 改造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资产引致的社会分层,人为的把穷人和富人隔离开来,是一种伪"逆城市化"。从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界定出发,应站在新的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以小城镇的逆城市化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好城中村改造中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保问题、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居住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伪“逆城市化” 社会分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红萍 杨钢桥
城中村作为现有体制不健全条件下的独特产物,在城市化迅猛推进的今天涌现出众多问题。本文从现有城乡二元隔离的土地制度、户籍体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规划体制、利益机制5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出发,分析了城中村形成的机制,由此得出结论:城中村改造是一个综合性质的改造,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城中村 机制 城乡一体化 社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伴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必然面对着以往遗留下来的和今后还会产生的城中村的城市化问题。如果城中村都无法健康地城市化,更大范围的城市化就会难上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中村是农村城市化所必须面对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道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在快速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制度渐进式改革下,我国城市空间经历剧烈的转型和重构。城中村作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背景下的产物,呈现特殊的"物质—经济—社会"空间形态。现有文献对城中村的形成、发展、本质与改造模式等进行大量的探索,并形成丰富的方法与结论。然而,以非正规性为切入点的城中村研究尚不多见。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城中村的非正规性为研究重点,通过透视城中村经济活动的非正规性、住房市场的非正规性和行政管理的非正规性,揭示城中村非正规性的特征与成因,并提出非正规性治理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灿城
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产物,"城中村"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甚至被许多人称为"毒瘤"。文章从城市化的视角出发,基于对城市化的重新理解,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应首先体现其内在的变化,其本质应该体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与文明程度的提升体现在人的城市化程度的提升。进而提出"城中村"的本质并不是阻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中村"的城市化是一个继续城市化过程,即是一个内涵城市化过程,而不是"以旧换新"的表象城市化过程。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化 模式 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爱请 郭爱显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其实行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石家庄为例,其现行改造模式为“政府引导+村集体入股+开发商投资”的改造模式,该模式能促进“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保证各个改造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更好地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模式 石家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永征 邢媛
“城中村”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改造的重点。城中村村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面临一个新的社会化断层,他们在城市生存技能方面、文化素质方面和城市心理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适问题。解决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化提升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城中村 社会化 和谐社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弈涵
新城镇化进程中,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中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新增价值合理分配问题,是一个未为理论界足够重视却具有典型意义的领域。目前,不同地区正在进行城乡土地再规划与再配置试验,旨在透过试点找到适宜的政策模式。是否拥有政策制定的自主弹性、经济表现的好坏、城市土地资源的多寡、城市发展瓶颈大小、土地转移自由度、土地新增价值高低等都是影响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深圳特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分别为我国南北方的重要经济热点,两者在发展阶段、成长模式有所差异,但土地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情况却十分相近,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深圳"城中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润国 赵青 王伟伟
如何将城中村改造与我国城镇化的转型发展结合起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已成为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框架出发,本文在明晰新型城镇化与城中村改造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前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中村改造对策,即依法治理,将法治思维贯穿于城中村改造的全过程;统筹兼顾,打造"五位一体"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人为本,推进城中村居民市民化进程;集约发展,强化城中村内涵建设与功能提升;环境友好,培养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中村改造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