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2)
- 2023(11206)
- 2022(9060)
- 2021(8215)
- 2020(6445)
- 2019(15107)
- 2018(14463)
- 2017(26990)
- 2016(14707)
- 2015(15993)
- 2014(15777)
- 2013(15942)
- 2012(15288)
- 2011(13951)
- 2010(14264)
- 2009(13116)
- 2008(12730)
- 2007(11594)
- 2006(10655)
- 2005(9887)
- 学科
- 济(69370)
- 经济(69311)
- 管理(36330)
- 业(35756)
- 地方(25414)
- 企(25239)
- 企业(25239)
- 农(23116)
- 中国(22128)
- 方法(19635)
- 业经(17317)
- 数学(16652)
- 数学方法(16398)
- 农业(16265)
- 学(13870)
- 环境(13436)
- 地方经济(13111)
- 发(12666)
- 财(11906)
- 融(11550)
- 金融(11548)
- 制(11454)
- 银(10927)
- 银行(10905)
- 行(10650)
- 技术(10249)
- 贸(10182)
- 贸易(10167)
- 和(9777)
- 资源(9694)
- 机构
- 学院(207199)
- 大学(202535)
- 济(82579)
- 研究(80897)
- 经济(80536)
- 管理(74097)
- 理学(61777)
- 理学院(60952)
- 中国(60898)
- 管理学(59808)
- 管理学院(59416)
- 科学(51502)
- 京(45655)
- 农(44068)
- 所(42738)
- 研究所(38660)
- 财(36988)
- 中心(36739)
- 江(36005)
- 业大(34561)
- 农业(34189)
- 省(31101)
- 范(30960)
- 师范(30676)
- 州(30616)
- 院(29647)
- 北京(29272)
- 财经(27531)
- 科学院(25533)
- 经(24608)
- 基金
- 项目(137402)
- 科学(106726)
- 研究(101326)
- 基金(94308)
- 家(83617)
- 国家(82826)
- 科学基金(69078)
- 社会(62998)
- 省(59706)
- 社会科(59575)
- 社会科学(59550)
- 基金项目(49847)
- 划(48240)
- 教育(44668)
- 自然(43107)
- 自然科(41972)
- 自然科学(41957)
- 编号(41660)
- 自然科学基金(41078)
- 资助(37239)
- 发(37162)
- 成果(33598)
- 重点(32035)
- 课题(31508)
- 发展(29643)
- 展(29100)
- 创(28475)
- 部(28292)
- 创新(26681)
- 计划(26137)
共检索到34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罗绍轩
贵州省毕节县万亩旱地绿肥聚垄耕作法的技术经济试验,从1989年到1991年三年时间,已获得了显著成效。大量的观察记载资料表明:这种耕作方法具有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革耕作制度,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耕地亩产,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水稻田在我国南方各省,约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水稻的产量在粮食的总产中占的比重亦很大,高的省、市、区占到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提高水稻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无疑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生活的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南方对水稻田的利用,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对过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的片面理解,常是单从增产粮食上下功夫,结果总是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成祖
综合开发既是山区改变生态环境与生存条件的一项基础工程,又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基本出路。山西省忻州地区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实行区域综合经营,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抓基本农田建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这一系列措施,在山区开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调查表明,充分调动农民这个开发主体的积极性,注意政策的稳定、灵活与完善,加强领导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搞好山区综合开发至关重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卫国 夏广礼 罗应春 陈夏尔 何刚
本文调查和总结了贵州省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构成我省刺梨产业的基本要求和培育我省刺梨产业的现有有利条件,提出了贵州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培育我省刺梨产业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刺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福
贵州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介于东径103°31′~109°30′与北纬24°30′~29°13′之间,面积17.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地势西高东低,呈梯状。西部威宁、水城一带超过海拔2,200米,中部遵义、贵阳等地降到800~1,200米,东部铜仁、玉屏一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迪信 朱青 肖厚军 阎献芳 曾令伦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 年开展了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弄清了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 个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达到55 m g kg- 1与419 m gkg- 1,这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 个田间试验中有15 个试验施用硫肥增产达5% 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横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 g kg- 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这在贵州或许可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 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
关键词:
土壤硫素状况 作物 硫肥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灵芝 黄渝岚 周佳 申章佑 李艳英 王锋 李素平 张宪 劳承英 韦本辉
【目的】探讨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后对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常规单作(CT)、常规间作绿肥还田(CTJ)、粉垄单作(FL)和粉垄间作绿肥还田(FLJ)4个处理,利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培养期内,不同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培养至168 h时,甘蔗3个生长时期0~20 cm土层中各处理的AWCD值均为分蘖期>伸长期>成熟期,每个时期各处理在0~20 cm土层的AWCD值大于20~4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FLJ处理的AWCD值分别比其他处理增加24.6%~55.2%、114.8%~205.3%和25.9%~47.8%。在甘蔗整个生育期,0~20 和20~40 cm土层中FLJ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性样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lntosh丰富度指数最大(成熟期Mclntosh丰富度指数除外),但与其他处理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为微生物代谢利用最主要的碳源,0~20 cm土层中FLJ处理对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胺类、酚酸类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总体上大于其他处理。在分蘖期,土壤微生物对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程度最高;在伸长期和成熟期均为对碳水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程度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粉垄耕作和间作绿肥还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的特征碳源为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结论】粉垄耕作结合间作绿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并提高其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可作为一种耕作与栽培模式在广西蔗区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迟超月
研究目的:从贵州省域宏观角度,为科学开发利用旅游用地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游憩机会谱(ROS)理论框架、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研究结果:通过定量分析构建出贵州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游憩机会谱,并据此分析出各类旅游用地开发途径。研究结论:(1)贵州省旅游用地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与传统ROS理论有所差异;(2)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游憩机会谱中包含5种类型,分别是民族风情小城镇、郊区半自然型景区、郊区自然型景区、偏远半自然型景区、偏远自然型景区,应在全省统筹的基础上,针对各类型景区旅游用地环境要素特点,实施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开发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发展成效 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香
文章以滇西宁蒗县为高寒山区的代表研究地点,通过分析该地区2004—2016年土地利用情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归纳总结出两者的特点,并对耕地、交通住房以及城市建设等用途的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最优解。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经济发展 驱动力 滇西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庚山 郭安红 安顺清 林日暖 任三学
我国北方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少雨,农业水资源紧缺,因此,由汛期降水形成的底墒,特别是土壤深层储藏的水分则成为小麦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大型人工控制农田水分试验场,进行了提高底墒和土壤深层水分利用率,以肥促根觅水的旱作冬小麦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在20~40cm范围内,能明显促进冬小麦中、下层根系的生长发育,扩大作物觅取水分和养分的土壤空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储藏在土壤深层的水分,从而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调控作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资源 冬小麦 土壤水库 根系 施肥深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振鲁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推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畜牧业生产中也出现了专业户、重点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专业户、重点户的产生和发展是符合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律的,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对集体负有一定经济责任,没有脱离集体经济,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农业银行、信用社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畜牧生产,方向是对头的,既是畜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农贷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雪莲 常滨丽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提升的障碍因子,并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值从0.231 0增长到0.819 7,年均增速约为15.11%;(2)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增长较慢;(3)影响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异等。为推动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坚持生态优先、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效益评价 障碍因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雪莲 常滨丽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提升的障碍因子,并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值从0.231 0增长到0.819 7,年均增速约为15.11%;(2)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增长较慢;(3)影响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异等。为推动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坚持生态优先、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效益评价 障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