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0)
2023(4729)
2022(4118)
2021(4084)
2020(3557)
2019(8429)
2018(8674)
2017(16290)
2016(9132)
2015(10399)
2014(10439)
2013(9958)
2012(9226)
2011(8434)
2010(8862)
2009(8151)
2008(8008)
2007(7050)
2006(6264)
2005(5514)
作者
(29312)
(24605)
(24600)
(23352)
(15774)
(11883)
(10907)
(9622)
(9327)
(8881)
(8558)
(8556)
(8142)
(7956)
(7792)
(7541)
(7247)
(7232)
(7212)
(7057)
(6419)
(6314)
(6098)
(5671)
(5583)
(5525)
(5524)
(5382)
(5078)
(4948)
学科
(36468)
经济(36440)
管理(21466)
方法(20458)
(20221)
数学(18464)
数学方法(17929)
(16634)
企业(16634)
(11715)
(9111)
中国(7662)
理论(7595)
业经(6721)
(6136)
农业(5908)
(5773)
贸易(5770)
(5578)
地方(5531)
(5275)
(5203)
环境(5192)
土地(5134)
资源(4580)
(4561)
银行(4540)
技术(4521)
(4517)
金融(4516)
机构
大学(134174)
学院(133694)
管理(48837)
研究(47813)
(46283)
经济(45195)
理学(42462)
理学院(41884)
管理学(40392)
管理学院(40200)
科学(35131)
中国(34401)
(30106)
(29766)
(26446)
业大(25523)
研究所(24744)
农业(24150)
中心(21001)
(20285)
(20132)
(18675)
北京(18628)
师范(18387)
(17221)
财经(16439)
(16271)
技术(16078)
农业大学(16053)
科学院(15492)
基金
项目(95026)
科学(73560)
基金(68696)
(63456)
国家(63069)
研究(62012)
科学基金(52272)
自然(38116)
(37437)
自然科(37195)
自然科学(37182)
自然科学基金(36464)
社会(36355)
基金项目(35877)
社会科(34366)
社会科学(34355)
(33163)
教育(29797)
资助(29620)
编号(24307)
重点(22748)
计划(20768)
(20145)
(19776)
成果(19348)
(19291)
科研(18933)
科技(18473)
创新(18186)
课题(17815)
期刊
(47720)
经济(47720)
研究(33298)
学报(28651)
(26659)
中国(26003)
科学(25941)
大学(20532)
学学(19584)
农业(18365)
管理(17426)
教育(14559)
(14446)
技术(12588)
(11034)
统计(9178)
(8667)
金融(8667)
业大(8634)
资源(8403)
(8176)
(7930)
业经(7775)
经济研究(7657)
财经(7568)
决策(7412)
科技(7157)
农业大学(6859)
林业(6835)
技术经济(6593)
共检索到188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鲁春霞  于格  谢高地  肖玉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土壤保持功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人类活动不同干扰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利用大型风洞,对不同干扰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原3个类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定量评估,以侵蚀率作为土壤保持功能的测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大,3个样品的土壤侵蚀率均呈现增大趋势,但不同处理下侵蚀率的增幅不同。当植被根系破坏后,土壤侵蚀率大小为高寒草甸<草原化草甸草原化草甸>高寒草原。风蚀前后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表明,土壤有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字洪标  阿的鲁骥  马力  胡雷  陈焱  杨有芳  王长庭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了解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生态过程的差异性,本研究对海北站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杂类草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根土比、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高寒草甸根土比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土比最高(P<0.05);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而增加,其中藏嵩草草甸显著低于其他草甸(P<0.05);土壤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字洪标  阿的鲁骥  马力  胡雷  陈焱  杨有芳  王长庭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格  鲁春霞  谢高地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大的草地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保护敏感而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该文选取青藏高原北缘地区作为采样点,采用风洞实验方法,人为设计不同干扰方式,找出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风蚀率的变化规律,并以定量化方式揭示高寒草甸土壤保持功能的大小及其经济价值.通过实验得出:不同破坏程度和不同风速都会对风蚀率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土壤风蚀率随不同破坏程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呈现出非线性的增加趋势.同时,随着风蚀现象的发生,土壤养分含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后,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价值评价,得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仅土壤保持功能的经济价值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文义  邵全琴  刘纪远  肖桐  
以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退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从草地类型、鼠害和自然因素如水蚀、风蚀、冻融作用这一角度上探讨发生在不同退化程度上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对明晰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碳变化机理和全球气候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同一侵蚀环境条件和退化程度下,以小嵩草、矮嵩草为优势种高寒草甸比以紫花针茅为优势种的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蓄存能力高。轻度退化程度受水蚀影响的高寒草甸曲麻河乡QMH1坡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是相距3.5 km高寒草原曲麻河乡QMH2坡面的2.2倍(P<0.01);轻度退化程度受风蚀影响的高寒草甸五道梁WDL坡面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是高寒草原不冻泉BDQ坡面土壤有机碳含量的3.8倍(P<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辉  孙磊  赵玉红  赵改红  李龙  魏学红  
【目的】探讨西藏那曲不同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存量、可萌发种子数量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征,为西藏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生产力提高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取样法,在那曲退化草地试验区按照植被盖度高低选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采用样线法选取4块样方,于每个月的第1天在样方内采取10cm×10cm×10cm的土样(包括地上的枯枝落叶),采用土样浸泡、溶解、过筛方法分离种子,对其进行鉴定并计数,通过室内萌发试验测定土壤种子库中可萌发的种子数量;用不同质量分数的GA3(0.10%,0.05%和0.02%)、KNO3(0.20%)、H2SO4(60%,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冉洪伍  范继辉  黄菁  
为深入认知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循环过程,依托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开展了高寒草地土壤剖面水热变化过程监测,基于2015–2016年数据,对藏北高寒草地冻融循环过程中温度、含水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冻融过程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剖面各土层温度和含水率均呈准周期性变化,且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11月初至次年4月底是藏北高寒草地土壤的冻结期,可分为初冻期(11月)、稳定冻结期(12月至2月上旬)、消融前期(2月中旬至3月下旬)和消融后期(3月下旬至4月中旬)4个阶段;观测期土壤冻结的最大深度在160 cm左右;冻结深度上下限和积温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相互影响,水分在土壤热量传递时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冻融水热耦合作用及生态系统对冻融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  梁海彬  陈有超  吴晓芬  蔡延江  
【目的】探究家畜采食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揭示人为干扰下高寒草甸的退化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刈割留茬模拟家畜轻度采食(LD)和重度采食(HD)行为,以未放牧的草地为对照(ck),测定土壤碳、氮、磷获取的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结果】总体上,土壤碳获取酶土壤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土壤氮获取酶脲酶的活性在不同采食强度下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异;LD处理可显著提高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P<0.05),而HD处理能降低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LD处理也会提高氮获取酶亮氨酸氨基肽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以及磷获取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家畜的采食行为可能通过改变土壤养分来影响土壤酶活性;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时间变异受控于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结论】轻度采食行为可能会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有助于维持土壤质量。图3表4参44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书琴  鲁旭阳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但由于SOM形成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SOM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存在一定挑战性。本研究基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y-GC/MS)的方法,从SOM化学组成的角度分析了其对藏北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两种高寒草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含氮化合物是两种高寒草地SOM化学组成中重要成分,分别占总SOM的38.0%和52.5%;2)多糖类和萜烯类在两种高寒草地SOM中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综上可知,高寒草地SOM化学组成直接关系着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CO_2的排放过程,SOM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组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用于预测土壤CO_2的排放特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谈笑  陈莉  龙玲  王明明  李春鸣  
通过野外调查和种子萌发法分析了天祝地区高寒草甸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草地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返青期取样的种子库中,平均单位体积(长1.0 m×宽1.0 m×高0.1 m)有种子3 479粒,在枯黄期取样的种子库中,有种子3 871粒,在枯黄期取样的种子库总体数量多于在返青期取样的种子库数量,但差异不显著(P> 0.05);无论是返青期还是枯黄期,土壤种子密度在0–5 cm土层均高于5–10 cm土层,且二者差异显著(P 0.05);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为返青期样品高于枯黄期样品,除了物种丰富度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返青期样品由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3种植物生活型构成,枯黄期样品由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2种植物生活型构成;珠芽蓼草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返青期样品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S?renson相似性指数低于枯黄期样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李积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彦龙  王晓丽  马玉寿  
通过长江源区典型阴坡、滩地和阳坡生境下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特征定量分析,研究了坡向对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呈滩地>阴坡>阳坡趋势,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pH呈阴坡<滩地<阳坡趋势。0-10cm土壤有机碳阳坡显著高于阴坡(P阴坡>阳坡,速效磷为滩地>阳坡>阴坡。0-10cm土壤C∶N阳坡显著高于阴坡和滩地,阴坡、滩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0-10cm土壤N∶P阴坡显著高于阳坡。由此可知,高寒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特性(含水量、pH、总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在阴坡-滩地-阳坡生境呈明显差异,是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表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锦梅  王彦辉  王紫  杨鹏  
祁连山东段高寒草地土壤水文效应对该区域陆面水文过程、水文循环、石羊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等作用巨大。因此,深入开展高寒草地土壤水文效应研究对深入了解和认识高寒地区土壤水文过程和陆面水文过程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金强河河谷高寒草地为对象,分析了土壤含水量、持水特征、入渗速率和草地蒸散等土壤水文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谷山地阳坡和河谷山地阴坡下部高寒草地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随土层加深先增大后减小,河谷水平阶地和山地阴坡上部高寒草地土壤持水量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大;河谷0–30 cm土层高寒草地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为阴坡上部>阳坡下部>阴坡下部>阳坡上部>水平阶地,饱和持水量表现为阴坡上部>阳坡下部>阳坡上部>阴坡下部>水平阶地。高寒草地土壤初渗透率最小,渗透性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土壤渗透速率不断增大,当渗透达到稳定状时土壤渗透速率最大。河谷高寒草地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阴坡下部>阴坡上部>阳坡下部>水平阶地>阳坡上部。河谷高寒草地在6月–9月的日均蒸散量为2.429 mm·d–1,蒸散总量为293.254 mm。可见,研究区河谷地形对高寒草地土壤水文特征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对祁连山东段高寒区水资源合理管理与利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地形与土壤水文特征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崎  吴鹏飞  王群  文勇立  高艳美  张荣芝  龙伟  
【目的】明确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9月在川西北红原县的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内选取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15 sheep/hm~2)、中度放牧(medium grazing,mg,22 sheep/hm~2)、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36 sheep/hm~2)及无放牧(对照)(no grazing,ng,0 sheep/hm~2)4个样地。使用vortis便携式吸虫器采集地表小型节肢动物;用环刀采集0—5、5—10和10—15 cm层土样,每层采2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詹天宇  侯阁  刘苗  孙建  付顺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退化严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不同草地退化的演替过程中,土壤属性与植被特征的变化机理尚未理清。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对象,整合分析(meta-analysis)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植被群落、生产力及土壤属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梯度下,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降低,土壤特征均呈恶化趋势。尤其是在重度退化草地中,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较未退化草地分别显著降低了42.44%、60.64%、21.08%和8.36%,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同样较未退化草地分别显著下降了33.57%、45.75%、22.70%和11.23%,而土壤容重显著上升了12.12%(P<0.05)。就效应比而言,植被生物量与土壤主要性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生产力与土壤性质互相影响,相较氮和磷含量,碳含量的流失非常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受损草地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