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6)
2023(9073)
2022(7804)
2021(7048)
2020(5943)
2019(12542)
2018(12367)
2017(22525)
2016(12437)
2015(13173)
2014(12230)
2013(11628)
2012(10122)
2011(8888)
2010(8628)
2009(8087)
2008(7768)
2007(6438)
2006(5269)
2005(4384)
作者
(36085)
(29981)
(29904)
(28081)
(18921)
(14809)
(13342)
(11895)
(11300)
(10364)
(10178)
(9831)
(9809)
(9362)
(9170)
(9015)
(8973)
(8897)
(8670)
(8495)
(7817)
(7308)
(7036)
(6889)
(6741)
(6694)
(6612)
(6495)
(6345)
(6037)
学科
(39657)
经济(39612)
管理(37441)
(35721)
(30047)
企业(30047)
方法(18143)
数学(15843)
数学方法(15641)
(14391)
(12644)
中国(10502)
(10433)
财务(10412)
财务管理(10397)
业经(10304)
(9977)
贸易(9973)
企业财务(9847)
(9736)
(9034)
农业(8447)
(8173)
技术(7878)
环境(7005)
(6743)
(6656)
银行(6608)
理论(6508)
地方(6385)
机构
学院(163631)
大学(159748)
管理(60631)
(60322)
经济(59149)
理学(53851)
研究(53486)
理学院(53230)
管理学(52051)
管理学院(51811)
中国(39138)
(38406)
科学(37444)
(32335)
业大(31966)
农业(31047)
(28271)
(27289)
研究所(26270)
中心(24722)
(22754)
财经(22242)
农业大学(21050)
(20322)
技术(19453)
北京(19159)
(19044)
(18953)
师范(18547)
(18337)
基金
项目(120840)
科学(93861)
基金(87583)
(80383)
研究(80325)
国家(79711)
科学基金(67227)
社会(51138)
(49323)
社会科(48543)
社会科学(48532)
基金项目(47038)
自然(46631)
自然科(45644)
自然科学(45626)
自然科学基金(44823)
(41608)
教育(37233)
资助(34287)
编号(31236)
重点(27776)
(26631)
(25484)
计划(25438)
(25105)
创新(24872)
科研(24180)
(23335)
成果(23035)
科技(22489)
期刊
(60492)
经济(60492)
研究(38775)
学报(36148)
(34822)
中国(29263)
科学(29189)
大学(25586)
学学(24910)
农业(23794)
(22404)
管理(21065)
教育(14271)
(12796)
业经(12294)
技术(12097)
(11783)
金融(11783)
经济研究(11173)
业大(10737)
(10390)
财经(10244)
科技(9310)
农业大学(9289)
(8712)
商业(8235)
问题(7696)
财会(7438)
中国农业(6689)
技术经济(6678)
共检索到222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晓东  边大红  蔡丽君  刘梦星  曹立燕  崔彦宏  张凤路  
针对河北省高产夏玉米倒伏问题,以先玉335(XY335)和金海5号(JH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6.75万,8.25万,9.75万株/hm2这3个密度梯度,研究了化学调控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力学性状、化学组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控能显著降低植株高度、穗位、重心高度,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降低长粗比值,显著增加茎秆可溶性糖含量、粗纤维含量和含钾量,同时基部节间硬度、抗折力和植株抗拉力值也显著提高,最终明显降低倒伏率。化控处理明显提高了高密条件下夏玉米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桂平  边大红  蔡丽君  杜雄  牛海峰  崔彦宏  
针对河北省高产夏玉米倒伏问题,选用不同抗倒性品种XY335、XD20和JD28,设置旋耕直播、免耕直播、旋耕直播+培土和免耕直播+培土4个处理,并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下玉米茎秆形态特征、机械强度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旋耕处理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重心和基部节间长粗比,显著增强茎秆抗拉力和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倒伏率最低,但穗粒数较少,粒质量与产量较低;免耕直播处理JD28、XY335和XD20的倒伏率分别为0,11.2%,10.6%,抗倒伏能力仅次于旋耕,穗粒数、粒质量及产量最高;拔节期培土明显增加株高、穗位、重心和基部节间长粗比,降低茎秆抗拉力和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其中,免耕直播+培土下XY335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海岩  靳立斌  李波  张吉旺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目的】在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气候条件下,探讨遮阴(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性状及其倒伏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地上第3茎节长、茎节横截面积、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降低,且遮阴时期对其影响表现为S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佰朝  张吉旺  李霞  范霞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目的】倒伏是玉米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田淹水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开花后10 d)和淹水持续时间(淹水3 d和6 d)处理,研究淹水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穿刺强度、弯曲性能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淹水后夏玉米基部第3茎节变细,茎秆穿刺强度降低,三叶期淹水6 d造成的影响最大,DH605和ZD958的穿刺强度分别较CK下降32.53%和42.73%;茎秆的皮层厚度和维管束内部厚壁细胞厚度变薄,维管束数目减少。三叶期和拔节期淹水对其影响大于开花后10 d淹水,淹水持续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耿文杰   李宾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夏玉米木质素代谢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理,探讨密度和乙烯利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为试验材料,设置60 000株/hm2(低密度,L)、75 000株/hm~2(中密度,M)和90 000株/hm~2(高密度,H)3个种植密度,于7叶期(V7)分别对不同处理玉米植株喷施清水或乙烯利,研究密度和乙烯利对植株形态、第三节间显微结构、木质素代谢和产量等影响。【结果】乳熟期(milking stage,R3),与低密度处理(LCK)相比,高密度处理(HCK)第三茎节节间长度增加19.75%,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降低8.00%,43.46%,20.41%,26.92%和22.05%;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降低24.04%、33.81%、10.92%、49.06%和20.78%。R3时期,与HCK相比,高密度喷施乙烯利处理(HE)第三茎节节间长度降低40.70%,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提高14.22%,66.10%,22.71%,22.11%和35.96%;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提高28.28%、30.74%、13.01%、59.26%和16.99%。【结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夏玉米抗倒伏性能降低。喷施乙烯利后,夏玉米茎秆强度和木质素代谢能力增强,抗倒伏性能增强,最终产量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浚单20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对木质素代谢和抗倒伏性能的改善作用最显著,产量最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边大红  刘梦星  牛海峰  魏钟博  杜雄  崔彦宏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严重的问题,探讨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情况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区高产夏玉米氮素管理、提高夏玉米植株抗茎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植株形态的玉米品种先玉335(XY,高秆低穗位型)、浚单20(XD,中秆高穗位型)和京单28(JD,中秆低穗位型)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种肥(N1)、苗肥(N2)、拔节肥(N3)、大喇叭口肥(N4)和抽雄肥(N5)5个施氮时期处理,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和机械力学特征以及田间倒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强  刘东生  刘建斌  武凤霞  衣文平  
针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氮肥用量大、损失严重而控释尿素成本高、推广难的问题,基于3 a 6季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减氮条件下普通尿素配施控释尿素对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期在前期明确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适宜配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氮量,进而为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化学氮肥减量增效和控释尿素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CK)、农民习惯施氮(FH,冬小麦季施氮270 kg/hm~2,夏玉米季施氮240 kg/hm~2,基追比为1∶1)和不同减氮条件下配施控释尿素的处理(N1、N2、N3和N4:冬小麦季分别施氮243,216,189,162 kg/hm~2,其中控释氮占40%;夏玉米季分别施氮216,192,168,144 kg/hm~2,其中控释氮占30%;均一次性基施)。结果表明:与FH处理相比,仅N1处理可实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连年增产增收,可使冬小麦在2017—2018年,2019—2020年分别显著增产4.0%,5.4%,即使在2018—2019年其他减氮处理均减产的情况下仍可增产1.6%;可使各年夏玉米青贮产量显著增加,平均增产10.9%;各季作物收获后0~100 cm, 60~10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积累量较FH显著降低,6季作物累计氮素利用率较FH提高11.3百分点。在减氮10%条件下按适宜比例配施控释尿素(即:冬小麦季施氮243 kg/hm~2,配施40%控释氮;夏玉米季施氮216 kg/hm~2,配施30%控释氮)可提高小麦-玉米轮作中的作物产量和累计氮肥利用率,并减少土壤无机氮素的累积和淋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经廷  陈青云  吕丽华  李谦  梁双波  贾秀领  
为探索密植玉米群体茎秆质量改善,抗倒伏能力提高的技术途径和措施,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与茎秆质量、抗倒伏相关的农学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肥料配施处理:仅施氮肥(N)、氮配施磷肥(N+P)、氮配施钾肥(N+K)、氮配施4种微肥(N+4M)、氮配施磷钾和4种微肥(N+P+K+4M),并以传统施肥方式(全部肥料一次性底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滴灌配施钾肥显著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模式也得以优化,同时控制株高和重心高度、缩短基部节间、增加基部节间的直径、干质量从而使单位长度干质量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弯曲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迁  李磊  吴瑞娟  张凤路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茎秆生长冗余调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玉米杂交种蠡玉16为材料,设置5.63,7.50万株/hm22个密度,比较研究了2种PGRs(吨田宝和稀施宝)对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不同PGRs后,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且在高密条件下影响更加明显。在高密条件下,吨田宝处理使玉米的千粒质量、产量分别提高了8.28%,17.59%,稀施宝处理可分别提高5.40%,23.15%。PGRs显著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蜡熟期时,低密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收兵  徐丽娜  陶洪斌  董志强  王璞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以"金得乐"化控试剂为调控株型的手段,在紧凑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玉米的株型,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试验设为3个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2,每个密度下设置相同的化控处理:T(6+12)6、12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2.25和1.5mL/L"金得乐"(EC)试剂;T(6+8)6、8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1.5mL/L EC试剂;CK对照不喷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密度下存在着不同的理想株型。中低密度下较为理想的株型为穗位低(占株高的40%),穗位层短即棒三叶叶间距小(占株高的17%),穗位层叶面积大(占整株叶面积的29%),穗上层叶片紧凑,叶间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仲发  勾玲  赵明  张保军  
大田条件下,研究遮荫处理对玉米不同类型品种的茎秆形态特征及抗倒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植大穗品种JK519对弱光胁迫反应较为敏感,遮荫处理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均显著下降,叶面积指数降低。基部节间缩短、直径变小,单位节间长干质量减少。茎秆穿刺强度在30%和60%遮荫条件下分别下降36.4%和66.0%,田间倒伏率严重。而紧凑耐密品种CS1在遮荫30%胁迫下穗位高、LAI下降不明显;节间缩短,但直径和单位节间长干质量变化不大;穿刺强度仅下降5.9%,田间倒伏较轻;在遮荫60%胁迫下,穿刺强度明显下降,倒伏加重。同时各个品种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最终玉米产量、收获穗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降低。因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张玉兰  刘定辉  
设置3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四川丘陵区机播夏玉米生长特征、产量及倒伏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和倒伏的主要因素。营养生长阶段玉米株高、抽雄吐丝期叶面积指数、群体生物量和有效穗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达7500株.hm-2提高穗着粒、百粒重、空秆率,降低穗长、结实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当密度为6000株.hm-2,施氮量375 kg.hm-2能获得最佳产量。夏玉米倒伏以茎折为主,茎折多发生在受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的基部第5节和第6节,密度为6000株.hm-2且施氮量375.hm-2能降低总倒伏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永忠  李万星  曹晋军  靳鲲鹏  
为探明在9.0万株/hm2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旱地春玉米最佳的株行距配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2个处理(DH1.等行距40.0 cm,DH2.等行距50.0 cm,DH3.等行距60.0 cm,DH4.等行距70.0 cm,DH5.等行距80.0 cm,DH6.等行距90.0 cm,KH1.宽窄行(53.3 cm+26.7 cm),KH2.宽窄行(66.7 cm+33.3 cm),KH3.宽窄行(80.0 cm+40.0 cm),KH4.宽窄行(93.3 cm+46.7 cm),KH5.宽窄行(106.7 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雪  王力  王艳萍  
【目的】冠层截留特征和机理研究一直是生态水文的前沿和热点,针对作物冠层截留这一不可忽视的水分通量,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作物冠层截留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加合理的评价夏玉米对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科学密植、提高旱作农业区作物产量以及防止农耕地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对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穿透雨量、茎秆流量及降雨量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采用玉米行间随机放置承雨槽收集穿透雨,以测量穿透雨量;采用在茎秆基部包裹喇叭口状聚乙烯集水装置收集茎秆流,并在装置底部引出一导管,将收集到的茎秆流转移到另外塑料桶中,以测量茎秆流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秋博  李孝东  孔凡磊  张頔  王兴龙  郭翔  袁继超  
为探究籽粒大小与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西南丘陵地区夏玉米机播的适宜籽粒大小与播种深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正红505为试验材料,3个籽粒大小为主处理,3个播种深度(2,6,10 cm)为副处理,在大田干旱条件下调查了玉米的出苗率、幼苗素质、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大粒种比小粒种出苗率高,出苗后长势旺,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幼苗健壮,抗旱性增强,最终产量更高;浅播(2 cm)利于出苗,刚出苗时以6 cm播深的幼苗长势最好,之后10 cm播深的幼苗生长逐渐旺盛,至五叶期(大、中粒种)-七叶期(小粒种)时超过浅播处理,最终也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因此,在旱地、旱季玉米生产中,选较大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