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3)
2023(5733)
2022(5069)
2021(4863)
2020(4004)
2019(9342)
2018(9367)
2017(16903)
2016(9509)
2015(10782)
2014(10794)
2013(10704)
2012(9827)
2011(8884)
2010(8792)
2009(7972)
2008(7588)
2007(6462)
2006(5809)
2005(5023)
作者
(29367)
(24910)
(24586)
(23217)
(15484)
(12525)
(11228)
(9915)
(9427)
(8900)
(8561)
(8539)
(8222)
(7685)
(7574)
(7538)
(7513)
(7142)
(7035)
(6737)
(6309)
(5968)
(5921)
(5671)
(5637)
(5542)
(5479)
(5425)
(5143)
(5069)
学科
(38743)
经济(38716)
管理(22913)
(19571)
地方(16672)
方法(14750)
(13858)
企业(13858)
(13251)
数学(12919)
数学方法(12710)
环境(10938)
(10893)
农业(9471)
中国(8300)
地方经济(8012)
业经(7881)
生态(7323)
资源(7264)
(6636)
(6628)
(6103)
土地(6020)
(5361)
(5307)
(5197)
贸易(5188)
理论(5062)
(4895)
技术(4833)
机构
学院(130716)
大学(128242)
研究(49196)
管理(47439)
(45041)
经济(43755)
理学(40577)
理学院(39912)
管理学(38986)
管理学院(38769)
科学(36235)
中国(35455)
(30168)
(28922)
(26294)
业大(25446)
研究所(24550)
农业(23780)
中心(23522)
(20081)
(19919)
师范(19683)
(18578)
(18502)
(18238)
北京(18226)
(17538)
科学院(16776)
师范大学(15873)
农业大学(15816)
基金
项目(97747)
科学(74635)
基金(67692)
研究(67371)
(61713)
国家(61235)
科学基金(50589)
(41063)
社会(39844)
社会科(37549)
基金项目(37541)
社会科学(37534)
自然(35067)
(34305)
自然科(33974)
自然科学(33961)
自然科学基金(33229)
教育(29305)
资助(26914)
编号(26869)
重点(22831)
(22510)
成果(20551)
计划(20482)
课题(19532)
(19447)
(19344)
科技(19313)
科研(18528)
创新(18252)
期刊
(52509)
经济(52509)
研究(32836)
中国(28650)
(26871)
学报(26258)
科学(24009)
农业(18966)
大学(18512)
学学(17485)
管理(14190)
(13841)
资源(12342)
教育(12262)
技术(11741)
(11714)
业经(9111)
(8285)
金融(8285)
(7962)
科技(7717)
业大(7576)
林业(7563)
(7317)
问题(7208)
图书(7122)
经济研究(6164)
农业大学(5808)
技术经济(5807)
财经(5773)
共检索到192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玉婷  李文龙  陈迪  余翠  赵新来  许静  郭旭临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甘南州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甘南州2001-2013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GIS/RS技术,分析了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表明,1)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低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水平、中等健康水平、较高健康水平及高健康水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2%、23.5%、0.82%、53.06%及18.8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学诚  王庆辉  
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的指导下,设计高寒牧区草原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草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在压力指标中,超载过牧是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高寒牧区在选择草地经济发展模式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实现畜牧经济和草原生态的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王生荣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载体--学校布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合作市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由于传统游牧经济和深厚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致使人口和居民点具有高度的离散性,导致广大牧区中小学分布极不均匀,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教育发展差异大,办学条件有限,教师整体素质低。而牧区中小学整合必须密切结合城镇化建设、"异地搬迁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和人口分布与变化趋势,按照"合理化、规模化、效益化"的思路,分步实施,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增教育资源向城区和乡所在地集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牧民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影响着牧区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牧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状态。通过对甘南牧区牧民生产经营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1)牧民的投资规模小、增长缓慢,且以生活性投资为主;(2)牧民的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牧民生产、销售各自为营,缺乏合作;(4)牧民贫困程度严重,但对未来增收充满信心;(5)牧民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提高自身或子女素质和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牧民收入与牧民投资行为、生产行为高度相关,但与牧民市场交易行为弱相关。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文业  戚登臣  李广宇  魏强  王芳  孙飞达  刘振恒  朱丽  
采取样方法,对玛曲县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的植物种群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莎草植物(嵩草)为绝对优势种,杂类草(金莲花)为主要伴生种。非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甘青青兰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913和0.911,而绝对优势种嵩草和主要伴生种金莲花的生态位宽度较低,分别为0.906和0.64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42.29%。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04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20.55%。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种对乳白香青和毛茛0.082),而生态位窄的物种相互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小(如种对二裂委陵菜和金莲花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孔莹莹  龚毅帆  王一同  安阿敏  史家  万子栋  曹建军  
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实现社会发展和提高民众福利水平的重要保障。通常,生产方式的改变会影响公共服务的供给。20世纪90年代,甘南牧区开始推行草地到户责任制度。在这一制度背景下,该区原有的公共服务体系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传统的牧业生存方式(集体游牧)被单户放牧和联户放牧取而代之。为了解草地承包前以及承包后单户和联户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2016年,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该区(玛曲县和碌曲县)教育、医疗、防灾、饮水、通信设施、用电设施、道路设施和集体活动等公共服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草地承包后,教育、医疗、防灾、交通和通讯等服务水平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牧道、饮水和集体活动等服务水平有所下降;与联户相比,草地承包后,单户的饮水、牲畜疫情防治和抵御冻灾及集体活动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继续完善该区基础设施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应对居住分散的单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给予更多关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其文  
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研究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和支撑性研究,对建立高效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国内在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很少专门研究补偿对象的选择问题,这种不考虑空间异质性对整个补偿区域实施统一的标准补偿势必会影响到补偿的效率。有鉴于此,基于补偿资金效率考虑,构建以土地所有者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所有者的参与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受损风险为参数的空间选择模型,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为例,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州划为五大等级补偿区:优先补偿区、次级优先补偿区、次级补偿区、临界补偿区和潜在补偿区或可能补偿区。对各级补偿区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静  尉元明  孙旭映  
文章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通过对该县草地状况的分析,以玛曲县20世纪80年代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前状态,目前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后状态,探讨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县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食物生产、调节大气、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控制侵蚀、涵养水源、环境污染净化六大功能。最后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过牧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玛曲县由于过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食物生产1.50×108元,调节大气1.04×109元,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0.99×108元,控制侵蚀1.02×107元,涵养水源3.94×108元,环境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建  张振超  董世魁  
青藏高原约有1/3的草地经历着不同程度退化,严重危害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草地退化是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植被群落结构失调、功能减弱、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目前,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人工建植、鼠虫害及毒杂草防除等,需根据不同草地退化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协调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实现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应从宏观功能区划,畜牧业科学发展、政策法规和教育落实3个方面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本专辑收录了关于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和恢复关键生态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学敏  罗久富  邓东周  陈德朝  王丽娜  周金星  
为促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本研究以若尔盖高原未退化、轻度、中度、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0(N0)、50(N1)、100(N2)、200(N3)kg·hm-24种不同浓度的氮素添加试验,探讨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碳氮含量、植被群落结构及功能对氮添加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土壤碳、可利用氮的影响与退化程度有关;N2水平主要促进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N1水平主要促进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碳和可利用氮含量的累积,继续施氮则降低。2)氮添加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功能群重要值,降低了杂类草重要值,显著影响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功能群重要值(P<0.05),N3水平下莎草科、禾本科植物功能群重要值最大,杂类草功能群重要值最小;氮添加除显著降低了重度退化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P0.05)。3)氮添加均增加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莎草科与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生物量,N2水平显著增加了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的生物量(P<0.05),继续施氮则降低;N3水平显著增加了中度、重度退化草地的地上总生物量以及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生物量(P<0.05),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在氮添加后杂类草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N2水平的氮处理有利于防止未退化、轻度退化草地的进一步退化,为确保草地可持续发展并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分流失,应对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先进行低水平(N1)的氮添加处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颂耀  王泽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斑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边多  李春  杨秀海  边巴次仁  李林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史志强  裴亚斌  徐强  刘汉成  田新会  杜文华  
通过研究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 ‘Gannong No. 2’)与3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最佳混播组分和混播比例,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混播组分,副区为混播比例。试验测定了3个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品种绿箭1号(‘Lvjian No.1’)、绿箭2号(‘Lvjian No.2’)、绿箭431 (‘Lvjian 431’)与甘农2号小黑麦在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100:0)下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混播组分间,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混播时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价值较好,综合评价值最高(0.941 6);混播比例间,50:50混播处理混播效果最佳。交互作用表明,绿箭431和甘农2号小黑麦以50:5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1.15 t·hm~(-2)),粗蛋白含量为13.25%,营养适中,综合评价值最高(0.832 1),混播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甘南高寒牧区禾–豆混播草的科学建植和管理,抗灾保畜、提升草地生产力和生态保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裴亚斌  杜文华  刘汉成  刘翠  田新会  
为明确甘南高寒牧区3种饲草不同种植模式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设置了秋播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小黑麦秋季单播、箭筈豌豆春季单播和燕麦(Avena sativa)春季单播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秋播小黑麦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和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的干草产量分别为14.06和12.31 t·hm~(–2),纯收益分别为6 286和11 011元·hm~(–2),显著高于3种单播模式(P <0.05),且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全氮含量,可作为甘南高寒牧区高效种植模式进行种植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