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6)
- 2023(8030)
- 2022(6796)
- 2021(6301)
- 2020(5368)
- 2019(12202)
- 2018(11734)
- 2017(21223)
- 2016(12131)
- 2015(13412)
- 2014(13103)
- 2013(12371)
- 2012(11223)
- 2011(10083)
- 2010(10111)
- 2009(8414)
- 2008(8237)
- 2007(7451)
- 2006(6248)
- 2005(5722)
- 学科
- 济(40954)
- 经济(40918)
- 业(31746)
- 管理(29333)
- 企(24052)
- 企业(24052)
- 方法(19768)
- 数学(17901)
- 数学方法(17691)
- 技术(15098)
- 贸(13900)
- 贸易(13900)
- 易(13737)
- 农(13210)
- 中国(12055)
- 出(11413)
- 财(10788)
- 理论(9284)
- 农业(9227)
- 学(8753)
- 教学(8453)
- 教育(8431)
- 口(8208)
- 出口(8178)
- 出口贸易(8178)
- 业经(8128)
- 技术管理(7638)
- 制(6450)
- 地方(6260)
- 务(5782)
- 机构
- 学院(162133)
- 大学(157132)
- 济(62109)
- 经济(60753)
- 研究(55383)
- 管理(55137)
- 理学(48122)
- 理学院(47517)
- 管理学(46480)
- 管理学院(46181)
- 中国(36921)
- 科学(35243)
- 京(32711)
- 农(31587)
- 所(28208)
- 业大(27036)
- 财(26639)
- 研究所(26041)
- 江(25193)
- 农业(25075)
- 技术(24964)
- 中心(24938)
- 范(24504)
- 师范(24225)
- 财经(21822)
- 北京(20075)
- 经(20035)
- 院(19997)
- 经济学(19936)
- 州(19683)
- 基金
- 项目(113779)
- 科学(89406)
- 研究(85237)
- 基金(79548)
- 家(70731)
- 国家(70109)
- 科学基金(58838)
- 社会(51941)
- 社会科(49414)
- 社会科学(49402)
- 省(47577)
- 教育(44637)
- 基金项目(41947)
- 划(40016)
- 自然(37440)
- 自然科(36667)
- 自然科学(36657)
- 自然科学基金(36032)
- 编号(35125)
- 资助(32320)
- 成果(28084)
- 重点(27171)
- 课题(26825)
- 部(25919)
- 创(25425)
- 发(24976)
- 创新(23688)
- 性(22921)
- 教育部(22358)
- 年(22184)
共检索到23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梅 谢明明
高师院校在培养职教师资技术性素养存在明显的"短板"。由于其办学的惯性思维,高师院校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校内实习基地都无法有效地培养职教师资的技术性素养。高师院校必须积极寻求企业帮助,加快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在培养职教师资技术性素养上的不足;以技术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大力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职教师资 技术性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云
教师资格国考无差别、全覆盖推行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持续推进,令作为职前卓越教师培养主体的高师院校,陷入既要确保"国考"通过又要着眼"卓越"发展的"两难"抉择困境。事实上,"国考"已导致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重心失衡、正常教学失序、生源质量降低、培养模式守旧、职业道德淡化等问题。摆脱"国考"导向的"假性卓越"评价标准、突破传统卓越观念、改变"国考"应试型课程设置、拓宽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家"视野、借鉴美国教师资格标准化考试制度,对我国现行"国考"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有效化解"国考"对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重庆
职技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职教师资的使命,是职业教育的"母机"。当前,职技高师院校面临职教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高,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不强等诸多困境。从职技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培养模式、生源素质和办学经费等层面探寻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策略: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职技高师院校坚守职教师资培养的定位,重点实施"4+2"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制度,实现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兼顾与优质高职院校合作,分段联合培养"3+2"本科职教师资和"3+4"硕士职教师资;采取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模块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构建实践导向的有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爱群 曹杰旺
当前,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专业建设中,采取减缩师范专业,兴办"热门"专业,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以致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受社会期望的影响较大,使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不准,导致学科专业建设陷入困境——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逐渐丧失,新兴学科难以"兴旺"。为此,地方高师应立足教师教育,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学科专业建设平台,走出学科专业建设困境。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学科专业建设 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越
高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升自身职业跨界能力已经成为顺应数字化新时代巨大变革、引领高职教育应对数字化创新以及新时代高职教师群体驱动自身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双师"素养模糊与高职跨界类型自身特性的冲突、校企组织边界壁垒、封闭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滞后的社会服务供给能力,致使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培养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因此,建议通过整合与重组,夯实"双师"素养培育体制机制;跨界与融合,构筑教师跨界能力培养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与重构,打造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赋能与成长,拓宽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渠道,以实现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零工经济 高职教师 职业跨界能力 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奕俊 朱莉娜
近年来,我国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职教师资专业边缘化、入职环节存在制度性障碍、专业化发展道路艰难等方面。建议强化职教师资专业建设,建立职校教师准入制度,系统规划新教师的职业成长路径。
关键词:
职教师资 人才培养 生态困境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工作中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愈发难以保障实训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实训教学缺乏有效指导,实训室建设质量偏低;师资力度偏弱,实训团队有待完善,经费保障不力;实训教学模式亟待完善,实训教学考核方式陈旧。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高职院校需要组建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升实训室的建设质量;引入"双师型"师资,构建实训团队,强化经费保障;完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实训教学考核方式。
关键词:
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 实训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研
大学生创客培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客培养依然面临政策、实践、师资、个体的困境。为此,要从建立健全创业制度、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加强创业队伍建设、增强个体发展意识四个方面推动大学生创客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创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伟 何秀 姜天悦 严晓莹
多学科交叉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跨学科研究、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多学科交叉培养可分为项目依托、机构依附和学科依赖三种模式,但都不同程度面临顶层动力设计偏差、院系阻断优质资源流动、培养过程与出入口不符、考核评价背离实际等现实问题。为有效化解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功利性困境,本文提出重构培养机制的主要思路,包括在统筹管理、学生出入口设计、培养过程管理、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 功利性 困境化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玉兰 李雅坤
法务会计是预防、调查和审理贪腐事件和财务舞弊等违法违规事件的有效手段,而法务会计人才素质是影响其功效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目前,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差强人意。文章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跟踪研究,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困惑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了参与院校少、培养目标不现实、课程设置不合理、复合型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逍然
省属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招生规模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使得省属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日益突出。调整、变革以及优化省属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省属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因此,适时改变、转型是省属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必须要作出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乐辉 张香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信息素养成为了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更是作为培养社会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职教师资的关键素质。结合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内涵及其培养要求,然后根据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综合分析了目前职教师资信息素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职教师资信息素养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职教师资 信息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鹏中 王建华 王伟 曲丽娜
职教师资素养的培养方案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确定职教师资素养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确立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和实施方式,并建立由宏观指导、协调管理和组织实施三级管理体制,同时在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环境等方面加强建设,以为职教师资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
职教师资 素养 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鑫 白凌
尽管我国应用型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深化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文章提出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卓越课程体系,加快卓越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政府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应用型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双 吴丽霞
目前,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为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于工匠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工匠型人才供给职能。然而基于供给理论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在工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着供给力度亟待加强、供给环境亟待优化、供给条件亟待完善以及供给结构亟待调整等困境。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供给力度、优化供给环境、完善供给条件、调整供给结构来加强工匠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工匠型人才供给水平。
关键词:
供给理论 高职院校 工匠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