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2)
- 2023(9386)
- 2022(7898)
- 2021(7318)
- 2020(6011)
- 2019(13571)
- 2018(13604)
- 2017(24783)
- 2016(13513)
- 2015(15091)
- 2014(15374)
- 2013(14642)
- 2012(13342)
- 2011(11963)
- 2010(12211)
- 2009(11550)
- 2008(11518)
- 2007(10651)
- 2006(9479)
- 2005(8665)
- 学科
- 管理(51935)
- 业(47511)
- 济(44409)
- 经济(44271)
- 企(43159)
- 企业(43159)
- 财(17138)
- 技术(16645)
- 制(16339)
- 方法(15870)
- 中国(15018)
- 业经(13362)
- 农(12783)
- 数学(12328)
- 技术管理(12198)
- 数学方法(12115)
- 理论(11269)
- 体(10808)
- 务(10784)
- 财务(10728)
- 财务管理(10692)
- 银(10220)
- 银行(10210)
- 企业财务(10161)
- 行(9722)
- 划(9170)
- 体制(9122)
- 融(8852)
- 金融(8849)
- 学(8562)
- 机构
- 学院(187225)
- 大学(185075)
- 管理(72876)
- 济(72435)
- 经济(70582)
- 理学(61500)
- 理学院(60830)
- 管理学(59857)
- 管理学院(59472)
- 研究(57670)
- 中国(46213)
- 财(39389)
- 京(38486)
- 科学(32788)
- 江(31682)
- 财经(29541)
- 中心(27824)
- 所(27642)
- 经(26468)
- 州(25067)
- 范(24352)
- 北京(24167)
- 师范(24118)
- 研究所(24083)
- 农(23478)
- 业大(23197)
- 技术(21858)
- 经济学(21802)
- 财经大学(21616)
- 院(21460)
- 基金
- 项目(118593)
- 科学(94724)
- 研究(93335)
- 基金(83946)
- 家(71343)
- 国家(70630)
- 科学基金(62103)
- 社会(58937)
- 社会科(55606)
- 社会科学(55594)
- 省(48894)
- 教育(44707)
- 基金项目(44369)
- 划(39659)
- 编号(38732)
- 自然(38013)
- 自然科(37152)
- 自然科学(37144)
- 自然科学基金(36540)
- 成果(32934)
- 资助(32391)
- 创(30915)
- 制(28799)
- 课题(28395)
- 创新(27831)
- 重点(26882)
- 部(26014)
- 发(24909)
- 项目编号(24252)
- 性(24163)
共检索到299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伟
全社会都渴望和期盼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他们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依赖于他们所置身的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破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席酉民
提出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系统的教育制度创新加以保障;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创新人才;通过引导研究生参与基金项目研究来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激情。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人才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山东大学把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积极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效利用校外优质资源,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实践基地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社会实践 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校所联合培养林业高层次人才的探索杨茂瑞王微多年来,中国林业科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施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但由于受体制上的束缚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双方的合作关系仅维持在较小的范围和较低的层次上。由于我国独立的科研单位与高等学校在体制上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忠艳 赵永乐
新经济时代,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逐步成为各地打造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制度杠杆。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11个国家高新区83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并揭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呈现出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但适用对象、激励时机、产业选择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双创政策的地方性元素还有待于深入挖掘,以高层次人才双创发展周期性需求为导向的动态化、精准性的政策供给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围绕突出问题,提出契合地方发展元素的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供给体系和差异化精准治理的改革路径和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忠艳 赵永乐
新经济时代,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逐步成为各地打造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制度杠杆。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11个国家高新区83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并揭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双创政策呈现出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完善,但适用对象、激励时机、产业选择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双创政策的地方性元素还有待于深入挖掘,以高层次人才双创发展周期性需求为导向的动态化、精准性的政策供给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围绕突出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榕 宋雅雯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排头兵,是加快实现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国家人才战略和“双一流”政策引导下,地方高校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但是与发达地区部委院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根据地方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新时期地方高校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高层次创新人才 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爱华 侯永峰 郝杰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支撑。回顾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当前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加强人才布局、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特殊通道、统筹推进人才计划项目、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等方面提出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层次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房改后,房贴在高校高层次人才住房困难破解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难以促进该类人才普遍获得良好居住环境而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发展高层次人才保障房并建设专有园区,可有效克服房贴工具的不足,且契合城市化加速期国情、市情、校情与该类人才工作特点,具有充分的义理性。在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含义后,应就相应的保障房面积标准、区位分布、产权模式、融投资、建造、管理等做合适的制度安排,以形成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为该类人才提供与其科教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安静、生态、居位适当的良好居住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泽瀛 韩玉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典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系统分析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及外部威胁,并据此明确新起点推动实施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其改革趋势是探索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培养方式,使得培养方式的改革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但是,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现状来看,多数改革尚处于一般性的教育理论探讨阶段,没有站在国际高等教育大背景下,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敏 董静芳
领导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管理培训中心引进并创新了一种适应当代领导干部实际需要的公共管理培训体系——领导力实验室体系。其七大特色体现为综合通识的培训目标、多元个性的课程设置、学术专业的科研环境、专家型的师资队伍、科学灵活的培训方式、基于区域运作的教务模式以及学员为本的教学评估体系。这一体系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增长点,也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对领导力培养理念和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形成都具启发意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新月 赵筱媛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对其进行及时地预判、识别有助于尽早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并做出布局。本文通过分析人与技术的关系,从"人"这一视角出发,遴选出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其科研动向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来识别前沿技术,以提高前沿技术识别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探索前沿技术识别领域研究的新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体勤 姜道奎
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才工作的实际,给出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通过综合分析人才本体、人才效能及人才环境等因素,构建适合我国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定量分析高层次区域创新人才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为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管理有着重要启示。通过结合东部沿海省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可以清晰把握地区差距,为弥补差距找到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层次创新人才 评价体系 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为 郭海敏
培养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高校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研究院所为科学创新的中心.三者相互独立.联系不够紧密,"产"、"学"、"研"三者的分离成为制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