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0)
2023(7733)
2022(6346)
2021(5952)
2020(4424)
2019(10309)
2018(10169)
2017(17038)
2016(10552)
2015(12292)
2014(12526)
2013(11434)
2012(11127)
2011(10434)
2010(10950)
2009(9471)
2008(9176)
2007(8551)
2006(7917)
2005(7522)
作者
(28419)
(23460)
(23457)
(22283)
(14941)
(11368)
(10842)
(9210)
(9168)
(8730)
(7947)
(7932)
(7624)
(7500)
(7407)
(7383)
(7366)
(7046)
(6931)
(6738)
(6389)
(6036)
(5772)
(5734)
(5498)
(5327)
(5288)
(5275)
(4876)
(4829)
学科
(38111)
经济(38080)
教育(21045)
中国(20295)
管理(18144)
(17555)
地方(16285)
教学(13788)
(12287)
理论(11920)
(11506)
企业(11506)
(11010)
业经(9920)
地方经济(9433)
(9270)
发展(8802)
农业(8676)
(8675)
(7654)
金融(7654)
方法(7642)
学法(7633)
教学法(7633)
(7409)
银行(7400)
(7332)
技术(7315)
环境(6501)
数学(6196)
机构
学院(141024)
大学(139458)
研究(56709)
(47214)
经济(45765)
管理(40103)
中国(36261)
教育(34244)
科学(33899)
(33679)
师范(33416)
(33179)
理学(32681)
理学院(32060)
管理学(31111)
管理学院(30808)
(29290)
师范大学(27080)
研究所(26321)
(25268)
中心(24177)
技术(23140)
北京(22805)
(22119)
职业(21730)
(21560)
(20642)
(20216)
业大(17138)
(16664)
基金
项目(81995)
研究(71796)
科学(63788)
基金(49928)
教育(42509)
(41956)
国家(41321)
社会(39363)
社会科(36922)
社会科学(36917)
(36866)
科学基金(33857)
编号(33778)
(31629)
成果(30888)
课题(29013)
(25191)
(25020)
基金项目(24987)
重点(20729)
规划(20706)
发展(20655)
(20206)
资助(20156)
项目编号(19204)
(18850)
(18579)
自然(18198)
自然科(17711)
自然科学(17709)
期刊
(63663)
经济(63663)
教育(63354)
研究(57302)
中国(47434)
(21405)
技术(19619)
学报(18157)
管理(16931)
科学(16848)
职业(16794)
(15833)
农业(15251)
大学(15180)
(13736)
金融(13736)
学学(12125)
业经(11872)
技术教育(11046)
职业技术(11046)
职业技术教育(11046)
(9983)
论坛(9983)
经济研究(9663)
(9083)
(8088)
财经(7993)
图书(7781)
高等(7747)
问题(7709)
共检索到245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令英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对师范教育形成倒逼的形势下,高师生能否经受住国考改革的考验,关键取决于师范标志性课程——教育类课程对他们产生的教育影响。教师资格证国考主要测查考生可持续性的教育素养,高师教育类课程作为专门培养高师生教育素养的课程,需要与国考改革对接。为此,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应该体现出发展性:以培养学生可迁移的整体教育素养为目标,以开放的教育实践性信息为内容,以学生持续的积累转化为过程,以追踪式的过程性评价检验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烈霞  
发展性评价是当代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师范生专业发展特点决定了发展性评价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具有特殊价值。结合近十年教育类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发展性评价在教育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对实施结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文祥  董兴开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倾向于"学术性"以及受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深层次影响。高师院校设置教育类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应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进程。通过设置条件性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基础教育理论素养,增强教育研究意识;通过设置实践性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钊  
高等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过程就是教学评价。改进教学评价工作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传统高校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往往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予以奖励或者惩罚。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这种诊断性的评价方式逐渐显露其弊端,有人提出了更为科学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殿强  张淑玲  
教育类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对历史的回顾与现状的反思表明,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诸多弊端,使之落后于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影响着教育类课程自身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达成,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进,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瓶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红梅  
发展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教育是人类的本质需求,人的发展与教育具有多维的动态关系。同时人的发展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解读人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人的发展性评价,从而提出文化多元背景下教育评价尊重差异的合理化走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坚  阮梦君  
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出现为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体现以主体性、全面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发展性学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主体性是学生全面性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全面性是学生主体性和创新性发展的表现,创新性是学生主体性和全面性发展的深化,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振响  季春梅  
校长发展性培训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校长现代综合素质和学校领导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校长发展性培训是一种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基于并超越基础性的未来适应培训取向,是一种引发校长主动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是一种以校长能力为核心的素质全面提升活动。要有效开展校长发展性培训,必须走培训专业化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义  
发展性教学监控是以教育生态学为基础构建的新的课堂管理系统,它是以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充满生命活力的自主课堂为目标追求的多向度、开放式监控。其不但具有保障性功能,而且具有研究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主要特点是施于未发、自控为主和全员全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广斌  
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过度功利化的批判,它坚持在人本主义观照下,关注高等教育当重视学生发展性的应然价值,认为师生的发展性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发展性是一流大学的最适表征和共性追求。发展性高等教育观自现代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初显雏形,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新的高质量高等教育观亦是其当代遵循。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日渐成为指导当下高等教育实践的有效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把教育对象定位在某种职业,还是根据个体的特点促进教育对象的生涯发展,这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存在基础的重要问题。在一般意义上,所有教育的目的均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只要教给学生的是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只要对学生品格的引导是积极的,通过教育使学生超越了他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这种教育就是发展性的。只要不是刻意而为,教育一般都具有发展的效果。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促进其发展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耘生  
1992年,我国教育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许多师范院校都较重视师范生的从师素质和从师能力的培养.但是,来自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和高师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仍反映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不高,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不强的严重问题.这种状况说明,我国高师还没有真正解决提高师范生的从师素质和从师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在这方面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强  
发展性课程观是在批判传统课程中根深蒂固的且至今仍存在于现实课程活动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人与课程之时代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课程观转型的时代主题。发展性课程观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它的核心是教化个体与改良社会,而教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进而促成社会发展。构筑发展性课程观的互动、共生及再造的实践机制,廓清其运演的机理,激发个体的生命自觉,构筑和谐的课程生态,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及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涛  潘志勇  
文章在阐述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师评价的趋势,发展性评价应成为今后教师评价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在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合理利用奖惩因素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