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0)
2023(10682)
2022(9337)
2021(8961)
2020(7230)
2019(16834)
2018(16792)
2017(32290)
2016(17705)
2015(20078)
2014(19981)
2013(19627)
2012(17746)
2011(15785)
2010(15645)
2009(14138)
2008(13503)
2007(11464)
2006(9926)
2005(8412)
作者
(49412)
(40882)
(40590)
(38699)
(26113)
(19542)
(18431)
(16136)
(15581)
(14512)
(14126)
(13546)
(12826)
(12771)
(12530)
(12377)
(12243)
(12121)
(11593)
(11524)
(10227)
(9977)
(9786)
(9234)
(9139)
(9118)
(9114)
(9017)
(8146)
(8074)
学科
(65830)
经济(65760)
管理(50250)
(46612)
(39467)
企业(39467)
方法(31277)
数学(26790)
数学方法(26469)
(18223)
中国(17523)
业经(15828)
(15819)
(14680)
地方(13820)
理论(13383)
农业(12329)
(11503)
(11335)
(11182)
贸易(11172)
技术(11012)
(10831)
环境(10553)
教育(10456)
(10337)
财务(10277)
财务管理(10260)
企业财务(9679)
(9648)
机构
学院(242576)
大学(242414)
管理(98886)
(88816)
经济(86674)
理学(86417)
理学院(85474)
管理学(84005)
管理学院(83568)
研究(76960)
中国(56045)
(51413)
科学(49472)
(39820)
(37766)
业大(36712)
(36227)
中心(35211)
研究所(34645)
(34116)
(32918)
财经(32700)
师范(32644)
北京(32457)
(29733)
(28569)
(28414)
农业(28261)
技术(26973)
师范大学(26326)
基金
项目(172679)
科学(134932)
研究(129450)
基金(122813)
(106249)
国家(105295)
科学基金(90487)
社会(78455)
社会科(74110)
社会科学(74088)
(68666)
基金项目(66193)
教育(59890)
自然(59049)
自然科(57621)
自然科学(57610)
(57582)
自然科学基金(56536)
编号(54679)
资助(49816)
成果(44234)
重点(38253)
课题(37524)
(37337)
(36631)
(36372)
项目编号(34047)
创新(33705)
科研(32735)
大学(32281)
期刊
(96064)
经济(96064)
研究(69419)
中国(44422)
学报(38110)
管理(35158)
科学(35157)
(33587)
教育(32778)
大学(28974)
(28495)
学学(27054)
农业(23988)
技术(21945)
(18275)
金融(18275)
业经(17030)
财经(14877)
经济研究(14587)
图书(14414)
理论(12865)
科技(12677)
(12468)
问题(12344)
实践(12131)
(12131)
(11582)
技术经济(11097)
(11024)
现代(11008)
共检索到341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青兰  孙乃纪  于桂兰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高端引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该文在对大量国内外有关人才成长的文献进行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以分析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为理论依据,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高层次人才成长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系统地提出了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实践路径。以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瑾琏  杨一佳  孙彩霞  
女性高层次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何使更多女性更好地发挥才能,为组织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职业成长和匹配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女性高层次人才为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扎根分析探究企业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试图从个体—组织匹配的视角,探寻两者的匹配规律及其对企业女性人才职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个体层面的个体价值观、个体目标和人格特质会分别与组织价值观、组织目标和组织氛围产生一致性匹配,个人需求、供给和组织供给、要求间产生互补性匹配。个体—组织匹配程度越高,女性人才的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越高,进而推动其职业成长作用越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晓欣  马陆亭  赵世奎  
以22位长江学者为例,对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探究,发现其内部条件主要涉及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保持专注的科研精神和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其外部环境主要涉及大学阶段交叉学科背景、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和博士阶段得到名师指导。研究还发现将个人研究主题与国家重大教育问题联系起来更容易取得突破;研究生阶段就读知名高校、获得名师指导对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叉学科背景有利于科学人才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更利于教育学科人才的成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修超  
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者各有优缺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决定了必须把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工作体系,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雪  
高层次人才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院校从聘用方式、成果考核、发展通道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推动了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但是,也存在"短聘期"考核模式导致发展基础厚植不够、"轻培养"管理体制导致成长平台支撑不足、"数量化"评价体系导致成果反哺力度不够、"单一性"激励机制导致精神关怀深度欠缺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健全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打造共育化的专业发展平台,实施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引领,以此来完善高层次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助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双高"建设稳步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瑞强  姚长青  袁军鹏  潘云涛  李俊峰  
本文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利用Kaplan-Meier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下各阶段生存风险率的差异,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了成长过程中各因子的具体影响效果。KM结果表明在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别对科技人才的职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或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都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实现快速成长;在较高级阶段这种影响越来越不显著。Cox结果表明博士毕业后选择在研究所工作增加了助教和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从而加速职业成长;而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则降低了助教和教授阶段的生存风险,从而减缓了成长速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征  赵伟  彭洁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伟  
全社会都渴望和期盼着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他们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依赖于他们所置身的环境,尤其是教育环境。破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玉厂  傅首清  
人才循环是创新型经济的实现形式之一。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需要探索人才循环机制。中关村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从创新创业人才转化为天使投资人并继续支持创新创业等五种人才循环模式,与硅谷的比较分析表明,硅谷创新创业人才循环是在循环经济、文化环境、政策制度和天使投资形成机制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实现的,但中关村在这几个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驱动机制。从文化环境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本红  陶友青  邓瑾  
一、基于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一)胜任力的内涵与分类胜任力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为高校如何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了全新的依据。一般认为,胜任力是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勇  何会涛  柳卸林  
虽然各地政府不惜代价大力引进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业,但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仍存在成长性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知识溢出有限等问题,面临各种成长困境。本文通过对268家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成长面临的技术障碍、市场障碍、产业障碍和创业者网络障碍,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的重点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玲  李冬梅  梁晓捷  王珠  高润霖  甄永苏  刘耀  林东昕  沈渔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访谈与问卷调查等,分析我国医学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与教训,揭示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探讨影响我国临床医师成长的因素及其关系,提出相应措施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盛照  季晓明  
本文以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研究航天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定向培养的模式,并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高层次专家定向打造实践为案例,通过确定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采取组织与个人联动措施,有针对性的寻找差距,依据差距制定专项打造计划并保障落实,促进各级人才有步骤、有计划的快速成长。为其他企业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宇  鞠逸飞  段雨欣  
本研究以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政策为例,从政策目标出发,在人才成长、学术成果等维度上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描述性统计、断点回归等方法,探究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即使获得了政府支持,省级高层次人才也很难成长为国家级人才,而青年学者是其中潜力最大的群体;从实证分析结果看,政府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不能显著促进其创新成果产出;而地方政府是否应该继续维持对少数高层次人才的高强度支持以及如何破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制约因素可能是未来人才工作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国兴  齐经民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与所处的环境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SPSS18.0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出:高层次科技人才能力与环境因素总体显著相关;工作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都与沟通协作能力显著相关;工作环境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都与学习创新能力显著相关;社会环境因素与研究决策能力显著相关等结论。最后,提出了结合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不同时期特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